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你的位置:51猪价网 >> 养猪技术 >> >> 鸡疾病防治的几点认识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鸡疾病防治的几点认识

发布: 2012-10-19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应激是鸡疾病发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决定鸡发生疾病与否的重要因素。饲养管理的目的就是必须要顺应鸡的生理特性,为鸡创造一个较为舒适的生存环境,使鸡能最大限度发挥生长潜力。当然饲养管理在实际中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我们解决,这当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应激对疾病的影响。当应激发生时,鸡群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鸡体的各个系统(比如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呼吸系统)都处于非正常状态,就会出现生理的异常代谢紊乱。特别是当这种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有效地缓解和消除,甚至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应激(叠加)就会对鸡体造成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损伤,轻的影响生长,重的出现严重死亡。日常生产中我们常见的应激有噪音、光线、温度变化、接种、捕捉、通风、密度、鸡病等等。

  二 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饲养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好控制。疾病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疾病的发展也有许多新的特点。总结来说有三多:一是多病因的综合性疾病增多。如多病因呼吸道综合征、肠毒综合征等,就连气囊炎、腺胃炎这些表现明显的症状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二是非典型疾病增多。主要是一些病毒性疾病,如非典型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病等。这可能是一方面肉鸡生长发育快对疫苗的敏感性低造成的,另一方面鸡体的机能状态(比如免疫抑制性疾病和一些隐性感染疾病),还有就是某些病原的变异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三是混合感染疾病增多。主要是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毒性病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等。面对这些疾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用全面的观点来看疾病。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针对疾病找出发病原因消除致病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是饲料原因(原料品质添加药物等),有时是环境的变化,有时是药物和病原的因素等等。总之,凡是跟鸡密切相接触的因素都要认真排查比对,筛选找出发病的原因。其次在疾病的治疗上一定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一定要找出什么才是造成鸡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然后根据病情采取对因对症扶正祛邪等治疗措施。最后在疾病的发展上应当对疾病有预见性。比如当预防或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等某些病毒病效果不好时就应该以控制大肠杆菌为主。

  三 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医哲学思想体现。整体观念就是指构成动物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并且机体能够能动地适应外界环境保持相对的平衡。这种思想就是整体观念。整体观念认为鸡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抵抗力(非特异性免疫力)是机体重要组成部分。当环境变化管理失宜就会造成抵抗力的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反过来说只有身体抵抗力增强了(扶正祛邪过程),疾病才会好转。有人说药物才是治好疾病的关键,其实药物在控制疾病纠正身体的偏性上确实帮助了机体的恢复,但归根结底疾病的转归是依靠机体自身免疫力的增强。

  对于辨证论治,我们说“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病理发病形式发病规律和转归等一系列完整的病理变化过程。比如感冒、法氏囊炎、球虫病等等都是有特定的发病过程。而“症”是指疾病过程中具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喘、拉稀等等。而中医的“证”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而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和类型病机的本质,包括病因(风寒暑热湿等)、病位(表里)、病性(寒热)和邪正关系(虚实)的总的概括。那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西医看病是看疾病的过程,看的是病原,疾病是由病原引起的,我们只有针对病杀死存在于机体的病原,疾病才可能好。

  所以临床上我们经常选用各种抗生素做各种药敏试验来杀灭病原,实质上是辨病施治。而中医看病是通过改变疾病存在的环境,是通过改变动物机体自身状态提高自身非特异性免疫力,使病原不适合在体内生存来达到治疗目的的。应该讲二者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中医看病更加全面彻底。由于中医在疾病的防治上缺乏系统的经验,只是根据两个主要的症状泄泻和咳喘来诊病,更确切讲中医是辩症施治。因此只有在辨病基础上的辩证才能更好地认识分析疾病的本质。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看疾病的理论基础。

TAG: 疾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