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农产品质量安全咋落实——
让生产经营主体“干”出来

发布: 2016-08-19 |  作者: 佚名 |   来源: 农民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静海区种植业中心农业综合执法人员深入农资店检查投入品经营质量。资料图

  编者按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积极引导、无缝监管、严格执法等工作十分重要。然而,在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终实施还是要由各个生产经营主体来完成,本期关注两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看他们在激发生产主体的积极性、推动标准落实等方面,都有哪些经验。


天津市静海区全面打造放心农产品基地——

狠抓生产主体强化监管机制

  图为静海区种植业中心工作员在农产品包装车间检查农业部无公害产品标识使用情况。资料图

  “看,这黑番茄长得多好,往年早该拉秧了,用了‘地福来’新型细胞肥,现在还结不少果呢。”6月21日早上8点,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西钓台村,超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质量安全监管员张桂霜进了社员的大棚,进行西红柿上市前的检测。

  历年来,静海区委、区政府把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在巩固放心菜基地和放心肉鸡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力争用几年时间,逐步将百亩以上设施蔬菜、果品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和露地菜规模化集中产区、规模化畜禽和水产品养殖基地全面打造成放心农产品基地。

  一切为了减肥增产,优质安全

  大棚四个角上分别取了样品,张桂霜回到检测站,切片,加缓冲液,振荡……,一系列复杂的的操作下来,一长溜结果终于打印出来,“嗯,指标都合格,可以上市啦。”张桂霜给社员回了电话。前两天,她刚参加完静海区放心菜基地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不光上市前,中间我们还会进行一次抽检,检测仪器都是区里免费配发的。”

  “我们合作社基地是天津市首批放心菜基地之一,为了减肥增产、优质安全,我们可是尝试了不少法子,就说这新型肥吧,就是由蓝藻和绿藻组成的,别说蔬菜,人都能喝。”西钓台村书记、合作社负责人徐国文还真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别看他已经70岁了,有啥新鲜事物特别愿意尝试。去年秋天,他听说了一种新型肥料——藻类活性细胞肥,“见这种肥还是头一遭,我要看看有啥好的。”他选了蔬菜、果树、大田进行试验,就拿西红柿的对照试验来说,一边是壮秧,一边是差一些的秧苗,一季下来,差别很明显。用了肥的,秧苗越长越壮,果型大,味道好,保鲜期还长;没用的,个头小不说,味道也差些,徐国文拍了板:“产量、品质都提高了,还抗病虫,成本低,以后咱全村的地都用这种肥。”

  标准化生产,制度化管理

  静海区的“台头西瓜”是地理标志农产品,台头镇成立了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5家,西瓜行业协会1家,西瓜交易市场1座。提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瓜农们都知道:“守住老祖宗那一套,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膨大剂,不昧着良心赚钱。”为了保证西瓜的品质百年不衰,瓜农们在实践中优化育苗、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模式,统一规范制定了《台头西瓜种植管理标准》,凡是西瓜种植户都要参加培训,接受肥水及药剂使用监督。

  为了让消费者吃到货真价实的台头西瓜,台头镇实施“精品西瓜”项目,每个成熟的西瓜上都贴有二维码、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标签,消费者购买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获知西瓜的产地、品种、生产标准、种植户名称等内容。

  “目前,静海共建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制度化管理和信息化监管的‘放心菜基地’22个,5.6万亩。”静海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蔬菜站站长陈则明介绍,22个放心菜基地全部实行无公害产地认定,部分基地通过实施物联网管理,从产地到餐桌基本实现全程监控,生产各个环节公开透明,进一步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信度。目前,已有50个注册品牌的瓜果蔬菜产品实行“农企、农校、农超”直接对口销售。

  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

  “生宝”牌大邱庄黑猪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卖到了160元一斤,年出栏达到2000多头,产品仍然供不应求,这是源于他们限量生产的“独门秘籍”——用特色的地方品种进行全程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以订单直销模式创建知名品牌。该黑猪属于华北型地方猪,其养育历史可追溯到三四百年前,是静海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走进天津生宝集团国槐环绕的漂亮猪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黑猪在吃着苜蓿,而那边运动场里健壮的黑猪在嬉戏奔跑。集团总经理顾靖介绍说:“我们饲养的黑猪以吃苜蓿为主,精饲料为辅,没有任何添加剂。黑猪要长到14个月、200斤才能出栏,比一般的猪生长期多了半年多。我们还坚持散养和圈养结合,配套了产育仔床、水帘降温、自动饮水喂料、实验室检测、粪污无害化处理、信息化管理及智能监控等现代化生产设备,保证黑猪猪肉的质量安全。”

  “除了放心菜,我们还有放心肉,放心奶。无论是畜产品还是水产品,从苗种检疫、饲料把关到养殖管理、技术服务,每个环节都有例行检查和选择性抽检,从终端监管变为全过程监管,把风险降到最低。”静海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东世民介绍。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主要靠抓主体,静海15家龙头企业、1800家合作社、191个家庭农场、218家农资经营户、22家饲料生产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基本囊括了全区有规模的生产主体,他们的安全生产状况是项目立项、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静海区农委副主任刘玉坤介绍。

  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静海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小组,涉及农委、发改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和18个乡镇政府。建立了职责分工、协调联动、责任追究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占比权重达到5%,区、乡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还制定了《静海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逐步形成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一体化快速反应体系。“现在,农产品抽检的批次和样品一年比一年增加,培训人员和次数一年比一年增加,建立了区、乡镇、种养殖生产基地三级农产品监测体系。”刘玉坤说。 (本报记者 金慧英 崔丽)


