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亚临床回肠炎对农场经济产生的影响

发布: 2013-09-29 |  作者: 康大夫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Steven McOrist BVSc博士, Nottingha大学,丹麦哥本哈根第二次养猪国际研讨会回肠炎讨论会, 2006年7月17日 - 在猪场,回肠炎被认为是很重要的肠病而引起关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它的病原细胞内寄生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最近刚刚获得鉴定,这种病原单独在实验室研究也不超过12年(见 McOrist 等,1995)。

背景

    该病病原是胞内寄生菌,这种病菌很难培养,要想寻找它的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而探讨回肠炎给农场带来的损失,就必须使用特殊方法而不是普通的培养基培养。新的PCR技术以及血清学试验方法被证实有效并获得广泛应用后,兽医界对回肠炎的看法才发生了转变,认为这种病不仅包括临床性腹泻和猝死,而且还包括分布广泛的、地方性的、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的亚临床感染,这种病影响了欧洲90%以上的猪场。

    由于肠道后段特异性的病理损伤,断奶后仔猪感染该病原后可表现出腹泻、不同程度的增重下降。随着炎症从小肠部位的迅速蔓延,12周龄以上的猪,如肥育猪或者种猪,还可能表现更加急性临床症状,受损肠道突然出血,以及猝死。亚临床回肠炎感染现象很普遍,能导致动物生产参数(体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均匀度等)降低,但被感染猪没有明显的腹泻或者体重损失现象。

   目前普遍通过给猪群口服抗生素如泰妙菌素、林可霉素以及泰乐菌素以控制胞内寄生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的生长繁殖。 这些抗生素在猪场以及实验室研究均表明能成功减轻回肠炎,并且这方面的药效也已被各个管理机构所认证。但是,它们价格昂贵,另外人们对这些药物潜在的抗药性也开始逐渐关注。抗生素的这些弊病也因此加速了人们对Lawsonia属疫苗的研究。我们认为口服疫苗可能有效,因为细菌口服感染后被巨噬细胞吞噬,之后会发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反应。

    对于胞内寄生病原菌,如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弱毒活菌能提供最天然的免疫力,是制作疫苗的最好菌种(见Kroll等,2004)。本文总结了临床和亚临床回肠炎对猪场经济的影响。估计亚临床回肠炎的经济影响有一定难度。我们是用低剂量或者毒性不强的Lawsonia intracellularis菌进行攻毒以制造回肠炎的亚临床感染,再与未感染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我们还对生产条件下发生亚临床感染与未感染的猪只进行了比较。

分析亚临床回肠炎的影响范围以及带来经济损失的方法

    过去的一项研究展示了回肠炎亚临床攻毒研究以及生产现场的临床攻毒研究分析结果(McOrist等,1997)。后来,又有一项试验报道,采用相似的攻毒模型,给猪群口服低剂量或者中等剂量Lawsonia intracellularis(见Paradis等,2005)。在美国、德国以及澳大利亚的猪场也对回肠炎亚临床感染进行了多项生产现场研究,有些发表(Fourchon和Chouet,2000),有些未发表。

    这些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把发生回肠炎亚临床感染的农场与发生临床感染的农场,以及未发生感染的病例-对照阴性农场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当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农场的发病类型有时会难以确定,经常需要经过诊断(如:血清学诊断),并且饲料转化效率、增重以及死亡率的测量也需要农场生产方面的配合。而且不同农场的条件还必须一致,如猪的基因、其他疾病状态以及日粮类型,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分析过程中,只有那些对照组与亚临床回肠炎感染组遗传来源相同,并且由相同饲料供应商提供饲料的研究,其数据才被采纳。

    生物学观察以及分析– 在病例-对照研究当中,每个亚临床回肠炎感染组的生物学指标被记录下来,包括体增重、饲料转化效率以及死亡率。动物体重以及饲料消耗通常至少测量两次,用来计算体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每kg体增重所消耗的饲料)。

亚临床回肠炎的经济影响和分析

根据这些生物学指标计算临床或亚临床回肠炎在下列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

肥育猪的死亡、淘汰,可通过两种方式评估。
屠宰时损失的市场价值,刨去死亡至屠宰期间的饲料成本。
到死、淘时为止,死、淘猪只消耗的全部饲料、畜舍和人工成本。
种猪死亡成本还要另外包括失去将来仔猪以及基因改良的机会。
回肠炎造成的饲料转化效率问题,用每头仔猪每年售出所增加的饲料成本以及畜舍成本来计算。
生长猪增重的下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评估:
出栏体重降低造成的损失,在规定发货日期的合约当中会出现这种损失:
出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饲料和设备成本,在规定上市体重的合约中会出现这种损失。
猪出栏体重差异增加造成的损失,可按照标准合约中的体重价格表进行评估,这种情况下对体重过轻的猪只一般有罚款。例如:如果合同规定的一等猪体重范围为100-110kg,那么如果有猪只体重偏离这个范围,就会额外增加成本。
背膘增厚造成的损失,通过标准的背膘等级价格表来估算。一般背膘过厚会被降级。例如,合约规定一等猪背膘范围为10-12mm,偏离这个范围会被扣钱。
为了提高回肠炎猪的生产性能,农场使用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实际成本
回肠炎之类的疾病还会引入一些间接的成本,如兽医咨询、饲料品质调查,以及实验室疾病诊断的成本。
大多数养猪区进行的流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欧洲超过90%的猪场农场存在回肠炎感染,Sylvie Chouet 等人(2003)已经指出。在单场式、采用连续流程的猪场中,典型情况下生长猪在6-10周龄开始感染,在肥育猪和种猪当中病原会持续存在。

