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生猪价格波动后的产业困惑

发布: 2010-05-13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经历了2007年的暴涨之后,当前,我省生猪价格再次陷入波动怪圈,在成本线上下震荡。“猪粮安天下”,生猪市场的变化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为什么生猪价格频繁而剧烈地波动,这种价格波动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否从中反思和寻求治本之策,推动我省生猪产业走向稳定与成熟?本报今天起推出生猪产业系列报道,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 本报记者 黄春英

  进入2009年以来,国内市场上的生猪价格如高台跳水,由高峰时的17元/公斤左右,跌到现在的9元/公斤左右。仅仅两年多,养猪行业就由暴利时代跌到了微利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非正常的价格变化,表面上看,是市场供需不平衡引起的,其背后则折射出生猪市场和生猪产业的不成熟。

  记者日前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随着国家和我省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实,生猪价格和效益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农户补栏积极性高涨,可繁母猪数量大幅增长。但这种高价位仅维持了一年多,到了2008年4月,生猪价格就开始回落,今年3月以来下降速度尤快。目前我省活猪价格为9.0元/公斤,和去年同比下降43.7%;仔猪价格17.64元/公斤,和去年同比下降58.5%。养殖户饲养一头自繁自育肥猪只能挣10~20元,外购仔猪的则已处于微亏状态。目前,我省生猪行业已进入亏损周期。

  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当前生猪价格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供大于求。受养猪高利润驱动,2007年以来,大量养殖户进入养猪行业,导致能繁母猪存栏大幅增加,生猪出栏集中且量大,造成供需矛盾。据统计,2009年一季度末,我省生猪存栏1767万头,同比增长26.3%;生猪出栏753万头,同比增长27.6%。其中母猪占生猪存栏的13.6%,远远高于正常比例。与此同时,虽然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增加了,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猪肉消费量却减少了。2009年一季度我省生猪出省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6%,从事生猪贩运活动的经纪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9%,这使我省生猪消费量有所减少。

  我省生猪大县望奎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刘金说,由于生猪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造成了多次明显的生猪市场的大波动,这使生猪产业始终逃不出这样的怪圈: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养猪户亏本——宰杀母猪——退出生产——养猪户减少——猪肉减少——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养猪户增加——猪肉增多——生产过剩。

TAG: 生猪价格 生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