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依靠养鸭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发布: 2012-08-22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个年近半百的妇女,靠养鸭发家致富,并供两个孩子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村民为她编了顺口溜:穷困压不怕,养鸭发了家,培出“状元”秀,众人把她夸。这位令村民刮目相看的中年妇女就是边念村养鸭能手、共产党员黄杏彩。

  黄杏彩居住在上思县凤亭水库水淹区西南面偏僻的边念村百边屯,是第四村民小组的村民,因受耕地减少、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山村经济长期发展滞后,村里曾被列为自治区贫困村。她因丈夫身患疾病,丧失了半个劳动力,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加上日常劳动量大,其本人也得了胃病。治病、上学、衣、食、住、行以及生产资料等一大摞的开销压得她简直抬不起头,家庭生活深深地陷入了困境,被列入边念村的扶贫对象之一。但是要强的她不甘守贫穷,硬是顶住种种思想压力和克服重重艰难困苦,在一边耕作有限耕地的同时,一边探索发展家庭经济,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艰辛地拼搏。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她瞅准凤亭水库宽阔的水面和丰富的小鱼、小虾资源,尝试开发养鸭业,主要饲养“香鸭”(即土鸭),从开始每茬饲养几十羽逐步扩大到二百来羽,而且采用“梯队式”的轮换饲养办法,保持肉鸭上市销售不断层,收入月月长、利润年年增,越养越得手。尝到养鸭脱贫致富甜头的她,一养就是10多年,从未间断。

  黄杏彩养鸭十分讲究科学,她在提高鸭子养殖成活率的同时,千方百计降低饲养成本。幼鸭期,即买回小鸭的头1个月,饲喂颗粒精料和到水库里打捞小鱼、小虾喂养。30天后,饲喂自己用米糠、麦麸、玉米和稻谷等粮食精心配制的饲料,每天早晚各喂一餐,白天赶到河里、水库里或收割后的稻田里放养。由于饲养科学,鸭子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生长较快,每茬只需70天就可出栏,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肉质上乘,颇受市场青睐,能卖出14~16元每公斤的好价钱,扣除饲养成本外,每只赚得15元左右,仅养鸭一项年创纯收入2万多元,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的温饱问题和保证了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开支。

  黄杏彩养鸭致富之举,极大地影响和带动了边念村养鸭业的发展,目前全村发展养鸭示范户达25户,去年上市肉鸭2。5万多羽,实现总收入80多万元,许多村民依靠养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相关内容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蛋鸡饲养 | 肉鸡饲养 | 养鸡专家答疑

TAG: 致富 致富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