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第三季度宿州市生猪生产态势良好

发布: 2010-05-13 |  作者:  |   来源: 中国养殖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进入第三季度以来,我市生猪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市畜牧兽医站统计,全市生猪存栏152.63万头,同比增长4.78%;其中能繁母猪17.75万头,同比增长41.9%;出栏204.3万头,同比增长7.75%。

  几年来,受动物疫病和农村劳动力减少等因素影响,虽然猪价总体保持上涨水平,效益较好,但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生猪生产不景气。今年以来,抓住生猪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养殖户一方面在价格上获得良好的收益,另一方面有优惠政策为之保驾护航,补栏增养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据市畜牧兽医站专家李尚敏介绍,我市生猪生产主要呈现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价格优势明显,效益突出。受供求关系、饲料成本、物价指数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居高不下,育肥猪12.6元/公斤,同比上升80%;仔猪13元/公斤,同比上升132.1%;猪肉20元/公斤,同比上升了81.8%,价格上涨使养殖户的效益得到明显提高,目前饲养一头猪利润可达500—700元。二是扶持政策及时到位,规模养殖发展势头良好,能繁母猪存栏增加。我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39%,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加41.9%。随着能繁母猪补贴到位,能繁母猪保险政策的广泛宣传,养殖户在市场效益看好和优惠政策到位的双重驱动下,不断扩大规模,形成滚动发展。萧县马井阎庙的巾帼猪场,一次性引进良种母猪30余头,圣泉猪场引进优良种母猪50余头。三是饲养主体逐渐改变,科技含量日益增加。散养户逐渐退出市场,生猪市场出现了一批有资金、有技术、有知识的养殖户,他们向科技要产出,向管理要效益,经过前几年的生产波动,他们目光更为长远,对风险和效益的理解更为深入。养殖户在纷纷扩大规模的同时,注意规避风险,积极组成养殖联合体、合作社,并向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靠拢,依靠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形成联动发展,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TAG: 宿州 生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