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本站搜集 |   来源: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杂志

上一篇 下一篇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咳嗽、喷嚏和气管啰音,上呼吸道炎症及气管中有干酪样物,成年鸡呈隐性感染。本病在许多地区的鸡群中长期存在,鸡慢性呼吸道病发生以后,可以导致免疫抑制,容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产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是目前养鸡生产面临的严峻的疾病之一。
    1、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特点
    1.1  流行病学特点
    1.1.1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于鸡,也可发生于七彩山鸡,珍珠鸡、鹌鹑等。
    1.1.2  4--8周龄的鸡最易感,发病后表现也较为严重,成年鸡多为隐性。
    1.1.3  本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呼吸道的分泌物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1.1.4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单纯感染时,病程较长,病情发展缓慢。
    1.1.5  当出现气候骤变,鸡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有害气体过多,尤其在氨的刺激下,容易诱导发生,以及有些疫苗通过气雾免疫易诱发,饲料中维生素含量不足也是发病诱因之一。
    1.1.6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多出现于寒冷的季节。
    1.1.7  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1.2  临床表现特点
    幼龄鸡发病后呈典型性,出现咳嗽、喷嚏、气管啰音,病初鼻腔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堵塞鼻孔,妨碍呼吸,病鸡不断摇头,当炎症进一步发展时,气喘和咳嗽更为明显,并有呼吸啰音,到疾病后期,眶下窦蓄积渗出物,导致眼部突起。产蛋鸡产蛋下降,孵化率降低。
    1.3  病变特点
    鼻腔、气管,支气管、气囊卡他性炎症、含黏稠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浑浊,气囊壁上出现干酪样物。
    2、防治
    2.1  做好种鸡群的检疫和净化是预防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键,种鸡群在收集种蛋前多次利用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检疫,淘汰阳性鸡,使种鸡群阳性率小于5%,每次抽检率为5%--10%。
    2.2  做好种蛋入孵前的消毒,入孵前种蛋预热至37--38℃,然后浸入5℃左右泰乐菌素或红霉素溶液中(每升水中加入400--1000毫克),维持15分钟。
    2.3  药物防治。对感染鸡群用药物进行预防或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的药物有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
    2.3.1  泰乐菌素:按照500毫克/千克饮水,连用5天。
    2.3.2  泰妙菌素:每升水中加入250毫克,连用5--7天。
    2.3.3  强力霉素:每千克饲料加入100--200毫克,连用3--5天。
    2.3.4  红霉素:每升水中加入120毫克,连用3--5天。
    2.3.5  恩诺沙星:每升水中加入50毫克,连用3--5天。
    2.3.6  环丙沙星:每升水中加入70毫克,连用3--5天。
    2.4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证饲料中有足够的维生素,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鸡舍要通风良好,减少鸡舍环境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冬天气候寒冷时要注意保温。
    2.5  控制好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2.6  有效控制初生雏鸡各种细菌的早期感染。
    甘肃省畜牧学校,曹翠莲
    摘自2003年第9期《农业科技与信息》
TAG: 呼吸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