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三台县: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发布: 2010-05-13 |  作者:  |   来源: 中国养殖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台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生猪优势产区之一,生猪产业是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全县出栏生猪189.16万头,居全省第二位,实现生猪产值(现价)20.76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55.5%。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生产总量稳中有升

2007、2008年,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引导和比较效益刺激下,三台县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存栏、出栏数量保持较高水平。2009年上半年该县出栏生猪97.55万头,同比增长4.13%;6月底存栏生猪95.01万头,同比增长1.3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9.62万头,同比增长1.9%;上半年猪肉产量达6.36万吨,同比增长4.12%。

(二)规模养殖比例逐步提高

截止6月底,全县生猪年出栏头数在50头及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场)已达2120户。预计规模养殖户(场)2009年可出栏生猪120万头以上,出栏量将达到全县的58%以上。

(三)良种化率大幅增长

通过扶持小寨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原种猪繁育项目、明兴农业有限公司的斯格祖代场项目建设,加上县级集中供精站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良种繁育场为中心,扩繁场、商品场(户)相互衔接的宝塔形良种繁育体系和覆盖全县的生猪人工授精网络。全县DLY、PIC、斯格等优良种猪存栏2.36万头,三杂面达85%以上,生猪良种化率不断提高。

(四)猪粮比价倒挂

上半年出栏肥猪毛重均价11元/公斤,仔猪均价12元/公斤,分别同比下降27%和36%。猪粮比价由年初8.07∶1下降至6月初最低点4.81∶1;6月中下旬,随着生猪价格的回升,猪粮比价回升到5∶1。从4月中旬起,大面积养殖户开始进入亏损。

二、存在的问题

1、人均生猪出栏量偏低,畜牧业产值比重不高。2008年,该县出栏肥猪189.16万头,人均1.27头,远低于养殖先进地区的人均1.87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9%,低于先进地区的66%。

2、生猪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断链”严重。龙头企业参与养殖基地建设的意识较为淡薄,品牌塑造缺乏力度;部分养殖专合组织不够规范,缺乏统筹运作能力,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缺乏吸引力。

3、猪肉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2008年,该县肉食品加工企业生猪屠宰加工总量不足10万头,加县内定点屠宰销售在内,全部加工销售量不到60万头,不足全县生猪产量的三分之一,县内出栏肥猪大部分靠县外加工企业消化。

三、对策建议

1、调整母猪的品种结构和年龄结构:养殖户应利用猪价调整之机淘汰劣质母猪和老龄母猪,购进优良后备母猪,实施母猪换种工程,为进一步提高猪肉品质,降低养殖成本打下基础。

2、搞好猪舍、设备、粪污治理设施的维修和标准改(扩)建,养精蓄锐,做好扩大再生产的准备。

3、加强疫病防控,搞好饲料兽药的安全监管,确保猪肉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4、严密监控生猪、饲料市场价格走势,搞好价格监管,及时向养殖户发布市场信息,引导生产者合理组织生产,增强市场预见性,避免生产盲目性。

5、按规定及时兑现有关扶持政策,降低养殖生产成本。

TAG: 生猪 对策 建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