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改革开放以来胶南市的生猪生产突飞猛进

发布: 2010-05-13 |  作者:  |   来源: 中国养殖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改革开放以前,胶南市生猪生产发展缓慢。直到1979年,胶南县委制定出台了《胶南县关于1980至1985年多种经营生产规划意见》,把养猪业作为多种经营生产重点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有效刺激了生猪生产,到1985年,生猪饲养量由1979年的49.3万头上升为70.6万头,人均0.96头,户均3.84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987年,胶南县被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确定为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1988年,国家拨给“议转平”饲料粮差价款对生猪生产予以扶持,县委、县政府制定落实了出栏生猪与土地挂钩、交售生猪奖励、鼓励发展瘦肉猪、鼓励规模饲养、保护母猪政策,规模化养猪场(户)大批涌现;大场仔猪交易市场、藏南瘦肉猪批发市场等生猪交易市场先后建成,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大力推广科学养猪技术和商品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全面推广,猪种改良步伐加快,在原有地方猪种的基础上,先后引进长白、大约克、汉普夏、杜洛克等国外优良品种,生猪饲养量和出栏率逐年上升,商品猪生长性能、饲料报酬逐年提高。1990年,胶南县被国家计委、农业部授予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建设先进县“金杯奖”,到1999年,生猪饲养量发展到94.23万头,肉类产量达到3.91万吨。
  2002年,农业部发布《无公害食品生猪管理准则》,全市严格推行生猪标准化养殖,生猪饲养数量上、质量上有了很大突破,生猪饲养量达到106.55万头。2006年下半年,由于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生猪生产出现滑坡。为打好生猪生产“保卫战”,2007年以来,全市认真落实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良种猪人工授精补助、良种猪场补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改造补助及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有力地促进了生猪生产恢复性发展。
  为加强养殖环境保护,进一步提高猪肉质量安全和养殖效益,2008年,胶南市政府出台了一号文件,对生态养猪予以扶持,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实施生物环保养猪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大力推广应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实践证明,生态养猪法相对传统养殖模式是一次重大改革,它的优点是“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即省工、省料、省水,提高育肥速度、提高猪肉质量,增加养猪效益,微生物随时将粪便发酵分解,基本实现粪便及污染物的零排放。在市场拉动、政策促动、科技推动下, 农户养猪热情空前高涨,生猪生产迅速恢复, 2008年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45.59万头,能繁母猪养殖数量达到7.33万头,同比增长了30%。
  改革开放以来,胶南市生猪生产在胶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获得了健康长足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养殖模式上等都有着极大地提高,已发展成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下一步,胶南市将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广“生物环保养猪法”,使生猪养殖逐步形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胶南市畜牧兽医局 :徐桂英) 
TAG: 生猪 突飞猛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