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业内曝双汇要求瘦肉率须达70%

发布: 2011-04-02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双汇认为,瘦肉精事件是上游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济源双汇的猪源是在流通环节因为把关不严流入企业。但业内认为,如果不是企业有需求,猪农并不会喂养瘦肉精。

    双汇称10天损失10亿

    将责任推给养殖业

    “双汇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十分肯定地说。

    然而,这位71岁的双汇“掌门人”并不否认,瘦肉精事件是该公司成立以来遭遇的最大危机。“双汇的品牌美誉度受到巨大伤害,我们用20多年时间铸就的放心肉品牌受到质疑,损失难以估量。”

    万隆向记者详细罗列了双汇在10余天内所遭受的惨重损失:3月15日双汇发展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3月15日起到25日,10天时间即影响销售10多亿元。也就是说,双汇销售额每天损失超1亿元。此外,万隆估算,济源双汇处理肉制品和鲜冻品直接损失预计将达3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增加瘦肉精检测费用3亿多元。

    “如果再出现一次类似瘦肉精事件的危机,双汇就死定了。”万隆毫不讳言。

    尽管该公司为济源双汇的检测手续形同虚设向公众道歉,但在多个场合,双汇集团高管却强调自己是“代人受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生猪养殖业秩序混乱和动物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宽松。

    “如果政府坚持治理,遇上瘦肉精就抓,每个月公布一次瘦肉精检测结果,企业就不会有那么高成本。”万隆说。

    双汇要求瘦肉率高

    猪农“被迫”用药?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双汇几乎将责任全部推给养殖业,就像当初三鹿将责任甩给奶农一样。如果双汇不能从瘦肉精事件中吸取教训,如何保证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在瘦肉精丑闻中,应该对双汇及检验检疫部门“各打五十大板”。3月15日双汇跌停,一次就蒸发掉103亿元,据测算,建一座1万头的猪场需要投资1200万元。如果双汇把蒸发的市值早一点拿出来建猪场,1000万头的猪场都可以建起来了,猪肉安全靠杀猪是杀不出来的,必须是养出来的。

    昨日,一家大型肉企联系人对万隆的言论表示不满。“双汇是按照猪的瘦肉率来收肉的,它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这名人士引述其在双汇惠州工厂的经历称,猪农面对了双汇瘦肉率的要求,合同约定不到70%的瘦肉率将不收肉,而一般的猪瘦肉率是30%至40%。

    其指出,肉企完全应该对瘦肉精风险加以控制,“以我们为例,猪种由我们提供,每一栏都要抽检(约10头抽检1头),并明确规定如果喂养瘦肉精就不收猪。”这名人士说,猪农是现实的,“是符合肉企收猪要求他们才会去养的。”

    双汇最近3年的年报用了很多笔墨追求高速增长。例如,双汇计划2008年年产高低温肉制品90万吨,屠宰生猪500万头,实现营业收入较2007年增长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07年,国内生猪疫情频繁发生、饲料粮价格不断上涨、生猪养殖成本逐步攀升。

TAG: 双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