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发布: 2013-09-29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大多 数猪饲料中维生素能防止经典的缺乏症的发生,但对现代优良品种的猪则显不足,为了使猪的繁殖性能达到最佳水平,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应高于NRC推荐的水平。
  维生素E  在所有细胞膜的细胞器中均具有生物抗氧化作用,添加维生素E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认为它能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E可以增加每窝产仔数,提高母猪的免疫力,特别是防止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的发生,还能通过母乳将维生素传递给仔猪。
  1994年对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连续观察了5胎,结果表明在整个妊娠期和泌乳期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为44~66mg/kg,每窝产仔数显著增加,MMA明显减少。1年前有报告称,为使母猪获得显著的免疫应答,需要维生素E60mg/kg。
  维生素C  热应激使内源性维生素C合成减少;需要随饲料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在夏季高温季节正好与受胎率低一致,但是维生素C能缓解高温应激对精液品质的不良影响。1985年有报告指出,在春、夏、秋三季给公猪补充300mg/头?日维生素C,提高了精液中的精子数量。其他研究表明当给公猪补充维生素C时,母猪受胎率提高。
  生物素  生物素是提高繁殖性能、保持蹄、皮肤和被毛良好状态所必需的。尽管许多饲料中含有生物素,但其浓度和生物利用率差异很大。此外,现代的饲料加工方法和舍饲使母猪获得生物素的机会减少;需要额外添加。
  研究表明,补充生物素可提高受胎率和每窝产仔数,并且可以缩短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1991年对303头母猪进行了观察,在妊娠和泌乳期间补充0.33mg/kg生物素的母猪产后21天时窝仔猪数为9.4头,对照组为8.7头。其他研究也表明添加生物素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在一些试验中生物素添加量为0.22~0.55mg/kg,结果试验组产活仔数为对照组的98.9~109.5%;每窝断奶仔猪数为对照组的103.4~110%,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对照组为7.0~15.3天,而试验组为6.2~10.2天。
  维生素A  可以保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而且是其发育和动物妊娠时分泌特殊的子宫蛋白所必需的维生素。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具有单独的作用,但其机理尚未确定。研究表明母猪饲料中维生素A和(或)β-胡萝卜素水平高于NRC推荐水平时,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改善。
  1985年研究表明给母猪每天注射或随饲料补饲维生素A和(或)β-胡萝卜素,胚胎死亡率下降,产活仔数增加,断奶时窝重增加。其他研究还表明在断奶时给经产母猪注射一次β-胡萝卜素,使下一胎的产仔数增加,死产数减少。
  叶酸  叶酸可以从饲料中获得。但补充叶酸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美国的5所大学进行了11次试验,结果表明补充叶酸的母猪窝产仔数总是高于对照组。尽管这种作用的确切机理尚未确定,但叶酸的作用可能是提高胚胎的成活率,而不是增加排卵数。1989年曾有报道指出添加叶酸的效果在经产母猪比在初产小母猪或产2胎母猪较好,可能是因为经产母猪排卵数较多,胚胎潜在死亡率也高,叶酸对这样的母猪效果最好。   

TAG: 维生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