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新干规范生猪生产打造清洁家园

发布: 2010-05-13 |  作者:  |   来源: 中国养殖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江西新闻网8月27日吉安讯(彭建新 报道)为彻底解决全县生猪生产无序、过度给人居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近日,新干县果断决策,精心谋划,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通过进一步完善“三区”规划、严格审批程序、加大污染整治等,让该县生猪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干县是生猪大县,每年可出栏生猪上百万头,生猪产业是该县助农增收的朝阳产业。但近年来,在生猪生产发展迅猛的同时,对人居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显现,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活,损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情况,新干县确定“既要发展生猪生产,更要保护人居环境”的理念,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以乡镇为基础,依托本地实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13个乡镇场的“三区”(即禁养区、控制区、可养区)规划,做到既有乡镇总体规划,又有村组具体规划。规划要求禁养区严禁新建养猪场;控制区内不得再建养猪场,并做到逐年减少生猪饲养量;可养区则统一规划布局,设定总体养殖规模,养殖区要远离生活饮用水源和居住区,水库边不得再批建养猪场。
  
    同时,为有效控制生猪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该县创新举措,严把新建猪场的审批和验收关,对符合规划要求,在可养区内申请建养猪场的,相关审批单位要限期办理,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猪场审批验收必须通过“环评”后方可投产运营,否则不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截至8月20日,今年该县共审批新建猪场10户,同时下降200%,有效地控制住了新的污染源的发生。
  
    此外,该县还加大整治力度,特别是针对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实行重点整治。每个乡镇年内先抓好2—3个群众反映较大、污染相对严重的猪场进行整治搬迁试点,然后逐步推开实施,到2010年底时完成50%的搬迁任务,到2011年全面完成禁养区内搬迁任务。同时规定对可养区内原已建成的猪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或排污不达标的,要选择相应的技术模式,限期进行标准化改造;对禁养区和控制区内不改造或改造不达标的猪场,责令关闭,并征收超标排污费。截至8月20日,该县禁养区成功搬迁猪场10户,1000多养猪户开始停养。目前,禁养区、控制区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TAG: 生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