青海省互助县种植养殖全覆盖数据图像双追溯——

营造体系框架推动标准生产

  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技术人员在省检测中心化验室培训学习。   资料图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重要的“菜篮子”,全县有设施温棚1.46万多栋,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10多家。在农产品产量大,种养殖产业同时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守住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互助县一道待解难题。去年以来,互助县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之机,正在打造一套县、乡镇、生产基地各司其职,种植养殖业全覆盖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

  编织县、乡镇、生产基地三级监管网

  在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记者巧遇正在中心学习的松多乡质检员曹仓山,他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参加了中心组织的全县乡镇质检员培训,由于一些检测步骤没有熟练掌握,他特地来到县里自己练习,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陈青华认真地为他做了讲解示范。

  这一幕,只是互助县搭建县、乡镇、生产基地三级监管体系的一个环节。据陈青华介绍,互助县目前形成了以县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为支撑;以种养殖基地监测点为抓手的三级监管体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负责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创建的全面工作,为乡镇和生产基地配备检测仪器设备并对检测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并配有自己的实验室,提供更加专业权威的检测;互助县的18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已经基本建成,每个检测室确定2名专职检测员,配备速测仪、试验台、洗涤台、冷藏柜等仪器设备;同时,县里面重点抓好17个种养殖基地,每个种养殖基地都配备检测仪器和检测员。搭建了三级农产安全监测体系。

  陈青华告诉记者,目前县检测中心已举行培训10多期,并对生产基地进行定期抽查;乡镇检测室每周对辖区的生产基地抽查一次,每月检测200~500个样品不等;生产基地则要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每个批次都要进行检测,并将数据实时回传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可追溯信息。

  构建数据、图像双层立体追溯体系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是互助县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在互助县高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赵延财向我们展示了刚刚出厂的一批苦菊的质量追溯二维码,记者扫描二维码,看到里面有“种植企业”“生产环境”“农事操作”“检测记录”“产品流向”等多个选项,记录了这批苦菊的播种、定植、施肥、浇水、收获、农残检测、产品流向等多条信息,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这是互助县搭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一个体现。陈青华介绍,县里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的原则建立了追溯体系,目前这个追溯体系覆盖了全县10个种植基地、4个养殖基地、2个定点屠宰场以及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每个点确定一名检测员,并由县里统一配备电脑、检测仪以及网络高清监控设备。其中,种植基地要对作物全程农事基础信息及发货去向进行登记录入;养殖场要对畜禽养殖全程基础信息及畜禽流向进行登记录入;屠宰点要对进入的畜禽基础信息及肉产品流向进行登记录入;生产资料销售点要对采购物品及销售的基础信息进行登记录入。这些质量追溯点的所有检测数据结果统一上传至县里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库。同时,在县里的总视频监控室,可以对17个点的检测室、生产场所等进行实时远程视频监控,摄像头可以转换角度,可以拉近聚焦监测,确保对生产、检测环节进行可视化监管,从产地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记者在互助县玉财畜牧养殖合作社、源隆屠宰有限公司,都看到检测人员、检测设备、监控设备平稳运行,记录着这些生产加工基地的生产、安全检测过程。“追溯体系目前还在建设中,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检测数据和远程监控两种追溯渠道的大致框架已经形成。”陈青华说。

  打造统一标准生产基地

  互助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另一重要做法就是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互助县农业局副局长星全鹄介绍说,互助县目前已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0多项,这些标准与现有的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基本形成了农业生产、加工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框架。

  在玉财畜牧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张永兰说:“我们目前的生猪养殖完全依照省里和县里的标准。”他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养殖场详细地生产档案,记者看到档案里详细地记载着生猪的“免疫记录”“无害化处理”等生产档案,每一个过程、环节都有详细地记录。据陈青华介绍,互助县目前建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区1个,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全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已经达到60%以上。

  同时,互助县加强了农产品质量“三品一标”认证,“全县目前通过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14个,绿色食品22个,认定面积达40万亩,认定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陈青华介绍说。

  在采访过程中,陈青华也表示,在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实际的难题,突出的问题是检测人员和经费不足,全面展开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执法与检测的有机结合不足;县检测中心实验室还没有取得资质认定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中心效能的发挥。 (本报记者 郜晋亮 董文龙 王小川)


质量安全也是“产”出来的

  如今,优质优价、安全为上,逐渐成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秉持的理念。随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的深入开展,如静海区的“放心菜基地”,标准化生产、制度化管理和信息化监管成为硬件“标配”的同时,为了优质安全而进行的诸多尝试、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套技术模式、统一规范,乃至无公害甚至更高水准的生产模式,就是保障“产”出来的质量安全的核心“软件”了。 

  生产、经营主体开始主动寻求“产”出来的安全,其背后是其发展思路的转变。随着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供应链缩短;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地位提升,拥有了更多市场机会和议价空间。当经营主体实施品牌战略谋得自身发展时,也就会更加注重其产品的安全生产。 

  从另一个角度看,经营主体之所以有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根本上还在于政府、市场营造出的诚信环境,更与监管框架、标准体系、培训服务等密不可分。青海省互助县的标准生产基地,正是在当地政府政策扶持、严密的监管网络、立体追溯体系、囊括生产加工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框架、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下方得以成长。在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下,经营主体自身的质量管理体制日臻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内部的追溯体系逐渐建立……生产经营主体内部有了质量安全管理的“小生态”,与外部营造的“大生态”互相呼应,形成产业健康发展。 (姚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