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猪增生性肠炎的流行状况及防控

发布: 2009-04-24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proliferativeenteritis,PPE)又称为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局部性肠炎、回肠末端炎、猪肠腺瘤,是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发生在6~20周龄的生长肥育猪,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下痢、食欲下降和生长缓慢等。病变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目前已经在全世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一、流行与危害

      本病由Biester和Schwarce(1931)首次报道,现已经分布于世界各主要养猪国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在美国、英国、丹麦、西班牙、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意大利、泰国、印度、日本、朝鲜和我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20%~40%的猪场感染此病。在巴西,猪增生性肠炎阳性率猪场高达96%,猪只阳性率为16.7%~36.4%;在英国,由回肠炎导致的损失每年达200~400万英镑;在美国,1988年因该病引起的损失达9800万美元。上海市刘佩红等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海市不同地区的10个规模猪场的猪群进行了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规模猪场的健康猪群中猪增生性肠炎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34%。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猪增生性肠炎抗体阳性率(50%和6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二、流行病学

      该菌多呈小弯曲杆菌,大小为1.25~1.75微米×0.25~0.43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抗酸性染色。主要侵害猪,自然感染潜伏期为2~3周,人工感染潜伏期为8~10天。另有羊羔、狐狸、豚鼠、大鼠、家兔等感染的报道。白色品种的猪,特别是长白、大白猪品种及其后代易感性较强。主要侵害断奶仔猪至成年猪,尤其是6~16周龄育肥猪易感,有时也发生于刚断乳的仔猪和成年公、母猪。发病率在5%~40%不等,死亡率不高,一般为1%~10%,但饲养成本明显增加,若引起继发感染,死亡率可高达40%~50%。
      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外界环境、饲料、饮水等,主要经口通过消化道感染。禽类、啮齿类动物和污染的工具及车辆等对该病的传播作用不可忽视。某些不良应激因素,如天气突变、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成为的猪增生性肠炎诱因。天气变化、运输、饲养密度过大、不良卫生条件等应激因素,也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三、临床症状

      该病在临床上呈现急性型与慢性型两种表现形式。
      急性型:通常发生于4~12月龄的后备种猪和育肥猪,尤其是经过长途运输的后备种猪更易呈现急性发病经过,病猪常突然死亡,有些突然死亡的病猪仅见外表苍白,但粪便正常,病程稍长者,排黑色柏油状稀粪,后期转为黄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的猪只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死亡率一般达到5%~6%。
      慢性型:较为常见,患猪症状轻微,表现为同栏内不时出现几头腹泻的猪,粪便稀软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样灰色,间隙性下痢,内含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如果发生轻微的回肠炎,腹泻往往不明显,仅有少数猪粪便变软、变稀而呈糊状,颜色较深,病猪消瘦、背毛粗刚、弓背弯腰,一般难以发现。采食量正常,但生长速度受阻,因此发病猪栏内猪群体重相差较大,有些病猪食欲下降,病变严重的猪发生严重持续性腹泻,使用多种抗生素效果均不理想。大部分慢性感染猪可在发病4~10周后突然恢复正常,生长速度加快,但与正常猪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饲料转化率降低约25%。

      四、病理变化 

      增生性肠炎剖检可见小肠后部、结肠前部和盲肠的肠壁增厚,直径增加,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肠黏膜呈现特征性分枝状皱褶,黏膜表面湿润而无粘液,有时附有颗粒状炎性渗出物,黏膜肥厚。增生性肠炎的病变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物。局部性肠炎的肠肌肉显著肥大,小肠内有凝血块,结肠内特征性症状是保育后期猪和生长猪慢性腹泻,粪便稀软、不成形,或者育肥猪和后备种猪发生血痢。特征性病变表现在回肠,特别是回肠末端20厘米处出现增生、坏死或出血性病变。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对病变肠段进行组织学检查,肠黏膜不成熟的细胞明显增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肠腺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导致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非杯状细胞)呈畸形排列的分枝状肠腺代替了正常的黏膜结构,有时充满坏死的细胞碎片和嗜中性粒细胞。应用镀银染色法,可显示在增生性肠腺瘤细胞的胞浆顶端有大量小弯曲杆菌(长度为1.25~1.75微米)。另外,还可采取猪粪便和血清,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免疫荧光试验(F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进行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敏感的诊断方法,可用棉拭子从肛门采样或采集新鲜粪便。采集的样品应低温保存但防止冻结。采样可在出现症状时进行,因该病潜伏期较长,感染2周以后才能排菌,有细菌排出时才能检出,早期感染采样检查,可能出现假阴性,因此可间歇性采样检查,以提高检出率。在进行粪便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时,可同时进行IFA血清学检验。猪被感染后14~21天,血清中出现抗体阳性反应。IFA血清学方法是一种敏感、特异性良好的检验方法,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广泛应用。 

