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你的位置:51猪价网 >> 养猪技术 >> >> 浅议奶牛酮病的治疗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议奶牛酮病的治疗

发布: 2011-04-23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自1990年2月以来,笔者共诊治奶牛疾患104例,其中奶牛酮病14例,占总诊治疾病的13。4%,且患畜均是日产奶30kg以上的高产奶牛。
    l 病因
      1.1原发性
          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而使碳水化合物饲料供应不足,随着奶牛产奶量增加、糖元的大量消耗,迫使机体动用体脂肪进行分解代谢,而产生大量酮体。过多饲喂含有多量乙酸、丁酸的青贮饲料。
      1.2继发性
          因肥胖牛内分泌障碍,对胰岛素敏感性表现急性降低,血中胰岛素含量也降低,血糖随之下降,造成脂肪分解代谢增强,而发生酮血病。
    2 症状
      本病症状分为三个类型,其共有症状是都有特殊的酮味,但因多数嗅不到而被忽视,但化验尿、乳可发现大量酮体。
      2.1消化型    病牛呈现顽固性消化障碍,不吃精料。个别严重者见到精料就跑,仅吃少量干草和青草。有的病牛饮食饮水均废绝,发生异嗜现象,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 ;体温一般无变化;产奶量急剧下降;牛体很快消瘦。
      2.2神经型    通常亦伴有消化型症状,初期兴奋,听觉过敏,眼肿,很快出现狂燥不安,时时转动舌头,步态不稳,后肢轻瘫,不能站立,呈现昏迷状态。
      3.3生产瘫痪型    病牛许多症状与生产瘫痪类似,但其特点是病牛产奶量高、消瘦、体重减少、食欲不振,一般称生产瘫痪酮病。
   3 诊断
     3.1 确诊    酮病诊断主要是根据调养条件、奶牛产奶量及其它症状,或借助于实验室诊断,均可确诊。
     3.2 鉴别诊断    酮病主要和前胃驰缓及生产瘫痪相区别。前胃驰缓没有神经症状,无酮味,尿、乳检查无大量酮体;生产瘫痪多发生于产后 l一3天,体温下降,病初多呈现抑制状态,呼出气乳及尿中无酮体,通过补钙治疗有效,而酮病通过补钙疗效不显著。
   4 治疗
     调整饲料比例,增加碳水化合物饲料。通过补充体内糖来缓解脂肪代谢,补充肾上腺皮质素,调解糖代谢。处方:25%葡萄搪250ml×6瓶,林格尔500ml× 1瓶,5%VB12ml×4支,10% VC×10m1×4支,IM氟美松5mg, lml×10支。每天一次,一般连注2—3天即可痊愈。
   5 讨论与结语
     因长期喂词高蛋白饲料,致使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机体进行脂肪代谢生成大量酮体而发生酮病。建议奶牛豆饼给量应不超过其精料给量的28%,按奶牛营养需要科学饲喂。一般高产奶牛产后4—6周即达到泌乳高峰,而奶牛采食量要在产后14周才能达到高峰。这期间高产奶牛排出大量乳糖,而食入糖元不足,机体糖代谢呈现负平衡,就大量进行脂肪代谢,产生大量酮体而致酮病。酮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3—5月份多发,主要是因奶牛运动不足适逢枯草期,优质粗饲料不足,或因给予多量含有丁酸的青贮料,加之冬季体能消耗大,糖元摄入不足,所以多发。7—8月多发,主要是因天气炎热,奶牛采食量下降而致糖元摄人不足,引起脂肪代谢产生酮病。酮病的发生与胎次有关。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也很少。总之,通过这些年的实践,笔者发现酮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们要大力推广奶牛标准化饲养,以防止酮病等奶牛疾患的发生,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TAG: 奶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