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一“技”傍身 创业劲头足

发布: 2016-09-23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讲述人:全椒县民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宏祥

  整理人:本报通讯员 熊许玮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真没想到,人家专家教授、工程师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啥的,如今我也能评上农技师的职称。

  这话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初说起。当时高中毕业后,我回乡承包了15亩鱼塘发展渔业生产。养鱼也是个技术活。一开始对鱼饲料怎么配比,防疫如何实施,鱼塘怎样管理等一无所知。我就买来书籍自学,遇到难题就请教县水产局的专家,渐渐有了起色。尝到了甜头,我牵头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很快又遇到了技术上的“拦路虎”,鳜鱼产量和经济效益上不去。正当我愁眉不展之时,县农委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经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技术,还拓宽了思路。县里把合作社定为创新鳜鱼养殖方式试点基地,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克服了技术难关,“克氏螯虾—鳜鱼”连作养殖模式获得了成功。乡亲们看我养鱼赚了钱,纷纷上门取经,我也毫不保留地传授他们养殖技术。现在,合作社已经从最开始的37户发展到了158户,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县市450户从事鳜鱼养殖。

  社员越来越多,还得感谢县里开展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定。 2012年,县科协的同志动员我申报农民技术职称。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递交了材料,特别是把引进鲮鱼作为饵料的创新技术总结了一番。没想到,还真拿到了水产农技师的资格证书。凭着这本证书,大家觉得我学到的是真本事,都信任我,纷纷开始在池塘养殖鳜鱼。县科协的同志还说,现在县里对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建立了档案,每年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和扶持,在申报涉农财政项目时还能享受优惠政策,我们大伙都乐得合不拢嘴。

  一系列的好政策,既帮我解决了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又让我在特色养殖上的信心更足了。如今,我们合作社示范带动周边精养鳜鱼、鱼虾连作面积6000多亩,去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700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今年,我还要再扩大规模,多花点心思在养殖技术上,发挥好“职称农民”的带头作用,争取评上个高级农技师职称,带领更多农户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