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发布: 2010-05-13 |  作者: 王孝友,曾 秀 |   来源: 湖北畜牧兽医|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重庆 荣昌 402460

上一篇 下一篇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周龄内初生仔猪拉黄痢和1月龄仔猪拉白痢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流行十分广泛,尤其是对规模化猪场的危害较严重,经济损失较大。该病易诊断,但预防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因大肠杆菌血清型很多,各血清型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猪场一旦出现病例就用大量的抗菌素治疗,引起耐药菌株持续存在和广泛流行,不易根除致病菌。据调查该病在我市各养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03年秋季和2004年春季在大足、永川、荣昌的某三个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达60%~80%,死亡率达15%~20%,仔猪从3~5日龄开始排黄色或白色粥样粪便,病初只见个别仔猪腹泻,很快波及全群,多数仔猪由于剧烈腹泻而脱水,最后衰竭死亡。为了制定有效的防制方案,我们从永川和荣昌的发病猪场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培养基  LB液体培养基、LB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均按常规方法制备。

  1.1.2  生化鉴定培养基  三糖铁琼脂斜面按常规方法制备,其他生化鉴定培养基由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生物技术中心提供。

  1.1.3  大肠杆菌标准菌株  含K88ac抗原,产生 LT和ST两种肠毒素,由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生物技术中心提供。

  1.1.4  大肠杆菌因子血清  购于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010101。

  1.1.5  药敏纸片  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1.6  实验动物  小白鼠购于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实验动物科。健康家兔(体重2.0~2.5kg)购于本地养兔场。

  1.1.7  病料  用灭菌棉签取患黄白痢严重而未经治疗的仔猪直肠粪便和患黄白痢死亡仔猪的肠内容物。

  1.2  方法

  1.2.1  细菌分离培养  将棉签采集的病料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洗下,在麦康凯平板上划线,37培养24h。选择红色、圆形、光滑、中央隆起的单个菌落,作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时接种于LB琼脂平板,37培养24h,即得细菌纯培养物。

  1.2.2  动物接种  将细菌纯培养物接种LB液体培养基,37摇振培养18~20h,细菌培养液接种小白鼠,每只腹腔注射0.5ml,每株菌接种4只小白鼠,同时以LB液体培养基接种4只小白鼠作为对照,观察24~48h,记录小白鼠发病及死亡情况,致小白鼠死亡的菌株判定为致病菌株。

  1.2.3  家兔肠结扎试验  将致病菌株和含K88ac的标准菌株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37摇振培养24h,细菌培养液10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除菌过滤,滤液分成两份,一份60加热30min,供ST测定用,另一份不加热,供LT测定用。
将两只体重2.0~2.5kg的健康家兔禁食24h,只给饮水,使肠内容物排空。保定、麻醉后剖腹,取出回肠段,按10~15cm为一段,先排开肠内容物,再分段结扎。取一段注射2ml LB液体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另一段注射已知产毒的K88ac培养物除菌滤液2ml作为阳性对照。其余各段分别注射待试菌株培养物的除菌滤液各2ml,将腹壁缝合。剖腹检查(测定ST的兔,于注射后6~8h剖腹检查;测定LT的兔,于注射后18h剖腹检查):取出肠管,分别抽取各肠段内的积液,测定体积,并测定肠段的长度。积液量(ml)与肠段长度(cm)之比值大于1者为阳性。

  1.2.4  生化鉴定  将纯培养菌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及各种生化试验培养基,于37培养24h,观察结果。

  1.2.5  血清学鉴定  将纯培养细菌分别与大肠杆菌因子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鉴定其血清型。

  1.2.6  药敏试验  将各菌株纯培养液分别均匀地涂布接种于LB琼脂平板上,按药敏试验要求的距离贴上药敏纸片,于37培养24h后,分别测量各个抑菌圈的直径。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1.5cm为高度敏感;1.0cm<抑菌圈直径<1.5cm为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0cm为低度敏感;无抑菌圈为不敏感。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于37培养24h后形成红色、圆形、光滑、湿润、中央隆起、中等大小的菌落。转接于LB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后得到纯培养菌,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隆起、半透明的近无色菌落。镜检呈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2  动物接种试验结果

