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冬季养猪八措施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本站搜集 |   来源: 本站搜集

上一篇 下一篇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数少,给生猪的快速育肥带来了一定难度,若按科学方法饲养,一样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及时整修猪舍:寒冷天气到来之前,应对猪舍进行全面检查,及时修缮坏、危、漏猪舍,堵塞风洞,泥好裂缝,以防贼风入侵。门口挂上草帘,舍内铺上垫草,以增强保暖效果。

    2.应用塑料暖棚: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即使在寒冷季节,舍内温度也不能低于5℃。应用塑料暖棚,可有效地提高舍内温度,使猪免受低温的危害,减少维持需要和寒冷应激,吃得好,睡得香,生长发育加快,饲养周期缩短。

    3.饲喂高能饲料:冬天舍内温度相对较低,如按正常标准喂给能量饲料,就无法满足猪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冬天的饲料配方应在保持蛋白水平不减的情况下,增加能量饲料10%~30%,一般可采用玉米稻谷等含能量较高的原料,必要时添加2%~3%动植物油,可使猪增重提高12%~15%,每公斤增重节约饲料8%~10%。

    4.增加饲养密度:增加饲养密度,即提高猪舍单位面积内猪只的饲养数量。冬季舍内一般要比平时增加1/3~1/2的猪只,使每头猪占地0.6平方米左右,让猪睡觉时一头挨一头,以便互相利用体温取暖,舍温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5.喂生食饮热水:熟食稀喂,一是破坏了饲料中的养分,导致全价料营养不全;二是猪只排泄物增多,带走大量体热,增加消耗。因此,应用生食喂猪,可用干粉料,也可用热水拌料,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并要即拌即喂,然后供应充足清洁的热水,供猪自由饮用。

    6.降低舍内湿度: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猪一般不愿到舍外排便,在窝里排粪尿增多,使舍内湿度增大。

    猪睡在潮湿的窝内,一是易得皮肤病,二是会导致体热大量散失。猪舍内湿度在75%的情况下,猪生长良好。当湿度达到85%~95%时,在饲养时间、饮料供应等不变的情况下,增重降低5%左右。因此,应尽量降低舍内湿度。一是定时驱赶猪群到舍外排便,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二是要勤打扫猪舍,勤换垫草,保持猪舍温暖舒适。

    7.增加夜间喂食:冬天昼短夜长,在夜间1时左右,加喂一餐夜食,可保证猪只得到足够的营养,日增重可提高20%以上,缩短饲养期15~20天。

    8.控制母猪产仔:仔猪由于皮下脂肪较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难以抵御寒冷天气的侵袭,一旦防寒措施跟不上,便会造成仔猪生长停滞,形成僵猪,甚至死亡。因此,没有供暖产房的猪场,母猪应安排在春秋两季产仔,尽量控制冬季产仔。

TAG: 母猪 生猪 仔猪 饲料 玉米 稻谷 饮料 营养 饲养 养猪 猪场 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