      六、类症鉴别 

      本病应注意与猪痢疾(SD)、肠出血性综合征(HBS)、猪肠道密螺旋体病(PIS)以及猪沙门氏菌性肠炎等相区别。
      猪痢疾  主要症状是排粘性血痢,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7~12周龄仔猪多发。病理变化集中于大肠,可见大肠粘液性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取急性病猪新鲜病样镜检可见大量呈弯曲状的密螺旋体。 
      猪沙门氏菌性肠炎  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泻,多发于3月龄左右的仔猪,病猪发热,粪便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病变集中于盲肠和结肠,肠黏膜肥厚,有灰绿色溃疡病变,肝有点状灰黄色坏死灶。 
      肠出血性综合征  典型临床症状为生长发育最好的猪只突然死亡,散发,尸体苍白或鼓胀,小肠菲薄,充满血液,或发生肠扭转,胃内充满食物。无肠壁肥厚和增生病变。 
      猪肠道密螺旋体病  国内少见报道,病原为结肠菌毛样螺旋体,是断奶仔猪结肠炎的主要病原。临床症状为粘液性腹泻,重症病例伴有黏膜碎片或血块。病变只限于盲肠和结肠,肠黏膜增厚,有溃疡病变。结肠黏膜抹片,革兰氏染色,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的螺旋体。

      七、防治措施

      抗生素对防治本病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根据猪的发病情况采用间断性给药,在已发病猪场实行策略性用药方案。
      1.断奶后1周内每吨饲料中添加80%枝原净125克、阿莫西林200克、15%金霉素2000克,一周后将枝原净剂量减半,继续使用7天,然后在70~130日龄饲料中添加80%枝原净40克/吨,131日龄至出栏不加任何药物。
      2.在仔猪25千克的生长开始阶段,每吨饲料中添加2%纽弗罗2000克和磷酸泰乐菌素100克,连用7~10天,然后在肥猪重60千克的生长开始阶段,每吨饲料中添加2%纽弗罗1000克和磷酸泰乐菌素100克,连用7天。
      3.在疾病流行期间、调运前或新购入猪只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000克利高霉素-44,连用7~10天,其中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比例为1:1。对于母猪感染比较严重的猪场,在母猪哺乳期,饲料中需要添加利高霉素等药物组合,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定期更换,以便切断母子传播,减少母猪产后感染。对于病猪可肌注纽弗罗注射液,每20千克体重1毫升,两天注射一次。也可使用林可霉素注射液,每10千克体重肌注1毫升,同时配合痢菌净针剂,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治疗。 
      4.大群可按说明书要求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利高霉素等,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本病,同时还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因继发其它细菌性感染增加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另外,要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意识,减少混群、过冷、过热、运输、重新扩群等不良应激因素,提高猪体的抵抗力,空栏舍要在彻底冲洗后使用0.2%烧碱溶液拖擦消毒,净化7天后才能转猪。消毒可使用“百胜-30”(比例为1:500)或15%的戊二醛类消毒剂,如“安灭杀”(比例为1:400)带猪喷雾消毒,每周至少3次。饲养员和兽医不要在猪栏间来回走动,避免交叉传播,并切实加强粪便的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卫生。


TAG: 状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