  试验采集的8份病料分离纯培养菌接种小白鼠,其中有3株菌能致死小白鼠,死亡率均为4/4,而对照组小白鼠均健活。这3株菌分别命名为YC1025、RC1102、RC1103。

  2.3  家兔肠结扎试验结果

  家兔肠结扎试验?穴表1?雪表明,YC1025菌株能产生ST和LT两种肠毒素,而RC1102和RC1103菌株只产生LT毒素。阳性对照K88ac菌株产生ST和LT两种肠毒素,阴性对照LB液体培养基为阴性。

  2.4  生化试验结果

  生化试验结果(表2)显示,分离的3株致病菌株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反应特性,但3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不完全相同,菌株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异。

  2.5  血清学鉴定结果

  用YC1025、RC1102、RC1103致病菌株纯培养物分别与大肠杆菌多价和单价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YC1025菌株能与O138因子血清发生凝集反应,RC1102菌株能与O78K80因子血清发生凝集反应,RC1103菌株能与O25K19因子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2.6  药敏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3)表明,分离的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舒普深最敏感,其次是壮观霉素、先锋、先锋必、庆大霉素、利福平、新霉素,其余药品低敏或不敏感。

  3  小结与讨论

  (1)根据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动物致病性试验、家兔肠结扎试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结果,证实永川和荣昌的某两个猪场3~5日龄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分离的3株致病菌均能产生肠毒素,致病性极强。

  (2)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常见的O血清群有O8、O45、O64、O19、O138、O139、O141、O157、O149等,多数具有K88、K99、987P菌毛抗原和能产生肠毒素。O78血清群多引起犊牛、羔羊、雏鸡、幼鹿下痢,O25血清群多引起人和家禽下痢?眼1?演,引起仔猪黄白痢的报道极少。杨莲茹等?眼2?演从患黄白痢仔猪肠内容物中不仅分离到大肠杆菌O78血清型,还分离到O15血清型,致病性都很强。我们本次分离到O78、O25血清型均能产生LT肠毒素,致病性也很强。这些极少报道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对研究生产实践中如何防制仔猪黄白痢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本次发生仔猪黄白痢的两个猪场母猪均未进行大肠杆菌多价疫苗免疫,且秋季和春季降雨较多,气候骤变,产房卫生条件较差,管理不善,诱导了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我们对分离的致病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选择对致病菌株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但不稳定,停药后有一部分仔猪又出现腹泻,不能根本控制该病。大肠杆菌易变异和产生耐药性,使得药物疗效甚差,且需经常更换药物,提高了养猪生产的成本,同时患过该病的仔猪断奶重低于正常仔猪。因此防制该病的重点是消除该病的不良诱因,提高仔猪抵抗力,抓好母猪和产房环境卫生、搞好猪瘟等重大疫病的防疫工作。并不断分离本场的致病菌株,加上含K88、K99、987P抗原的标准菌株研制自家疫苗免疫母猪,仔猪通过吃母乳获得很好的抗黄白痢免疫保护力。孙淑珍?眼3?演报道,对怀孕母猪预产期前15d肌注含500亿个菌的灭活多联菌苗,同时口服此苗(5 000亿个菌)和产后3~7d拌料口服加强免疫,可使仔猪发病率下降47.32%。朱玲等?眼4?演应用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自家疫苗在母猪产前4周接种4ml,两周后再接种4ml,仔猪出生后即灌服微生态制剂5~10ml/次,连续3~5次,于10日龄接种自家疫苗2ml,可基本杜绝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且仔猪断奶重平均提高了0.65kg。这些防疫措施均值得借鉴。

 

 

TAG: 白痢 大肠杆菌 仔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