51猪价网

动物防疫免疫基础知识

发布: 2013-09-29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1、免疫、免疫接种的概念 
     ①免疫:指动物机体识别和消除非已大分子物质,用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性、保护性反应。 
     ②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抗原(疫苗、菌苗)或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激发机体产生对相应病原体的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从而达到保护个体乃至群体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在预防传染病中,免疫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 
     2、免疫接种的分类 
     ①预防免疫接种: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禽群进行免疫接种。 
     ②紧急免疫接种:发生和流行传染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免疫接种。 
     ③临时性免疫接种:临时为避免发生某些传染病而进行的免疫接种。如引进、外调、运输畜禽时,为避免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爆发某些传染病,而临时进行的免疫接种。 
     3、疫苗的种类 
     ①菌苗、②疫苗、③类毒素。习惯上。把以上3种生物制品简称为疫苗。目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a、弱毒疫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如:猪瘟、兔化弱毒苗NDIII系.IV系苗。 
     弱毒苗需低温冷藏,通常制成冻干苗可大大延长保存期。 
     b、灭活苗:将病源微生物(强毒或弱毒)大量繁殖后,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如甲醛)方法使其失活,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制作的苗。 
     如:w、Q疫苗,不需低温保存(只要保鲜),接种途径只能注射(皮下或肌肉),常加入免疫增强剂(佐剂),能提高免疫应答和免疫期。 
     4、疫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疫苗选择:要充分了解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状况。常发病、常见病及危害严重的疫病必须列入常年免疫计划,如猪瘟、ND、W、Q等疫病。 
     ②接种途径和使用方法:接种的途径有滴鼻、点眼、刺种、注射(皮下、肌肉)、饮水、气雾,每种疫苗均有最佳的接种途径。 
     总的原则:弱毒苗应尽量模仿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如:NDIV系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进行。灭活苗均应注射(皮下、肌肉)如:w、Q疫苗(HC疫苗注射) 
     a、肌肉注射操作要点 
     部位:选择肌肉发达的部位,如颈侧、臀部等, 
     方法:左手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头垂直刺肌肉内,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将药慢慢注入,若发现回血,应变更位置。 
     若动物不安或皮厚不易刺,可将注射针头取下,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紧针尾对注射部位迅速刺入肌肉 
     然后接上注射器,注入药液。 
     b、皮下注射 
     鸡: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取鸡腹部皮肤,形成皱襞,右手持注射针管,在皱襞底部稍斜快速刺入皮肤与肌肉间,缓缓推入药液,注射完毕,药棉揉擦。 
     羊: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取羊颈侧下或肩胛骨的后方皮肤,使其产生皱襞,右手持注射器针管在皱襞底部稍斜地快速刺入皮肤与肌肉间,缓缓推药,注射完毕,将针拨出,立即以药棉揉擦、使药液散开。 
     疫苗注射时和接种后要注意观察畜禽状态,有无反应(应激)。 
     免疫程序:科学方法应先血清学检测抗体;通常散养:HC、25日龄左右一免,60-65曰龄二免。 
     ③疫苗质量、保存、运输 
     A、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弱毒苗通常为真空冷冻、干燥后密封于小瓶内,油乳剂灭活苗如被冻结或油水分层等均应报废:评价好坏主要看接种后抗体水平。 
     B、保存:弱毒苗放普通冰箱或更低温度下保存,保存期1―2年;灭活苗通常是液体;宜在0―10℃下保鲜(冷暗处)保藏,保存期一般一年。 
     C、运输:均应注意冷藏(用保温箱或加冰块)避免强烈振荡破碎。 
     D、使用:a、准备接种的畜禽必须健康的;b、取出后应及时使用(不能反复放回冰箱);C、充分摇匀;d、剩余的疫苗应集中无害化处理;e、一畜一针;f、接种完毕,洗手、消毒。 

TAG: 动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