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猪细小病毒病的临诊及防制措施

发布: 2013-09-29 |  作者: 关海青等 |   来源: 互联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核心提示〗
         猪细小病毒病主要引起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不妊症。其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诊断上多次采用临床症状与实验室诊断结合的方式来确诊.

        1 症状

         仔猪和母猪发生急性感染时,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在其体内很多组织器官(尤其是淋巴组织)中均有病毒存在。

         繁殖母猪被感染后,临床主要表现为母源性繁殖障碍,如屡配不孕,或产出死胎、木乃伊胎或少产等。妊娠早期感染(10~30d)时,因胚胎死亡,早期溶解而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妊娠中前期(30~50d)感染时,娩出的胎儿大部分为程度不同的木乃伊化胎儿或弱的活胎儿,在同窝仔猪中如有木仍伊胎儿存在,则可使怀孕期或胎儿娩出间隔时间延长,这样便易导致外表正常的同窝仔猪死产;妊娠中期(50~60d)感染,则大部分胎儿为死胎;妊娠70d后感染,胎儿大多能存活下来,并且外观正常,可长期带毒排毒,不宜留作种猪。因此时的胎儿已具备部分免疫应答能力,能产生抗体,故不宜送检以分离病毒。

         本病多见于初产母猪,母猪首次感染后可获得坚强的,甚至持续终生的免疫力;仔猪有腹泻、皮炎等表现;对种公猪的性欲和精子活力无明显影响。

        2 病理剖检

         怀孕母猪感染后,除子宫内膜可能有轻微炎症外,再无其他病变。胚胎病变死后液体被吸收,组织软化,死亡胎儿可见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坏死和胎儿干尸化等病变。组织学检查可见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有以增生的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血管周围管套为特征的脑膜炎变化。

       3 诊 断

       在分娩死胎、流产或胎儿发育异常等症状表现的同时,母猪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以初产母猪为多,有传染性证据时,即可怀疑本病,但最后确诊须依靠实验室检查。

        对于流产、死产或木乃伊胎的实验室检验,可根据不同胎龄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大于70日龄的木乃伊胎儿、死产和初生仔猪,应采取心血或体腔积液,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其中抗体的血凝抑制滴度。对70日龄以内的感染胎儿,则可采取体长小于16cm的木乃伊数个或木乃伊胎的肺脏,将组织磨碎、离心后,取其上清液与豚鼠红细胞进行血细胞凝集反应,此法简便易行而且有效。此外,也可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猪细小病毒抗原。

         血凝抑制试验是一种操作简单、检出率较高的诊断方法。感染猪群中,超过1岁的猪几乎均有自动免疫力,其血凝抑制滴度在1:256以上,并可持续多年。而由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仔猪,平均在21周龄时抗体滴度即消失。至于怀孕70日龄以后子宫内感染的胎儿,其抗体滴度在生后10~12周龄时仍保持在1:256的较高水平。因此,当抽检1岁以上猪或生后10~12周龄仔猪的抗体滴度时,便可获得可靠的诊断依据。

       5 防 治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从完善养猪场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方面着手预防。

        5.1 为防止本病传入清净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以防引入带毒猪。引进种猪时,应加强检疫,不从疫区进猪,并隔离观察14d,进行两次血凝抑制试验,确证血凝抑制滴度低于1:256或呈阴性时,方可混群。

       5.2 搞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在疫区猪场,初产母猪于配种前1~2个月,用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注射接种一次,必要时可间隔2周再接种一次,效果更佳。种公猪和经产母猪每半年接种一次,每头猪剂量2mL,肌肉注射。

        5.3 抓好仔猪管理,培育血清阴性猪群。仔猪母源抗体的持续期14~24周,在抗体效价大于1:80时,可抵抗细小病毒的感染。因此,仔猪断奶时,可将其从污染猪群转移到未受本病污染的场圈饲养,便可培育出血清阴性猪群。


TAG: 病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