各个经济参数(市场价值,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的成本及信息均来自养猪业相关部门,如美国国家猪肉生产者委员会(NPPC)和英国生猪委员会(BPEX),以及相关的商业报告,Tony Fowler(2005)的报告。通过标准的经济预算程序(Excel局部预算)对生物学数据以及其它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一个标准格式的结果表格,用来对感染猪群和对照组猪群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回肠炎造成的全部损失。


亚临床回肠炎经济成本研究结果


    分析回肠炎对屠宰体重、饲料转化效率、空间利用率以及其他效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亚临床回肠炎猪场至少每头生长猪损失3欧元。更精确的数值,取决于特定农场具体的屠宰猪价格、饲养密度、劳动力成本、饲料价格以及合约条款。举例来说,对于有屠宰体重标准或者背膘标准合同的肥育猪农场,慢性回肠炎的损失通常更高,因为这些合同对屠宰猪有严格的要求或者对于屠宰室体重过轻或者过肥的猪有惩罚措施。

亚临床回肠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的讨论

    临床回肠炎或者亚临床回肠炎(指发生了感染,出现肠道损伤,但是没有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或体重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估算还包括增重不理想以及饲料利用效率不正常,尤其是回肠的损伤会影响饲料氨基酸的消化。Tim Rowan 和Tom Alexander1982年的一个试验表明:回肠炎感染的猪氨基酸消化吸收的显著降低。

    有时回肠炎感染首先出现在种猪群,公猪或者繁殖母猪会因急性回肠炎常死亡,这样,不仅存在饲料、畜舍以及劳动力方面的损失之外,在繁殖潜力(如将来的仔猪,基因改良)方面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一般来说,每死一头母猪农场将损失300欧元。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地方性回肠炎还有可能对繁殖群生产性能产生长期影响,这一点Mauch 和 Bilkei (2005)曾经论述。该研究证实临床感染的种猪可能对一些指标,如仔猪存活率,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又会将回肠炎对种猪造成的损失提高100欧元。

    大多数欧洲农场由于地方性亚临床回肠炎造成的总损失平均大概每头生长肥育猪是3欧元甚至更多。例如,对于一家饲养500头基础母猪,每批生产5,500生长肥猪的欧洲猪场,假设其中30%的生长肥育猪有亚临床或者临床症状回肠炎,并且每年有10头种猪死亡,这样的话农场将因回肠炎遭受3700欧元的损失。

    与其它的许多昂贵的措施相比,接种回肠炎疫苗实际上可以降低成本,因为对于免疫猪群可减、免控制回肠炎造成的用药开支。由于抗生素用量减少,产品可以在市场以及价格方面取得更多优势。例如在日本,对于屠宰前100天没有使用抗生素的进口猪肉,超市购物者通常会多付20%的价格来购买。欧洲的消费者同样愿意花费额外的成本采购采食较少的抗生素饲料的猪肉。尽管回肠炎病因最近几年才刚有报道,但是考虑到这种疾病在欧洲普遍具有地方性、它产生的重要的经济影响以及它发作的时间不固定,采用疫苗可能是长期控制该病最合理的方法。象这种地方性肠道传染病,如果能通过疫苗成功加以控制的话,对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的改善效果可能比控制其它生理系统的疾病更好,例如肺部的疾病。通过现代的工具和疫苗,我们对流行性回肠炎的认识迅速发展,从而对这种病对各项养猪生产指标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直以来我们低估了这种影响。

一些关于回肠炎经济损失的参考文献
Chouet, S., Prieto, C., Mieli, L., Veenhuizen, M.F., McOrist, S. (2003): Some patterns of exposure to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infection on European pig farms. Veterinary Record, 152, 14–17.
Fourchon A, Chouet S. (2000): Technical results of swine herds and serological results on pigs for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Proc IPVS 16, p 62.
Fowler, A (2005): The cost of pig production in selected EU countries. MLC – BPEX, ISBN 1-904437-18-4.
Kroll, J.J, Roof, M.B., McOrist, S. (2004): Evaluation of protective immunity in pigs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n avirulent live vaccine of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 65, in press.
Mauch, C-P, Bilkei, G. (2004):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gilts following an outbreak of acut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due to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Veterinary Journal 170, 128–131.
McOrist, S., Gebhart, C.J., Boid R, Barns SM. (1995): Characterization of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gen.nov., sp. nov., the obligately intracellular bacterium of 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45, 820–825.
McOrist S, Smith SH, Green LJ. (1997): Estimate of direct financial losses due to 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Veterinary Record 140, 579–581.
McOrist S. (2005): Defining the full costs of endemic 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Veterinary Journal 170, 8–9.
Paradis, MA, McKay RI, Wilson JB, Vessie GH, Winkelman NL, Gebhart CJ. (2005): Subclinical Ileitis produced by sequential dilutions of 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in a mucosal homogenate challenge model. Proc AASV 36, p189–192.
Rowan, TG, Alexander TJL. (1982): Amino-acid digestibility with signs of porcine intestinal adenomatosis. Veterinary Record 110, 306–307.
Veenhuizen MF, Elam TE, Soenksen N. (2002): 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diagnosis and impact. Compendium Continuing Education 24, S10–S15.

TAG: 农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相关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