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治疗试验研究

发布: 2013-09-29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摘要:用茜草秧、苦参、公英等13味中药组方,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中药组方对两菌株都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达90%以上。

    近年来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由于滥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大量出现,疗效越来越差。而药物残留问题又严重制约着我国猪产品的出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根据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经验,采用中药茜草秧、苦参等13味中药组方对人工感染仔猪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及自然发病的仔猪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治愈率达90%以上,有效率达100%。同时探讨了中药组方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所致腹泻症的治疗效果。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物:中药组方由茜草秧200g、苦参150g、穿心莲100g、 公英60g、白头翁70g、黄柏60g、地芋60g、黄芪60g、白术50g、诃子肉40g等13味中药组成。按配方比例称量备用。中药材购于临沂市医药公司药材供应站;痢菌净注射液(批号20031120)、庆大霉素注射液(批号20030914)由山东鲁南兽药厂提供,利巴韦林注射液(批号20030907)由山东鲁南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1.1.2 药敏试纸: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兽医药理教研室提供(批号04.02.21)

    1.1.3 试验菌种:采自发病猪场。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的病猪,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为大肠杆菌。并经药敏试验筛选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和不敏感的菌株各一种,分别定为Ⅰ号大肠杆菌和Ⅱ号大肠杆菌,然后做动物回归试验,确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然后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菌24h,经检验每毫升肉汤中大肠杆菌活菌数不少于5×108个/ml。

    1.1.4 试验药液的制备:取中药1000g,先加水温浸1 h,煎煮二次,第一次1h,第二次40min,合并滤液,冷却滤过,将滤液加热浓缩至1ml药液含生药1g,加入3g苯甲酸钠,混均,冷却48h,滤过分装,即得〔1〕。

    1.1.5 受试动物:人工感染仔猪由临沂师范学院郯南养殖基地提供,选用出生2~3日龄,体重约1.5kg左右的健康三元杂交仔猪〔杜洛克×(约克夏×长白)〕10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头,受试期间饲养管理条件基本一致;临床治疗试验仔猪(杜×大×长),分别由郯城县畜牧局良种猪场和苍山县畜牧局良种猪繁育示范场提供,随机选取30~40日龄下痢仔猪,每县120头,试验组60头,对照组60头。受试期间饲养管理条件一致,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

    1.2 试验方法

    1.2.1 中药组方体外抑菌试验:取上述中药试验药液和Ⅰ号大肠杆菌、Ⅱ号大肠杆菌备用。试验方法按《养禽场禽病检验手册》〔2〕细菌对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进行。

    1.2.2 试验分组

    1.2.2.1 Ⅰ组为空白对照组:不感染不给药

    1.2.2.2 Ⅱ组为Ⅰ号大肠杆菌阳性对照组:感染不给药。

    1.2.2.3 Ⅲ组为Ⅱ号大肠杆阳性对照组:感染不给药。

    1.2.2.4 Ⅳ组为Ⅰ号大肠杆菌中药治疗组:接种Ⅰ号大肠杆菌使其发病后,用试验药液按每1ml/kg体重喷口给药[3],2次/d连用三天。

    1.2.2.5 Ⅴ组为Ⅰ号大肠杆菌庆大霉素治疗组:接种Ⅰ号大肠杆菌发病后,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kg体重喷口给药,2次/d连用三天。

    1.2.2.6 Ⅵ组为Ⅰ号大肠杆菌痢菌净治疗组:接种Ⅰ号大肠杆菌发病后,用痢菌净按5mg/kg体重喷口给药,2次/d连用三天。

    1.2.2.7 Ⅶ组为Ⅱ号大肠杆菌中药治疗组:接种Ⅱ号大肠杆菌发病后,用试验药液按每1ml/kg体重喷口给药,2次/d连用三天。

    1.2.2.8 Ⅷ组为Ⅱ号大肠杆菌庆大霉素治疗组:接种Ⅱ号大肠杆菌发病后,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kg体重喷口给药,2次/d连用三天。

    1.2.2.9 Ⅸ为组为Ⅱ号大肠杆菌痢菌净治疗组:接种Ⅱ号大肠杆菌发病后,用痢菌净按5mg/kg体重喷口给药,2次/d连用三天。

    1.2.2.10 Ⅹ组为安全试验组:不感染,按中药治疗剂量的6倍给药。

    1.2.3 人工感染及治疗试验:除对照组及安全试验组外,其余按以上分组每头仔猪口服Ⅰ号大肠杆菌或Ⅱ号大肠杆菌悬液1ml,菌液活菌数不少于5×108个/ml。感染大肠杆菌18h后,各感染组即出现发病症状,腹泻,粪便呈黄或灰白色,稀薄带有气泡。此时按各组设计用药剂量途径给药。连续用药3天停药,观察三天。用药期间每日观察各组临床症状情况,并记录死亡头数,剖检及细菌培养鉴定确定死因,试验结束后,空白对照组与安全试验组随机各取三头仔猪剖杀,记录病变情况,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2.4 临床治疗试验:试验组按每1ml/kg体重试验药液饮水给药,2次/d连用3天;对照组用痢菌净5mg/kg体重,利巴韦林5mg/kg体重,混合一次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天。

