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加快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

发布: 2013-03-20 |  作者: 范学忠杜兰萍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玉米、小麦、大米)之首,同时也是“饲料之王”和工业原料。

  作为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玉米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我国玉米发展势头良好,总体上保持了产需平衡的格局,但产量年际波动较大。从未来发展看,玉米将是我国需求增长最快、也将是增产潜力最大的粮食品种。抓好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本期,我们就如何提高科技水平、挖掘玉米生产潜力、加快玉米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专访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

  ——编者

  记者:国家高度重视玉米生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去年曾专门撰文《玉米论略》,其中提到,抓好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您如何看待玉米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

  张世煌:这些年,我国农业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全体人民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玉米这种作物的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趋势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就拿2012年来说,我国玉米面积和总产量都居粮食作物的第一位,大约是5.24亿亩,5.89亿吨粮食总产量中,玉米有2.08亿吨,占了35%。现在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总产量,玉米都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而且单位面积的产量也超过了粮食作物的平均产量。

  记者:既然玉米的地位这么重要,怎样才能促进玉米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呢?

  张世煌:过去20多年,我国玉米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要进一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玉米生产的稳定性比较差,它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

  我们维持玉米稳定发展的总体思路,首先是要立足于国内的生产条件实现基本自给。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还有许多其他经济作物,在种植结构调整上是比较合理的,比较有利于增加科技的投入。第二,就是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那种低效率向高效率发展,通过这种转变来挖掘增产潜力。要逐步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这样玉米生产的潜力还可以更多地挖掘出来。第三,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实现专业化种植。再就是国家继续扶持玉米的生产。

  发展玉米生产的潜力是很大的。从技术上来说,第一,品种改良的潜力很大。我们历史上培育了很多的品种,大多是只适合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条件,而现在我们基本是机械化操作。第二,为了提高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保证玉米生产的连续稳定性,要兴修水利,解决干旱问题,增加玉米的抗灾减灾能力,并且要继续改造中低产田。第三,积极推进机械化。现在机械化耕地整地已基本普及,还有机械播种,精量点播,出苗后不用农民再去定苗、间苗,需要除草的时候喷洒除草剂,从整地到播种到植物保护全程机械化。第四,玉米收获以后加工、储存、运输过程损耗很大,大约占5%,如果能把产后的损失降低到2%,就相当于一年减少600~700万吨的损失。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政府要继续加强政策调控,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持续保障玉米稳步发展。

  记者:有这么一句话,叫“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您也曾说过,“谁控制了种子,谁就掌握了现代农业产业竞争的主动权”。但我们知道,玉米种业市场很大一部分优质资源被“洋种子”抢占了。您认为该如何面对这些汹涌而来的国际种业巨头?

  张世煌: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改革开放这个方向是对的,利大于弊。就拿玉米的洋种子来说,由于某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培育和推广了一些新的品种,实际上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同时,他们带来的一些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们种业的科技进步。实际上,洋种子的进入对我们的种子企业冲击的确很大。这两年,通过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我国种子企业已经从8700家下降到6000多家。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控制着最尖端的技术,这好像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剑,对我们的粮食安全是一种挑战。因此,我们要知难而上,去迎接挑战,搞好我们的种业。

  记者:作为一名玉米育种专家,您觉得中国种业到底怎样做才能实现突围?

  张世煌:一个是改革。改革管理体制,这个牵扯到改革科技产业体制和改革种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还有一些具体的种业法规标准修订。现在,全国人大正在立项调研修改种子法。种子法是2000年颁布的,2004年就做了一次修订,现在刚刚过去了8年多,又启动了第二次修改,这就体现了一种改革和进取的精神。同时,作为种子企业要打好产业基础。现在一些企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没有很强大的研发能力。而科研单位过剩的科研能力,没有很好地跟企业进行结合。我们认为科技体制要改革,种业内部也要改革,科研和企业有对接点,这样科研单位才能够把能量释放出来。近两年,我国在西北地区建立了很好的种子发展基地和加工中心,设备条件是一流的,可是整个管理能力还是远远跟不上。因此,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硬件设施,还要把软件发展起来,再把我们的管理水平提上去。

  记者:当前国家提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这是否意味着削弱了科研单位的地位?

  张世煌:这是一个转型的问题,就是说一个科研系统要把它成熟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去。现在科研和企业是有脱节的,那么要有一条途径,把科研转移到企业去,而且把科研能力也要转移到企业去。科研单位一直是科研发展的来源,而且也是我们国家种业发展的支撑力,今后强调育繁推一体化,强调一些大企业要建设自己的研发队伍,科研单位应该逐渐转型。如果技术不转移还是攥在国家科研单位手里,这个产业是不可能发展的。科研单位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共性技术研究,个性研究就应该转向企业。

  记者:去年玉米大丰收,但是由于含水量太高,导致玉米卖难,如何改善这一难题?

