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我国养猪业何以“返朴归真”成支柱产业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佚名 |   来源: 金农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养猪业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曾是世界养猪大国,而历史的“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状况已不再适应如今的发展趋势。怎样才能使养猪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第一,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现代的农民不愿养猪了,也不养猪了,跑到大城市和沿海地区打工去了,使一家一户分散养猪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萎缩。从调查的情况看,养猪业目前的状态是:分散养殖正在迅速萎缩,规模养殖也发展缓慢,使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相对减少,导致猪肉市场货源紧缺,价格上扬,这是猪肉市场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目前,养猪业正处在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发展的过渡阶段。据调查分析,这一阶段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缩短这一过渡时间,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只要找准了生猪生产滑坡的原因,摸清生猪生产发展的规律,制定好中长期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养猪业就一定能够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要发展母猪,建好基地。大家知道,母猪是生产资料,是生产机器。要想年出栏万头肥猪,必须先抓母猪发展,把基地建设好。
猪的品种优劣,对生猪生产意义非常重要。养猪专家指出,猪的品种对养猪利润的贡献率在40%左右。既然品种这么重要,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品种呢?目前,世界公认的、也是引领世界养猪潮流的是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
第三,明确方向,做大规模。实践告诉我们,主攻方向是规模养猪。也就是说,由规模养猪取代过去的分散养猪,从而使养猪数量不仅不能减少,相反还要增加。过去,养猪主要是利用剩菜剩饭、淘米潲水、打米油糠、薯藤菜叶把猪养得肥肥的,到了年底,自宰自食。这种养猪方式,是没有商品意识,现代养猪,必须打破这种意识,靠规模产生经济效益。
既然养猪能够赚钱,我们就要鼓励支持农民发展生猪生产。在布局上宜集中连片。就一个乡镇而言,也不是普遍开花,可以选择几个村作为专业村,主攻养猪业。集中连片建猪场,有利于饲料运送、技术指导、收购运输和生猪市场的形成。
在资金上应予以扶植。农户缺少启动资金,是发展生猪生产的一大障碍。如饲养10头母猪,仔猪饲养到40日龄出售,需要引种费1万元、饲料费1.4万元、药品水电等其他开支1500元,加上猪舍建筑,需要资金3.5万元以上。从目前情况看能拿得出3.5万元来养猪的农户不多。
在技术上应予以培训。从目前状况看,规模养猪技术,对许多农民来说还相当陌生。因为规模养猪技术不同于传统养猪技术,这里就有一个技术培训问题。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对农民工培训予以补贴。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民培训补贴资金集中使用,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在政策上应开绿灯。生猪产业要作为首要产业来抓,各级政府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对养猪业在政策上开绿灯。如修猪舍需要占领一点自留地和宅基地的,可以用临时工棚来解决;规模500头以下养猪场,对环境不构成威胁,根据国家环保局的规定,地方环保部门应予以支持;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有关精神,取消生猪养殖、加工、经营中多项费用,只收取检疫费一项,按1头猪1元计算,年出栏100万头肥猪,每年检疫费就有100万元;防疫费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由养猪户支付,这项工作可划归到产业化经营的“五统一”管理中去落实;税务部门为培植财源,对养猪产业应予以支持,通过加工增值,可收取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据估算,年宰100万头肥猪,国家可获得增值税6500万元,企业所得税1.15亿元,两税合计1.8亿元。工商、公安、优化办等部门也要维护养猪户和养猪、加工、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给养猪户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TAG: 养猪业 返朴归真 支柱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