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三夏”农业厅局长访谈
依靠科技促进夏粮增产
——访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

发布: 2012-07-04 |  作者: 吴晓燕 |   来源: 农民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12年,甘肃省各级农牧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小麦为主的夏粮生产稳定发展。

  “夏粮在甘肃粮食生产中,产量只占总产量的1/3,但夏粮生产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说,“小麦是百姓生活中的主食,发展夏粮生产不仅是确保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基础,更是保证全省口粮供应、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

  甘肃干旱少雨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70%的降雨集中在秋季。近年来,甘肃顺应天时,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等与自然降水和作物生长需水规律相吻合的秋粮,目前,全省夏秋粮比例为38∶62。“变单一对抗性种植为多元适应性结构,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旱作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使甘肃粮食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去年全省粮食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实现了粮食自给还略有调出,但我们调出的是马铃薯和玉米,调入的是大米和小麦,我们的粮食结构还不尽合理,因此还要持之以恒地抓夏粮生产。”武文斌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甘肃夏粮生产呈现出“一减两增”的趋势,即面积略减、单产增加、总产增加。全省夏粮播种面积1510.9万亩,比上年减少37.5万亩。根据农业和气象部门的预计,今年夏粮总产量将达320万吨,比上年增加5000吨。

  四个方面的因素促使今年夏粮增产。武文斌说,一是惠农政策强劲。今年,中央和省里安排各项补助资金累计投放已达3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粮食生产。二是春灌及时有效。三是加强作物田间管理、推动高产创建、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四是气象条件有利。

  今年甘肃夏粮生产有一个特殊的亮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得到较大范围推广。“这是甘肃省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之后又一项旱作农业重大创新技术,可使旱作区小麦亩均增产100公斤,平均亩产300公斤以上,解决了旱作区小麦生产不稳的问题。”武文斌说,这项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小麦等密植作物的抗旱、增产问题。

TAG: 甘肃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