  张世煌:以前,在我国东北有一个“水玉米”的称呼,玉米品种追求高秆、大穗、晚熟和稀植,看着穗子很大,但是含水量太高。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粮商到农民那去收玉米,把这个穗子就收走了。但是现在,企业都要收购品质比较好的籽粒,因为只有含水量较低的干籽粒才能长期存放。所以,现在大家都欢迎那种早熟、灌浆快、脱水快的玉米品种,过去的“水玉米”就没有市场了。

  2012年的“水玉米”是个偶然现象。因为,在秋季玉米接近成熟收获的时候,隔几天一场雨,拖拉机无法进地,一些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籽粒含水量太高,就没有办法机械收获,再加上我们很多品种是不抗倒伏的,又要改人工收获,成本大增,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不小,农民增产不增收。由于含水量较高,导致玉米销路不畅。虽然政府通过临时收储政策,以比较高的保护价收上来了,但从长远来讲,还是要进行创新,培育新品种,继续缩短生育期。这样,一方面要使农民的生产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机械化。

  记者:您多次提到农业科技对农业增产的作用非常大,那您觉得农业科技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如何?

  张世煌:农业科技在粮食安全中应该说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现在,传统农业已养活不了这十几亿人,必须搞现代农业。比方说品种,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现在都是推广良种。玉米95%以上都是杂交种,只有边远地区的少数农民还在使用老品种。以后不仅要提高产量还要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求。同时对于一些先进的栽培技术,我们必须要改良,尤其要符合机械化技术要求。

  从技术来说,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一机两改”:“一机”是农业机械化带动技术研发,“两改”是指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改良品种是说,我们今后的品种必须适应机械化操作,这样才能解放劳动力,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产量。改良土壤,现在土壤还做不到可持续生产,必须要改良,一个是深松,一个是秸秆还田。今后培育的品种、研究的任何技术都要机械化。“一机两改”,这是我们的发展战略。

  记者:在农业生产中,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我们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是如何应对的?

  张世煌:举个例子:前年干旱严重发生,我们科技人员都在一线,而且每天在地头监测,定时给政府部门报告。因为倒伏的时候干物质还在积累,还在灌浆,我们专家连续监测20多天。到最后灌浆速度慢下来,虫害上来,这个时候,第一时间告诉政府该马上收获,这样大大减少了损失。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立6年来,对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最主要的是咨询保障作用。从农业部、各省(市、自治区)农业主管部门,到各市县的农业主管部门,还有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直到农民,我们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对农业主管部门提供咨询决策服务,也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记者:近年来,我国玉米的单产和总产都有显著提高。作为雨养旱作作物,在气候、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下,我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潜力应该还是在科技。您觉得科技发挥增产潜力的着力点在哪里?

  张世煌:总结“九连增”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粮食增产更多源于面积的扩张,单产贡献还不够,这也是我们未来着力点和发展方向。无论跟国际还是跟其他作物比,我们认为提高单产的潜力仍然很大,今后,我们会把着力点首先放在提高单产上。

  提高单产既靠科技,也靠投入,还有来自政府的引导,对农民的补贴。去年,玉米平均产量接近每亩400公斤,但与美国丰收年份每亩近700公斤相比,差距还很大。

  第二个生产经营上要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农民种地长期维持一家一户的手工作业状态,效率低,但如果集中起来通过土地流转或者建立合作社,建立家庭农场,提高规模效益,这样农民种粮才能赚钱。

  第三个就是应对干旱。通过兴修水利,在耕作栽培、品种选育上,都要注意耐旱性。深松土壤、秸秆还田,这都有助于改善耐旱性,有些地方可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最后就是收获储藏运输要减少损失。之所以要推广更好的收获机械、加工机械、仓储设施,就是因为我们储存粮食的设施还比较落后,发展更好的仓储设施有助于减少损失。

  我相信在未来的10~20年我们的玉米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通过政策扶植,农民积极性提高,以及技术发展和技术推广到位,我们玉米生产是可以立足于国内条件,满足国民经济对玉米的需求的。果能如此,我们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简介

  张世煌,男,1948年出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玉米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分析,抗病毒、抗丝黑穗病基因定位,耐旱性QTL定位和玉米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等。

  曾担任亚洲开发银行AM-BIONET项目中国负责人,CIMMYT优质蛋白玉米项目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农业部行业科技玉米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育成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蛋白玉米和普通玉米杂交种有:中单9409、中单18号、中单44号、中单601、中龙1号、中东青2号,培育自交系CA335、CA375、CA042、CA089、CA211、CA509、CA628、CA929等。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册。


