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病

发布: 2009-04-19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我国养猪生产出现向集约化、工厂化生产方式发展的趋势。随之而来,大规模和密集饲养给猪舍环境卫生带来了恶化因素。不仅猪的呼吸道疾患有多发的倾向,随着饲养周期逐年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猪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病在欧美、日本等国分布广泛,危害严重。而在我国除台湾省外,很少有病例报道。但国内专家认为,“本病在我国也大量存在,只是没有认识,没有引起重视”。 

  一。 病原 

  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病,是由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它有12个血清型。国外曾报道也有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通称嗜血杆菌病。国内专家认为,“据国外资料介绍,有些学者从猪胸膜肺炎病例中分离出少数放线杆菌,故证明该菌亦是胸膜肺炎的病原之一,因而在诊断时要注意区别,本致病菌在国外个别发生,没有流行,国内无报道。它与嗜血杆菌感染不同,不是一个病。因此目前在我国引起胸膜肺炎与放线菌无关,也就像在胸、肺中分离球菌等一样为继发感染菌。在发病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还需进一步证明。”二。 流行情况 

  猪胸膜肺炎嗜血杆菌病为散发性,很少呈暴发性流行。感染途径为呼吸道,通过咳嗽、喷嚏的分泌物及鼻涕,或病猪与健猪接触而传播。在通风换气不良、高密度饲养的环境下容易发生。本菌在猪的呼吸道经常存在,笔者发现常与猪气喘病或A型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国外报道哺乳仔猪多发,我们发现在2-5月龄的生长育肥猪群,尤其是在重新组群增加应激因素时多发。哺乳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而生长育肥猪死亡率并不高,仅略高于正常死亡率。急性感染耐过者成为带菌病猪。慢性感染猪,影响生长发育,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加医疗费用,因此对本病的防治予以高度重视。 

  三。 症状 

  本病除常见突然死亡外,还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型 体温升高达41-42℃,食欲减退或废绝,脉搏加快,精神沉郁,呼吸迫促甚而高度困难,病猪呈横卧或犬坐姿势,强行轰起时发咳有的不能起立,常见下腹部皮肤、耳尖、鼻端等处发绀。多数在发病后1-2天死亡。 

  慢性型 咳嗽,腹式呼吸,消瘦,发育不良,被毛无光泽,有的出现后肢摇摆、跛行甚或后肢瘫痪,严重者伴有下痢。 

  四。 剖检 

  急性病例出现肺充血、水肿等肺炎病变,胸腔偶见淡血色渗出液。慢性病例胸膜显著肥厚,由于纤维蛋白析出,肺与胸膜、心外膜、膈肌等处粘连是本病的特异病变。笔者搜集17例剖检资料表明,肺与胸膜、心外膜、膈肌粘连者100%;肺有程度不同的肝样变占82.35%;肺炎病灶硬化或化脓性病灶占17.64%.五。 防治措施 

  1. 改善饲养环境 封闭式猪舍,应按猪舍人工小气候各项指标要求,合理调节通风换气,并注意猪群密度不宜过大。 

  2. 加强卫生管理 猪舍消毒制度化,并保持常年坚持。避免患猪与健猪接触,防止传播也是控制本病的必要措施。 

  3. 应用抗生素药物防治 抗生素虽能降低死亡率,但经治疗的病猪常呈带菌猪。而病原菌的血清型不同,有的菌株可能对某种抗生素有耐药性,使用前应做药敏试验。一般认为土霉素效果较好,虽然对慢性病猪抗生素效果不佳,从实际情况出发还应视为防治本病的重要途径。 

  4. 净化猪群 国外资料介绍淘汰带菌猪限制感染扩散和剖腹 产仔隔离饲养的方法,培育无胸膜肺炎和其它传染病的猪群,我国尚无现场应用的报道。揭发带菌猪是应用2-巯基乙醇试管凝集的血清学方法。 

  5. 菌苗接种 接种菌苗能够抵抗同一血清型菌株的攻击并能产生免疫力。国外已研制出菌苗并应用于生产,有的国家生产是血清Ⅱ型菌苗,对又发生血清Ⅰ型的患猪却无能为力,因两者不能产生交叉保护。
TAG: 肺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