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本站搜集 |   来源: 陕西科技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近3—4年来,我省渭北高原红地球葡萄栽培中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病症表现在生长早期削弱新梢长势,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而导致树势转弱,影响当年的产量和花芽形成。

  一、症状

  该病主要传染植株的绿色部分,特别是叶片、嫩梢、果柄、花梗和果实部分。

  叶片  病部油浸状,角型,淡黄色至红褐色。发病4~5天后,病变部位的反面形成幼嫩密紧白色似霜状物,这是本病的特征,病叶是果粒源。严重感染的病叶造成叶片脱落,从而降低果穗穗粒糖分的积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

  新梢  上端肥厚、弯曲,形成孢子变白色,最后变褐色而枯死。如果生长初期传染,叶柄、卷须、幼嫩花穗也会出现同样症状,并最后变褐,干枯脱落。

  果粒  幼嫩的果粒感病后果色变灰色,表面布满霜霉。果粒长到直径2厘米时,一般不形成孢子,也就是没有霜霉状物。果粒成熟时较少感病,但感染的果梗可以传染给老果粒,病粒变褐色,但不形成孢子。白色葡萄品种感染的较大果粒变暗灰绿色,而红色品种则变粉红色,感染的果粒保持坚硬,甚至比正常果还硬,但成熟时变软。病粒易脱落,留下干的梗疤。部分穗轴或整个果穗也会脱落。

  二、病源及发病规律

  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潮湿、冷凉、多雨、多露、多雾的天气都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病菌侵染的病害发生温度范围为11℃~30℃,最适温度为20℃~24℃,气温超过30℃,病组织的菌丝即停止发育,侵染的最适相对湿度大于95%,湿度越大越利于病害的侵染。由此可见,夏秋多雨、潮湿,雾大、雾重、温差小的气候,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栽培条件

  1.地势低洼、土质粘重,雨后不易排水的果园,田间湿度大,易发生病害。

  2.近三、四年栽植的土壤大都未加改良,且发病较重,缺少有机肥而靠施速效化肥的果园,枝叶茂盛促长,组织幼嫩,抗病能力差,田间郁闭,小气候潮湿。

  3.栽植密度过大,棚架也低,不通风透光,以及不重视夏季修剪和管理粗放的果园,或由于通透性差,或由于植株抗性低,霜霉病均严重。

  四、防治方法

  1.越冬期防治  病残体中越冬的卵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因此,秋季和冬季,结合冬剪须进行彻底的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及秋冬季深翻深耕,并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6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杜邦福星6000~8000倍或21%过氧乙酸100倍,可大量杀灭越冬菌源,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  避免在地势低洼,土质粘重,通透性差的地方栽植葡萄,建园时要规划田间排灌系统,适当放宽行距,行向与风行平行。棚架应有适当的高度,施足优质的腐熟有机质基肥,生长期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避免偏施氮肥使用量,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注意适时排灌,做到雨停田干,合理修剪,疏枝、回缩和更新,夏季及时摘心和抹除副梢、绑蔓,除掉接近地面的枝条和萌蘖。清除病残叶,以及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

  3.药剂防治  大发病初期及时定期喷药,可减轻霜霉病的危害。从6月份初开始,特别是盛夏7月份进入雨季,每隔6~10天,喷施一次,坚持雨多多喷,无雨定期喷的原则。一般药剂选用68.75%杜邦易保800~1200倍,52.2%杜邦抑快净1500倍,绿得保400~600倍,1∶0.7—200倍波尔多液,64%杀毒矾可湿性500倍,58%瑞毒霉锰锌500倍,58%甲霜灵锰锌600倍,90%疫霜灵600倍,70%进口甲基托布津1000倍,霉多克800~1000倍,金霉多米尔600~800倍,10%世高1500~2000倍,70%品润800~1000倍,以上交替用药,效果更佳。

  摘自:2005.7.29.3版《陕西科技报》

TAG: 葡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