看数字

  6个功能研究室

  目前,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一共设有6个功能研究室,涵盖了玉米产业技术链的主要环节,分别是:育种与种子研究室、栽培与土肥研究室、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机械化研究室、加工研究室和产业经济研究室。

  50个综合试验站

  目前,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建立了50个综合试验站,涵盖了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和生态环境,划分为东北区、西北区、黄淮海区、西南及南方区。综合试验站负责承担体系内首席和岗位专家的试验任务,研发成果在本区域的试验示范,监测和报告本区域产业发展动态,指导区域产业发展,承担本区域应急和突发性事件的技术处置,培训基层技术推广骨干。

  80个科研团队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现有80个科研团队(包括30个岗位科学家和50个综合试验站站长),每个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都有一个由3~5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总数336人。

  550个示范基地

  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从2012年起在250个示范县设立了550个长期定位的示范基地,分布在全国23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覆盖了全国主要玉米生产区。单个基地面积最小的4亩,最大的1200亩,总面积56910亩。

  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开辟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的新途径,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依靠科技增产增收,为促进粮食丰收做出新的贡献。


【体系成就】

  自成立以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针对不同主产区的技术要求,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玉米品种。以2012年为例,全国通过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的有48个,而由育种岗位专家育成的审定品种就有10个。

  在服务生产上,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广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并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推广防治病虫害技术。近年来,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在二点委夜蛾、玉米粗缩病、玉米矮化病、大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以及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联合鉴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效防治了玉米病虫害,减少了农民和国家的损失。

  与此同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积极为政府部门和农民提供咨询服务,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推动我国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2009年,体系专家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综合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意见,撰写“关于改革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制度的专家意见”,提出和论证种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多年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内各岗位专家、试验站和示范县积极举办各种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2012年,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在各地举办培训班、现场会、观摩会共1395次,培训岗位人员、技术人员、种粮大户和农民1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约18万份、宣传材料3000余份,光盘500余张。


【案例】

  1 2010年因冬季多雪和春季低

  温天气,部分地块的积雪和湿渍影响了东北北部区域春季整地,导致播种期推迟7~10天。特别是黑龙江省上年冬季连续大雪,气温明显偏低。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迅速到玉米产区开展低温多雪和土壤墒情的紧急调研,撰写《近期北方春玉米生产形势分析》、《东北地区近日雨雪低温对玉米春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利弊和制定相应对策,为农业部领导和黑龙江省政府及时掌握春播动态提供了较准确信息。

  2 在我国,旱地农田长期用小型农

  机具浅旋耕及土地被过度使用,造成耕层质量差、土壤犁底层加厚,蓄水保墒能力下降,不利于作物根系发育,虽然增加化肥投入,但作物产量提高缓慢。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4个玉米生产区的17个省(市、自治区),31个综合试验站,151个示范县的916个代表性样点,统一开展土壤耕层结构调查,然后向国家提交调研报告,建议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和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深松改土技术,挖掘被限制的产量潜力,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专家通过撰写《土壤深松报告》和《土壤耕层调查报告》提出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土壤深松作业被列入农业补贴范畴。

  2009年以来,体系一直开展以“深松改土”为核心的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深松改土技术的推行,不但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增加玉米产量,同时还改善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含水量。

  3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在黄淮海夏

  玉米区山东省南部、河南省东部和江苏省北部等地严重发生。2008年6月,山东省济宁市暴发玉米粗缩病,张世煌研究员及时调动产业技术体系内的植保、栽培、育种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科技人员赶赴现场。

  通过现场考察,专家们分析得出造成该地玉米粗缩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推行麦套玉米和蒜茬玉米,导致传毒昆虫在玉米苗期传播病毒。体系专家提出已经发病的蒜茬玉米毁种,套播玉米及时杀灭灰飞虱,并通过间苗拔除病株等一系列建议。真正控制粗缩病的发生要改变当地多年来推广的麦套玉米栽培措施,并适当推迟播种期,避开玉米苗期与灰飞虱迁飞高峰相遇。

  体系专家多次深入粗缩病严重发生区,指导试验站和示范县进行不同播期粗缩病发病情况的示范,并策划制作了玉米粗缩病发生与防治的电视片,使当地大幅度减少了玉米套播现象,玉米粗缩病得到有效控制。现在,国家玉米产业体系正在组织全国育种力量攻关,培育抗玉米粗缩病的杂交新品种,争取根本解决抗玉米粗缩病技术难题。

TAG: 玉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