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养猪新星成功启示录——讲述养猪户自己的故事

发布: 2012-08-06 |  作者: 刘欢 杜宇 |   来源: haosiliao.net

上一篇 下一篇

“黄马”伏骥 志在猪业

——记和平县养猪协会会长黄炳贵

半百入行,养猪防老

当了大半辈子司机的黄炳贵在2004年瞅着一路高升的猪价再也抵不住亲友的劝说和创业的冲动,终于决定在他58岁这一年进入了养猪行业。黄炳贵当时的想法就是用半辈子挣来的辛苦钱投资一个买卖,为自己和老伴儿的将来赚一些养老费。他开始养猪时的猪价是:毛猪8元每市斤,仔猪400元每头。

黄炳贵做好了“自繁自养,兼卖仔猪”的决定后便开始向乡邻打听养猪的门道,他原来计划先养4头母猪试试行情,如果感觉不错就再多养一些。但是老黄从别的养猪户那里得知,养母猪的同时还应配着一道养种公猪,而且一头良种公猪的价格还很高。不论养一头还是多头母猪,都应自家养有种公猪,每头公猪配着养30头母猪比较科学也挺合算。

于是在2004年的春天,老黄的30头母猪和1头二元公猪就养起来了。老黄虽然年过半百,但是从小就有勤学肯干的好习惯,由于他的努力加之行情也不错,他在当年八月份就赚了4万多元。初尝甜头的黄炳贵在2005年又多养了40头母猪和一头种公猪。但是,那年的猪价跌到毛猪3元多每市斤,仔猪200元每头。就这一次行情的下跌让老黄损失了30余万元的血汗钱。黄炳贵当时的感受就是“下注太高的自己——拿到了一手烂牌”!

启示录一:在猪价行情好的时候不少从未接触过养猪业的人都会片面地认为养猪业是个聚宝盆。他们会对自己说,猪肉在中国的市场广,不用担心没有市场,更不用担心陷入“真高价放种,假回收产品”的骗局。猪价这么高,养猪的人都赚钱了,我要尽快开始养猪!

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不少人都会犯“选择性失明”的毛病,并不能看到利润后面隐藏的风险。养猪所面临的两大风险就是“行情”与“疫病”。面对起伏的行情可以采取与通常所见的“追高压低”相反的思维方法,在行情好时不要一味扩大生产,以免抱着大笔的投资迎面撞上不好的行情。在行情差时也不要一时就慌了神,不应为了迅速减少眼前的损失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宰杀母猪,可以淘汰生产性能差的个体,同时引进优良品种,为迎接下一个好行情提前作准备。

倔强的黄炳贵带着他的猪场熬过了2005年的“烂市”,猪价在2006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走高。但是与好行情同时到来的还有让养猪户恨之入骨的“高热病”。老黄家的猪出现了不吃食、大便发红等症状,先是一两头猪发病,后来几十头猪都病成一片。“病在猪身,痛在农心”!老黄也日渐消瘦、茶饭不思,四处探寻治病良方。在和别的养猪户谈论猪病时,老黄看到了一张其他人带来的某企业技术版内刊,上面刊登有广州环球生物药品公司推荐的“高热病”防治方案和相关专家的手机号码。他立即拨通了专家热线,与他通话的专家当天就带着一位研究猪病的博士一同来到了黄炳贵的猪场。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老黄激动地描述到:“来我们猪场的姚学文老师在检查完病情后就拉着我的手说——你们家的猪得的是蓝耳病。但是不要怕,按我给你的处方用药、保健,今年冬天你还会赚!”

接下来他又兴奋地说:“当时得病的那批猪里面只有小猪感染发病,母猪没有出现症状。用了姚老师的方案后所有母猪都保下来了。2007年的冬天在我家猪场产出的小猪一头都没有损失,那一批猪我就赚了25万!”

启示录二:大树底下好乘凉,养猪户要避开投资养猪的疫病风险除了勤学苦干之外还应和熟悉当地疫情、产品过硬、服务到位的兽药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特别是要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动物保健工作,否则等到疫病真正在自家猪场暴发时再临时抱佛脚就会蒙受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

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杨汉春教授讲的那样——养猪户要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观念,坚持“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是基础,疫苗与药物预防是手段,诊断与监测是保障”的理念。

协会的兴旺与困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行情不佳的时候人们更需要用集体的力量来共同抵御“寒冬”。在当地养猪业处于“内外交困”的2004年12月热心公益的黄炳贵领头将和平县养猪协会成立起来了!黄炳贵为养猪协会烧的开门三把火就是——“稳定当地猪价、保护猪农利益、共同抵御风险”。

由于和平县当地的养猪户多采取精细化的养猪方式,不用使用潲水和不卫生的下脚料喂猪,在猪舍环境和防疫保健等方面的花费也比较多。所以他们的养猪成本比临近的其他地方相对高一些。因为当地人口多,在猪价好的时候他们产出的猪还不够本地人消费,长期供不应求。但是当猪价走低时,外地的低成本猪就会涌入和平县趁机杀价。一些猪贩子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推波助澜,贩运更多的低价的病猪、死猪到和平县来低价倾销。这样一来,无异于给当地的养猪户雪上加霜!

和平县养猪协会的第一仗就冲着这些不法商贩打响了!养猪协会的会员先是摸清了贩病、死猪到和平县主要的不法猪贩的活动规律,然后联合职能部门在他们进行不法勾当时抓了个正着。

然后养猪协会又联合各个养猪户,一方面从生猪批发商和屠宰场打开销路,一方面向和平县政府打报告寻求支持。养猪协会给政府的报告说明了当地养猪户急需保护的原因,以及这样做对发展和平县畜牧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好处。请求当地政府要求生猪批发商和屠宰场在同质同价的情况下优先收购本地猪农的生猪。由于是集众人之力,加之合情合理,养猪协会的报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平县的猪价比周边地区高出了0.1至0.4元每斤,在“优质优价”的保障下当地的居民吃到的猪肉也更加健康、更加环保!

在黄炳贵的带领下,和平县养猪协会以积极有力的行动赢得了广大养猪户的认可和赞誉!养猪协会成立一月后就有100个以上的养猪场入会,成立半年来会员数就接近200,现在的会员总数已超过两百!其中还有不少是位列当地前茅的大规模养猪场。

当笔者问道:“一些养殖规模不大的猪农通过加入贵协会可以找到更好的销路,但是一些大的规模化饲养场都有相对稳定的销路,为什么他们也要加入协会呢?”

TAG: 养猪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