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推进市场化信息化大县要有大作为
——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第三期农业市场化与信息化班综述

发布: 2014-04-19 |  作者: 房宁陈策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4月9日~14日,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开展了今年第三期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本期培训以农业市场化与信息化为主题,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形式,对来自全国农牧渔主产区大县的农业局长以及农业部系统干部100余人进行了培训。学员围绕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等话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挺受启发”、“收获很多”,是农业局长们谈起此次轮训时最多的感受。农业部专家就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情况、农产品市场调控问题所作的专题报告,使他们对我国农业市场化、信息化有更系统地了解。对河南鹤壁市农业物联网应用、“任我在线”农产品电子商务案例的“解剖”,让他们对农业信息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将“教室”搬到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农业监测预警研究空间的现场教学,给了他们关于农业监测预警的直观体验。此外,来自电子商务企业、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高管授课也令人耳目一新。

  收获之外,农业局长们也带来了基层工作中的困惑和思考:农业部门在农产品市场工作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农产品田头市场该怎么建?农业信息服务怎样才能真正地进村入户?他们认为,推进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基层农业部门要做大量细致工作,各级政府应给予更大支持。

  农产品市场化、信息化工作需要加强统筹。河南省卫辉市农业局局长李文栋提出,要理顺市场工作管理体制。“在河南省,几乎每个县都设有市场发展中心负责市场的规划和管理,工商、城管等部门也有相应职能。农业部门在农产品市场工作中,感觉责任无限大,但工作无抓手。”他建议省级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能,统筹协调。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局局长孙越提出,应从国家层面加强农业数据的整合,建立公共平台,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权威性。上海市金山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冯连芳提出,国家要加快制定农业数据库标准,金山区已经建了农业信息服务数据中心,但因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担心以后与市级数据库对接困难。

  建设农产品田头批发市场,被认为是提高农户营销能力、发挥价格形成和信息服务作用的有效做法。黑龙江省富锦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马长友说,富锦是玉米生产大县,市领导一到销售季节就犯愁,想招大粮商进驻,但留不住,建议“发展田头市场,关键是要给直接到田头收购的企业以‘甜头’。”四川省什邡市农业局局长吕贤江提出,应当鼓励乡镇一级发展田头市场,由合作社、龙头企业牵头运营。李文栋认为,田头市场建设首先要解决好用地问题。“一亩地的年租金至少要七八万元,合作社没有经济实力负担,而龙头企业没有直接的利益也不会牵头建。必须承认田头市场的公益性,政府在土地、税收等方面要给予优惠。”

  农业部今年启动的信息进村入户也是学员们关注的焦点。结合基层实际,他们一致认为,要做到服务到位,前提是人、财、物到位。

  首先,要加大硬件投入。河南省新野县农业局副局长虎凯说,信息化建设要求逐级配套,但农业大县一般都是财政穷县,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农业委员会书记赵瑞华建议,每个乡镇应有触摸屏电脑,每个村里应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农业局局长胡建伟呼吁,要科学规范布局,分类指导投资重点。

  其次,要建立稳定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冯连芳说,村级信息员多是兼职,流动性很大,可以参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监管员的设置,市、区两级给予补贴,提高村级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要探索灵活多样的进村入户的方式。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局长冯奇贞介绍,他们把专家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在当地电视上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同时发挥村级农技员的上传下达的作用。河北省藁城市农业局高级经济师高吉魁认为,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民用得上的信息化产品。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农业局局长王春生提出,应建立专门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开发相应的搜索引擎,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权威性。重庆市璧山县农委主任欧文礼提出,信息化进村入户的不是进每一个村,每一个农户里,而是要进种植大户、合作社。

TAG: 农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