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他的小麦自己“找”水喝
——访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郭进考

发布: 2013-10-28 |  作者: 庞博李琭璐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的日历上,只讲农时,不讲工时;只有节气,没有节日”。转眼39年,在他的试验地里诞生的一个个被小麦育种界瞩目的奇迹,是光荣,却并不是光环。

  

郭进考在认真查看麦穗长势。 资料图片

  在小麦界,郭进考被称为“育种奇才”。近40年来,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省级以上审定小麦品种22个,其中国家级审定小麦8个。育成的小麦品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3项、省部级奖多项。尤其让人惊奇的是,他培育的小麦可以自己找水喝!

  原来,能自己找水喝的节水小麦根系比普通小麦多,扎根于地下2-2.5米的深度。在整个生长期,其他品种的小麦需要浇三到四遍水,节水小麦只需要浇一到两遍水,而且仍然能够保证亩产千斤以上。

  有一组数据值得称道:这些年他育成的节水小麦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8亿亩,增产小麦100多亿斤,可供1000万人吃5年;节约地下水资源100多亿立方米,可供1000万人喝上10年!

  “你少浇一水,就能省不少钱,浇一水就得20多元钱。”种麦人感受到的是节水小麦带来的实惠,而对于郭进考来说,平衡粮食高产与节水、高产与优质的关系,则寄托着他一个重大而深远的思考。

  饱受饥饿之苦的经历,让郭进考从小就树立了志愿:一定要让老百姓填饱肚子!

  每到麦黄时节,在河北石家庄农林科学研究院的试验田里,总会有一位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的老人,一会儿端详小麦长势,一会儿认真查看麦穗……他就是当今卓有成就的小麦育种专家——郭进考。像这样的情景,在他的人生轨迹中,已经反复上演了39个春秋。

  郭进考出生于河北省新乐市车固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童年时代经历过灾荒之年,儿时的他曾亲眼目睹了家乡的父老们忙碌了一年,一个汗珠摔八瓣,才分得几十斤小麦,除了春节时能吃几顿饺子外,平日里餐桌上很少能见到白面。

  饱受饥饿之苦的经历,也让郭进考从小就树立了志愿:一定要让老百姓填饱肚子!

  1974年,郭进考从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新成立的石家庄地区农科所,由于单位人才奇缺,他很快被任名为小麦研究课题组组长。“一无育种资源、二无试验设备、三无研究资金”是当时研究所的真实写照,这对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不小的压力。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科研工作要有‘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创业初期,没有育种材料,郭进考便和同事们到处求援,他三下山东、四赴河南、五上黄土高原,先后拜访了庄巧生、李振声等40多位专家,请教了100多位同行,搜集了500多份育种材料;没有试验资源,他说服农民,借用他们的土地搞试验,用竹竿子搭上遮水棚做小麦抗旱性测试;没有科研人员,他便和农民一起伙着干,站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没有小麦脱粒设备,他便用人工脱粒,将落下的一捧捧麦粒严格分类保存。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所长史占良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北没有自己的小麦“当家”品种,基本上是引进山东的品种,所以那时常说‘泰山压顶’。”为了脱掉这个帽子,在接下来的10年间,郭进考把从牙缝里节省下的钱用来购买了大量的书籍,拼命学习,“啃”完了《育种学》、《遗传学》、《统计学》等十几部专著和有关大学的教材,做了10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郭进考培育小麦新品种提供了必要条件。

  “泰山号”倒了,“津丰号”也趴下了,但他们团队新培育的“冀麦26”仍在风雨中昂首挺立

  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从小在河北农村长大的郭进考,有着切身的体会。民以食为天,他说:“国以粮为安。粮食安全,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前提。”郭进考从事小麦育种以来选育的第一个品种“冀麦26”,便是以保证高产为基础的小麦品种。

  “‘冀麦26’的根很有特点,小麦‘成年’以后,少量的根扎到地表以下2米深并不算稀奇,但‘冀麦26’根量比别的品种要多出20%-30%。”郭进考告诉记者,“因为根量多、根系发达,所以不仅扎得牢扎得深,而且与一般小麦相比更容易自己找到地下‘小水库’”。

  “冀麦26”是经受了大量实践检验的!郭进考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1988年6月的一天,狂风裹挟着暴雨从天而降,农民纷纷躲避着突如其来的暴雨,而他和同事们却迎着狂风冲进“冀麦26”试验田里,对比每一个小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泰山号”倒了,“津丰号”也趴下了,但他们团队新培育的“冀麦26”仍在风雨中昂首挺立。