    1.2.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凡在试验期间经治疗,症状消失。粪便、饮食欲及精神恢复正常,为治愈。

    有效:除完全治愈的病猪为有效外,凡试验期间未死亡,并且症状明显减轻,粪便、精神、饮食欲有好转,可判为有效。

    无效或死亡:凡在试验期间出现大肠杆菌典型腹泻症状。经治疗其症状无好转或死亡,剖检及细菌培养鉴定为大肠杆菌,可判为无效或死亡。

    2 结果与分析:

    2.1 抑菌效果:经试验,中药组方对耐抗菌素和不耐抗菌素的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其结果见表1。

   

    表1: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抑菌直径/mm)

   

    药物 青霉 链霉 庆大 卡那 环丙 恩诺 痢菌 氟苯 中药

    名称 素 素 霉素 霉素 沙星 沙星 净 尼考 组方

   

    Ⅰ号大肠杆菌 0 0 18.6 16.7 17 19 18 21 16.5

    Ⅱ号大肠杆菌 0 0 0 5 7 8 6 18.7 17

    2.2 治疗结果

    2.2.1 人工感染组:感染大肠杆菌18h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空白组和安全试验组无症状。各感染组仔猪出现腹泻,粪便呈黄或灰白色,稀薄带有气泡,饮食欲减少,个别仔猪有脱水现象。症状出现后各组按设计用药剂量及途径给药,用药后第二天,Ⅳ、Ⅴ、Ⅵ、Ⅶ四个给药组病情较快得到控制,症状逐渐减轻,活动增加,大部分仔猪饮食欲开始恢复;而Ⅱ、Ⅲ、Ⅷ、Ⅸ四个试验组病情进一步恶化,病情严重者出现脱水死亡。停药后观察三天试验结束,空白对照组和安全试验组随机各取三头仔猪剖杀。其治疗效果统计见表2。

    表2:猪大肠杆菌治疗效果统计表

    组别 试验猪 治愈 有效 无效(含死亡) 治愈率 有效率 无效率

    数/头 /头 /头 /头 /% /% /%

    Ⅰ组 10 - - 0 - - -

    Ⅱ组 10 - - (10) - - -

    Ⅲ组 10 - - (10) - - -

    Ⅳ组 10 10 0 0 100 100 0

    Ⅴ组 10 9 0 1 90 90 10

    Ⅵ组 10 8 1 (1) 80 90 10

    Ⅶ组 10 9 1 0 90 100 0

    Ⅷ组 10 0 4 6(4) 0 40 60

    Ⅸ组 10 0 4 6(5) 0 40 60

    Ⅹ组 10 - - - - - -

    经统计处理,药敏试验大肠杆菌敏感的给药组(Ⅳ、Ⅴ、Ⅵ、Ⅶ)之间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对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都有较好治疗作用,与庆大霉素、痢菌净等常用抗菌素(无耐药性菌株)治疗效果无差异。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痢菌净耐药的Ⅷ、Ⅸ组之间治疗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而Ⅷ、Ⅸ组与Ⅶ组之间治疗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这说明中药对产生耐药性的菌株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庆大霉素、痢菌净对其有耐药性的菌株治疗效果极差,其治愈率与Ⅱ、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

    2.2.2 临床治疗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中草药对猪的腹泻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果见表3。

   

    表3 临床治疗试验表

    来源 组别 试验猪头数 治愈猪数 有效数 无效数 治愈率 有效率 无效率

    /头 /头 /头 /头 /% /% /%

   

    苍山 试验组 60 56 3 1 93.3 98.3 1.7

    对照组 60 43 8 9 71.7 85.0 15.0

    郯城 试验组 60 55 5 0 91.7 100 0

    对照组 60 44 10 6 73.3 90.0 10

   

    2.3 安全试验分析:在同等条件下,按中药治疗剂量的6倍给药,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试验结束后三天剖检观察各脏器无异常变化,安全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也无肉眼可见的差异,主要器官(肝、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肾)组织切片亦未见异常变化。说明该药有效且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3.1 中药组方经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对耐药菌株和非耐药菌株都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这说明中草药经过合理的配伍,在体外也有很好的抑杀菌作用。

    3.2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说明中药组方对抗菌素有耐药性的大肠杆菌或无耐药性的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症都有极好的治疗作用。治愈率达90%以上,有效率达100%。且中药不易产生耐药性,无药物残留。滴口、饮水、混饲给药使用非常方便,既节省了人力也减少了对猪的应激。

    3.3 中药制剂在体外抑菌试验不如庆大霉素和痢菌净,但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抗菌药物。这充分证明中药标本兼治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医所说“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的精妙之处。同时也说明用中药治疗畜禽疾病是有效防止药残和耐药菌株出现的有效途径。值得应用推广。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动物医学系 王自然
TAG: 大肠杆菌 仔猪 中药治疗 中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