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走出祁连山致富天地宽
——武威市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工程纪实

发布: 2014-06-20 |  作者: 夏树吴晓燕赵经平简承渊鲁明郭少雅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初夏的祁连山脚下,居然飘起了雪花,还夹杂着冰雹,气温陡降至2摄氏度。

  对于曾住在祁连山深处的杨金山来说,这样多变的天气他太熟悉了。山大沟深,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每逢雨雪天,道路泥泞,出个门都难上难。

  不过,杨金山如今不用再遭那份罪了。他现在住在山下古浪县黄花滩感恩新村,水电路一应俱全。温暖明亮的新房里,他跟记者说起搬出深山入平川的感受:“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致富的路子也宽了!”

  杨金山的“新家”源于甘肃省武威市实施的祁连山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工程于2011年启动,目标在3~5年内,将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深山区的7万多贫困农牧民,特别是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高深山区的4.2万贫困农牧民,全部搬迁到川区。自此,一批批农牧民陆续走出大山,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他们和他们子孙后代的命运,由此而改变。

  “我们的干部要带着对高深山区农牧民的感情,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把工作做细,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对记者说,“不仅要让农民搬得下、住得好,更要发展好设施农牧业,提高移民收入,改变他们祖祖辈辈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彻底挖掉穷根子。”

  搬出深山拔穷根——

  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的问题

  在感恩新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村民的院子里,都有一个小水窖,里面贮满了清水。

  事实上,村民们现在生活用水有统一自来水供应,基本用不着自家水窖,但是以前吃水难的记忆太深刻了,所以他们习惯性地要在院子里挖一口水窖存水,心里才踏实。

  感恩新村负责人胡万年告诉记者,以前,在许多高深山区,水贵如油,村民们的生活用水要从10多里外靠人背马驮运来,一方水的成本高达几十元。

  吃水难,这还只是山区百姓生活难题的一角。因为修建公共设施难度和成本太大,百姓的出行、就医包括子女入学教育等问题都长期得不到解决。各家各户基本都要备上些常用药品,有点大病小病自己凑合着对付一下。孩子上学则更为艰难,在古浪县铁柜山,孩子们每天上学下山要步行半小时,放学回家上山要步行1小时,还有些更偏远的地方,孩子早早就弃学了,贫困于是从一代传到下一代。

  种养业是山上百姓的主要生活来源,但是因为基础条件太差,基本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同时,由于缺少规划管理,过度放牧十分普遍。天祝县祁连乡岔山村搬迁之前,全村5200亩草场放养着上万只羊。山上草场不堪重负,水土流失严重,一刮风便漫山尘土飞扬。而这一区域属石羊河流域、黄河流域及兰州新区“引大入秦”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如果遭到严重破坏,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成为武威山区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贫穷和生活条件恶劣,不少年轻人连媳妇都娶不上。

  必须彻底拔掉这个穷根!2011年,经过广泛调研了解情况,武威将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拔除穷根工程列入党代会、人代会重要议题,制定了科学规划,拉开了“下山入川”工作的大幕。

  “高深山区自然条件严酷,扶贫之路越走越窄,投入多而收效少,同时发展生产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武威市宣传部部长曹永建告诉记者,“因此,移民成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高海拔地区农牧民群众贫困问题的最佳途径。”

  “无中生有”建新村——

  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移民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在祁连山区,可用于安置移民的土地极为稀缺宝贵。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后,武威把目光瞄准了市内一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农林场,打算将部分贫困农牧民搬迁至此。这部分农林场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当时的目的是干部参加劳动、增加收入以补干部福利。但如今这些农林场已变了味:机关单位自己不经营,基本上承包租赁给他人经营,收取租赁费。由此带来了收益去向不明、单位职工有意见、周围农民群众不满意等问题。收缴这部分农林场,用来安置移民,是个一举两得的举措。

  但这件事说来容易做来难,要触及部分人和单位的利益,阻力不小。对此,武威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再难也要干,而且要干成!剥夺一小部分人的特殊利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这些土地为贫困农牧民造福。”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武威市下发通知,制订具体方案,开始集中清理收缴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农林场土地,进行分类处置,主要用于移民安置、工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生态治理。截至2013年,该市收缴市直机关和部分个体农林场226个、12.9万亩,为移民搬迁提供了空间。

  此外,武威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和荒滩荒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成功开发了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金强川、凉州区东河乡等规模较大的移民安置点。天祝县县长王英东告诉记者,该县通过集中收回、统一规划、统一调整、统一建棚、统一补偿的“一集中四统一”方式,近三年来共流转土地7676亩,用于移民住宅建设和产业发展,搬迁安置移民4267户18266人。

  解决了“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还要考虑“钱从哪里来”。为了解决移民搬迁费用,武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整合易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生态功能区补偿、扶贫专项、社会帮扶、水电路渠基础设施等各类项目资金,向移民安置区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

  武威市扶贫办副主任王明德介绍说,3年来,武威累计投入“下山入川”工程资金13.9亿元,集中对移民点水、电、路及学校、卫生院、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建设,不仅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新村,还减轻了移民的经济压力。

  “这套房子一共8万多块钱,政府补了4万块钱,剩下的我们靠打工很快就能赚回来。”在感恩新村,村民刘桂香守着自己宽敞的新家,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充分尊重移民意愿,考虑移民长远发展

  常言道“穷家难舍”。毕竟是祖祖辈辈住过的地方,尽管大多数村民都在期盼告别大山,但依然有部分村民不愿离开故土。

  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首先必须尊重移民意愿。为此,武威各级干部组成工作小组,带领干部翻山越岭、进村入户,挨家挨户给村民算账,做思想动员工作,并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到移民点现场,跟农民实地讲房子、路怎样建,产业怎么规划,算搬迁账:“虽然搬迁农民一开始要花点钱,但三五年后,交通方便了,产业发展好了,住房条件好了,甚至连儿子找对象都要比以前容易多了。”

  同时,新村房屋建设虽实行统一规划,但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特别是新建房屋在满足搬迁村民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宅基地规划又为村民今后自建、扩建房屋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天祝县统战部部长曹文跃介绍,该县各乡镇干部职工与山区贫困户结成对子,帮助各移民点制订年度发展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与联系农户促膝长谈,结情感、定计划、谋发展。

  为了让移民“移得出、住得下、稳得住、富得起”,武威市对农林场安置的移民,5年内按政策规定继续享受原居住地草原奖励补助等优惠政策;从事设施农业建设的,享受县上出台的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并优先享受农机补贴等;户口迁转前继续享受本县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惠农政策。

  移民要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为此,武威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使移民点初步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养殖暖棚、特色林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2013年下山入川移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较搬迁前增长3倍以上。

  在黄花滩感恩新村村民崔福志的大棚内,细长的藤蔓缀满绿叶,一颗颗小西瓜掩映其间。崔福志告诉记者,新村除了给村民分配耕地林地,还配套建设了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供村民发展产业。一个大棚5.7万元,补贴3.2万元,他交了2.5万元认购了这个温室,预计一个棚一年可以收入1.6万元。

  针对高深山区农牧民文化素养相对偏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情况,为了“扶上马再送一程”,武威制订出台了移民科技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依托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3年来共开展移民培训400多场次,培训移民3万多人。

  下山入川,让高深山区农牧民彻底告别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减轻了自然环境的压力。在推动移民工作的同时,武威对迁出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保护,增强了水源涵养林区气候调解功能和下游水源的保障功能,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3年间,全市累计退出草原、林地、耕地80万亩,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据监测,2013年是大旱之年,而该市山地草甸类牧草平均高度为21厘米,盖度为10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