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怎样提高猪场的养猪利润空间?

发布: 2011-10-01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现在投资的哪个行业,都存在着风险,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赢利,养猪业也是如此。而当今市场竞争激烈,活体猪上市过盛,猪的疫病防治投入高,饲料成本加大等原因,造成利润空间下降。一些中小型猪场为了降低各项生产成本,来寻求高效益,造成了在品种、肉质、外观体型和生产性能的劣势,反而降低了经济效益。如何才能提高中小型猪场的利润空间,笔者经过调查和自身的猪场工作经验认为必须走出饲养误区,利用科学技术途径来增加效益。
  1 充分发挥种猪群的各项生产性能

  种猪群体是一个猪场生存发展的根本,是猪场生产的核心群,目的是为了生产出品种,肉质,外观体型符合市场需求,生产性能有优势的肥育群,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

  提高每头种用母猪的年生产力至关重要。每头母猪年提供猪肉产量是对生产性能的综合性衡量。其技术包括提高种猪的分娩胎数,产仔成活数,日增重,料肉比等综合生产指标。抓好各生产环节,技术细节,全面综合提高种猪的生产力,使该群体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就可达到提高利润空间的目的。

  2 节能降耗

  市场的竞争,同时也是饲养成本的比拼较量,节能降耗也是增加利润的途径。一些中小型猪场为了降低饲养成本 ,设备老化或落后,减少工资支出,加大员工的劳动强度,;错误的理解了节能降耗的概念,随意修改饲料配比配方。造成了员工的心理负担和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等不良问题出现。节能降耗的原则是运用科学方法,不影响生产水平的前提下,就地取材,例如自行种植或购买廉价的牧草,青菜等青绿饲料,也可以降低饲料成本。

  2.1 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约占饲养成本的50%—70%,是猪维持生命和生长的来源,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2.1.1 饲料原料的选购

  饲料原料的选购至关重要,饲料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猪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要充分利用当地或者长期合作伙伴的原料,当价格和质量发生矛盾时,应以饲料的质量为主,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以达到同等饲养的效果。

  2.1.2 饲料加工 饲料加工是把饲料原料合理配比,进行粉碎,均匀混合。对原料尤其是替代原料,一定要测定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制订科学合理的原料配比配方,慎重修改,以免影响适口性和生产性能,给生产造成损失。

  2.1.3 及时淘汰无利用价值的老弱种猪和病猪,减少维持性营养消耗,提高饲料有效利用率。

  2.1.5 提高劳动效率 人工费用和饲养设备也是养猪成本的一项开支。要减少人工费用必须购置必要先进的饲养工具和养猪设备,代替繁重落后的劳动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制订合理的生产指标和薪酬待遇,与实际工作成绩挂钩,提高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心。“企业节约一元,就等于赢利一元”,所以员工在工作中为企业节约的点点滴滴也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2.2 饲养管理

  随着猪的病蔓延和爆发,让养猪场的损失巨大。疾病防治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费用较高,大大地降低了养猪效益。北京六马猪场以“防重于治,养重于防”的精细化饲养和制度化生产管理模式,大大的提高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2.2.1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整个生产环节的重中之重,猪其实和人是一样的,给它提供全价平衡的日粮,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干燥清洁的卫生,严格的消毒隔离,提高整体猪群的健康水平,降低死淘率,它才能把它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到极限,加大利润空间。

  2.2.1 免疫 根据猪场检测的抗体来制订严格科学的免疫规程,定期免疫接种,降低疾病爆发和传播蔓延的发生几率。合理选择好保健治疗药物和疫苗等,禁用假冒劣质和质量不达标的药物。

[1] [2] 下一页

TAG: 猪场 利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