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绘好“三张蓝图”促进“三业并举”
——湖南省省长杜家毫解析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发布: 2013-10-17 |  作者: 吴砾星张振中杨娟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2013年,经济总量跨过2万亿元的湖南,迈入新的发展时期。湖南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为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正在奋力书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早年即与农业结缘,曾长期担任县区委书记。从黄浦江畔到白山黑水,再到三湘大地,无论工作之地如何变化,杜家毫始终对“三农”工作、对县域经济发展充满激情。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发展好了,对老百姓的影响最大、最直接。”杜家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实“四化两型”、“三量齐升”的总要求,着力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实际、体现人民意愿、在中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之路。

  没有县域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县域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省的繁荣稳定。湖南努力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记者: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现在,许多地方都在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抓手助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那么湖南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势在哪里?

  杜家毫:我们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区域发展的政策,我省四大区域发展都已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特别是国家对县级的转移支付不断增加。省委、省政府出台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启动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工程,县域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产业特色越来越明显,全省上下心齐、气顺、劲足,盼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很浓、积极性很高。

  湖南将紧紧抓住县域经济发展这个关键,突出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立足解决好群众“三最”问题,努力把机遇利用好、把优势发挥好、把有限财力使用好、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坚定不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三湘父老如期进入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湖南突出“五个坚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湖南占4席,其中长沙县连续5年居中部第一,愈发显现出在中部超强的竞争力。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留意到了这样一组数字:在2012年全国县域百强经济竞争力排名中,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醴陵市全部进位,在中部地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3县(市)排前三位,其中长沙县连续5年居第一。从这些数据来看,湖南在县域经济方面取得了怎样的发展?靠什么实现了这些超越?

  杜家毫:数据只反映了一个方面,虽然我省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的路上依然充满挑战,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因此要更加注重县域经济的提质增效,更加坚持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些好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五个坚持”:

  坚持加快发展,努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2012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14754亿元,约为2004年的4倍,年均增长13%;县域财政收入达1015.7亿元,约为2004年的5倍,年均增长23.2%。

  坚持夯实基础,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农村电网三期改造工程全面推进,解决18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涌现出一大批“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坚持培育特色,努力打造县域优势品牌。全省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面积达5000多万亩,农产品加工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96件。

  坚持城乡统筹,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财政涉农投入不断增长,去年达447.7亿元,是2004年的6倍。近五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08%,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出两个百分点。

  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培育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去年,县域实际到位内、外资分别增长17.9%、18.3%,占全省的67.9%、57.1%。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地区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仍然不小,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分析差距原因,坚定不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记者:湖南提出在中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县(市、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作为省长,您如何看待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

  杜家毫:我到湖南工作有半年时间了,经过调研,发现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水平还不高,市场主体还不强,体制机制还不活。分析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各地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实力的整体增强需要一个过程。全省新一轮扶贫开发确定的48个县,以约占全省53.1%的国土面积和33.4%的人口,仅实现全省16.8%的经济总量。二是县域发展仍处于打基础阶段,整体效应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政策、体制、服务等软环境的改善,还是交通、能源、园区等硬环境的配套,都需要进一步努力。三是县域的资金、技术、人才较为缺乏,生产要素的集聚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融资渠道不多,信贷资金向大城市集聚趋势明显。去年,县域存贷比仅为46.8%,农村的金融服务平台不完善。四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我省县域企业大多以资源初级加工为主,资源精深加工度和附加值都不高,转型发展的任务较重。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绘好“三张蓝图”,促进“三业并举”,引导“三个集中”,加强“三区建设”,努力促进县域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三量齐升”。

  记者:在湖南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些煤炭大县原来靠“一煤独大”,现在却几乎“掏空了身子”;而像洞庭湖区域的汨罗市主动调结构、促转型,结果是原来“捡拉圾”,现在是“捡黄金”。湖南如何主动调结构、促转型,抓住机遇,创新发展?

  杜家毫:你提的问题让我们感触良多。汨罗我也去看过,本来是以“收破烂”为名,家家户户都有捡破烂的习惯,县里的同志告诉我,以前烧电线取出里面的铜丝,烧得乌烟瘴气。现在同样是收集破烂,但观念完全变了,是朝着资源节约、资源再利用,而且朝着组织化、科技化、规模化、产业链这个方向发展的。他们把日本最先进的资源再利用的生产线引进来了,破旧的轿车一个抓斗下去就粉碎了,然后电路管电路、发动机管发动机,最后通过分解,收集出很多宝贵的资源。看了让人很受启发,有时候劣势和优势是可以转化的。

  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固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关键在于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克服困难、发挥优势,探索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从总体上讲,湖南县域经济发展,要绘好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和中心镇发展蓝图,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民向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切实加强县城城区、工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同步提升县域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具体来说,要做到五个方面:

  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从特色中提升规模和效益。首先,做好农业这篇文章,在保证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其次,扬长避短发展工业。不仅要“走出去、引进来”,进行腾笼换鸟,更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朝着凤凰涅槃的目标前进。第三,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等服务业。特别是要依托秀美山水、厚重人文和独特民俗的优势,制定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

  加强载体建设,推进集约化发展。科学规划园区发展,宜大则大、宜精则精、宜专则专,严格把关引进好项目,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根据山区、湖区、丘陵区的不同特点和种植养殖业的不同需要,探索合作化、机械化的施行办法、发展规模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有序发展中心镇、中心村及农村社区,为广大群众营造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把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妥善解决人口市民化、城镇用地和城镇建设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加大政策和资金帮扶力度,对2.2万个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实行“一村一策”,充分发挥群众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提质升级。

  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落脚点,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努力扩大农民就业,切实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抓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做好社保、救济等民生“托底”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要精兵简政,尽量减少县级财政供养人员,加快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减少各类园区管理层级。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把好引进项目的环保关,“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若毁绿水青山,宁弃金山银山”;把好产业政策关,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财税贡献率。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农村。面对挑战,湖南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加强领导,在全省上下形成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

  记者:当前,湖南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到“县域经济要上去,党员干部须下去”?如何抓住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杜家毫:发展县域经济要发挥省、市、县各级的积极性,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省上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

  优化发展环境。在继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抓紧清理各项收费,认真落实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执行十条禁止性规定,坚决杜绝索拿卡要和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等行为,杜绝效率低、落实难、不守信,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强化县域经济考核。按照省委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见要求,完善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均量、运行质量,以及生态、环保、创新、就业、资源等相关指标的考核力度。

  进一步转变作风。更加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动深入乡村、企业,真心实意为基层排忧解难。把中央和省里扶持县域经济的政策资金整合在一起,带动更多生产要素向县域倾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选准选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注重吸纳“种养大户”、“经济能人”,以及有技能、有经验的返乡农民工进入党组织。加大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力度,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基层组织保障体系。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实力。

TAG: 湖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