  “冀麦26”的育成,缓解了北方地区一年两熟制光热资源不足、夏秋粮争时的矛盾,促进了夏秋粮均衡增产,小麦大面积亩产一下子从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高产地块突破了亩产千斤的大关,审定当年推广面积就达到700多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达6000多万亩。

  继“冀麦26”号之后,郭进考针对农民迫切需要小麦亩稳产千斤要求,又育成“冀麦38号”小麦新品种,实现亩产由400公斤到500公斤的跨越,创造了亩产631.34公斤河北省小麦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小麦用水量惊人,但反过来,如果3000万亩小麦能够少浇一次水,便能节约15亿立方米的水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为贫水的国家之一,有60%的耕地位于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作为农业育种专家,郭进考的思考与水资源匮乏紧密地联系着。

  “以河北为例,每年地下水位以1米的速度下降,我们现在浅层水基本都挖掘完了,现在正在用深层水。深层水大约是在1亿年前形成的,且不可再生。我们不能把过去老祖宗的水吃了,再吃子孙后代的水,那不行。”当人们在讨论生活节水、工业节水的时候,郭进考却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确立了我国北方节水的重点在农业,农业节水重点是小麦生物节水的研究方向。

  “河北省3500万亩小麦,按3000万亩算,1亩地一次灌水50立方米就是15亿立方米,按南水北调每立方米4元钱算,投入就要五六亿元啊。”郭进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麦用水量惊人,但反过来,如果小麦能够少浇一次水,便能节约15亿立方米的水,但小麦节水绝不能以降低产量为代价。”

  在接下来的23年间,郭进考用我国特有的太谷核不育材料与我国北方麦区抗寒品种、黄淮南部高产品种、黄淮北部丰产耐旱的优良品种轮回聚合,终于育成了节水、高产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石4185”。这一品种,不仅在国家区试中创造了单产716.7公斤的高产纪录,而且在6省区推广面积达到5483.3万亩,增产小麦21.2亿公斤,推动了北方地区小麦水分利用率达到了1∶1.8。

  自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郭进考培育的节水小麦品种已经几度更新,从“石4185”到“石家庄8号”再到“石麦15”、“石优17”、“石麦18”,传统上1立方水生产1公斤小麦的说法,已经被郭进考的节水小麦多次改写。如今,郭进考培育成功的高产节水小麦新品种“石家庄8号”和“石麦15”达到一级节水抗旱品种,生产示范实现了“一水过千斤”的目标,并创一水亩产646.7公斤节水高产纪录,水分利用率达到1∶2.4!

  “我的日历上,只讲农时,不讲工时;只有节气,没有节日”

  39年,14000多个日夜,从一名农家走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一个科研机构的领导,郭进考带领他的团队,把一个居无定所、简陋不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农科所,建成了现在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百强农科院,但郭进考依然是那个能随时挽上袖子、卷起裤腿下地的不知疲惫的小麦育种专家。在农林科学院办公楼二层打扫卫生的一位老人说,只要看到地上泥土多了,那一定是郭院长从地里回来了。

  在马兰试验基地,和郭进考朝夕相处的农民告诉记者,麦收时节,农民抢收忙,郭进考和同事们更忙,甚至要“连轴转”。成百上千个材料都要编好号挂在麦株上单打、单收,为了保证种子的纯度,他甚至钻进收割机仓里,用嘴一个、一个地把麦粒吹出来。中午,农民歇晌了,郭进考的团队却顶着骄阳钻进麦田里;夜间,农民乏了一觉睡到天亮,而他们却在脱粒、数数、称重、记录……与郭进考打了20多年交道的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田东良感触颇深:“无论我多早到院里,经常能看到郭院长在单位旁边的地里忙活着。”

  郭进考常说:“我的日历上,只讲农时,不讲工时;只有节气,没有节日。”转眼39年,在他的试验地里诞生的一个个被小麦育种届瞩目的奇迹,是光荣,却并不是光环。郭进考总是把荣誉和赞美留在背后,把目光投向远方,为他挚爱的小麦思考着未来。

  “育种工作,应始终围绕农业生产服务,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加快育种速度,培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谈到未来的主攻方向,郭进考表示,提高小麦单产是小麦育种的永恒主题,同时把高产与优质专用结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小麦育种的研究方向。针对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现状,更需要在小麦育种和小麦栽培技术上,进一步主攻节水和高产的结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郭进考特别喜欢提到一句话,“让每一滴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或许我们应该特别关注“更”字,因为位于我国广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耕地,亟需既高产又节水的小麦品种,我们期待郭进考培育的小麦品种创造出更多高产节水奇迹。

TAG: 河北 小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