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养猪场中种猪育种策略

发布: 2013-01-14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在21世纪,要保证我国养猪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立足于瘦肉型种猪供种的本土化,需要合理、充分的利用我国已引入的国外优秀种猪资源,通过有效的育种组织体系,应用现代分子育种、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技术,建立优秀种猪核心群持续自我供种繁育体系,保证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我国种猪育种的总体策略应该是: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良种猪资源,在种猪生产和研究的优势地区建立区域性联合育种体系,积极开展分子育种与遗传评估有机结合的现代猪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公司化育种体系的建立,实现种猪质量的快速、可持续遗传改良。总体战略是:建立能够长期进行瘦肉型种猪持续改良的繁育体系,实现“以种猪选育为基础,核心群种猪自给、有计划地少量引种、保持国际同期种猪水平”的总体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以消化、吸收、创新和推广为主体,新种质资源引进为辅,积极创建具有自我发展潜力的国家种猪遗传评估系统和瘦肉型猪育种体系,同时重点开展了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

  1 建立区域性和国家级联合育种体系

  采用区域性联合育种的方式,在几个主要种猪生产地区,如北京、华南、华中、西南等地,选择有条件的技术依托单位,组织有关养猪企业共同建立联合育种体系,加快以区域性中心公猪站为纽带的种猪遗传联系网的建立,选育我国自己的优质瘦肉型种猪专门化品系,利用地方资源选育高繁殖力和肉质优良的新品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国家级的联合育种体系。

  2 建立优质瘦肉型种猪遗传评估体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标准化的种猪信息库,开发基于“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系统”3层网络体系结构的网上种猪遗传评估系统,推动大、中、小型种猪场遗传联系的建立,建立跨场间遗传联系,提高场内和跨场间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开展区域性跨场间遗传评估,遗传参数评估、经济加权系数的研究。

  3 培育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和配套系

  在建立国家级区域性联合育种体系基础上,开展跨场间新品系的培育与配套系选育,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优势互补的目的。实现大规模跨场间种猪配合力测定,筛选适合规模饲养、适应不同生产条件的高效杂交组合、区域性优化组合的配套系。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leng    责任编辑:leng 

TAG: 种猪 猪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