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养猪业与互联网融合面临七大瓶颈

发布: 2015-12-01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当最传统的农牧行业遇上互联网,如何撞出“火花”?在物联网、大数据这些概念的冲击下,养业能否迅速融入,并接纳这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现实中的中国养猪业仍面临着七大瓶颈。

1.网络化的困难:

养猪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猪场选址的一般在远离村庄或人群的聚集地,导致接入通讯网络较为困难,宽带的接入成本较高。现在规模猪场多数为专线接入,在支付高昂成本的同时,通讯网络的稳定性也较难保持。

随着养猪行业逐渐走入资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投入到养猪行业当中,但是由于大量散养户的存在,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养猪行业的从业人员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虽然养猪行业现阶段被认为是一个黄金行业,但是脏累苦差的工作环境,也让想投入到养猪行业的年青人望而却步,多数年轻人宁愿选择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在猪场进行工作,所以现阶段猪场一线生产员工多以30岁以上人员为主。由于受到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制约,互联网的相关应用在顺畅使用方面存在部分困难,影响到相关互联网产品的有效使用。

猪场生产人员在工作时间多集中在现场一线,不可能会时刻坐在电脑前面,工作的属性导致养猪人无法顺畅的使用电脑或者笔记本,无法保持随时随地在线,进而限制了部分互联网产品的使用。

现阶段养猪网站信息庞杂,养猪人无法快速得到自己相关地区的新闻和行情。打开网站,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大屏的广告,养猪人只有在广告中艰难的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讯,浏览下来,看广告的时间比看真正内容的时间还要多,严重影响了资讯获取的及时性。种种网络环境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猪行业触网的难度。

2.信息化的困难:

我国养猪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养猪不是体力活,猪市变化多端,养猪行业政策也变化很快,信息已经成为养猪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部分规模猪场和养猪人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养殖和管理水平:有些规模猪场采用了管理软件,告别了手工报表,随时随地可以掌握猪场的生产动态;有些养猪人开始借助互联网工具来进行获取资讯和学习技术,通过对行业的把握和自己知识结构的升级,形成对养猪的新认识,提升养猪的效率。信息化确实给养猪带来了较多的好处,但是由于本身行业应用水平的限制和诸多现实因素,养猪行业的信息化还处于一个行业培养阶段。由于养猪行业本身的行业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猪场信息化基础薄弱,所以对信息的获取、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均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让农民享受信息化红利,就要发挥农村经纪人的重要作用。通常农村经纪人都是村里带头人,承上启下连接政府和村民,要召集经纪人,改变他们传统销售模式的固有思维,抱团使用互联网技术,从而带动其他村民。

3.品牌化的困难:

互联网连接,根本在于“信任”二字。养猪行业的一些品牌文化、价值传递和交易行为,比如网络宣传、新媒体推广、网上销售、团购、体验沙龙等,诚信和信任是做好互联网品牌融合的基础。以广东为例,兽药经销商十之八九都有微信公众号,推送当地猪价、疫情、技术等,但是目前来看质量并不高,缺乏生产原创内容的能力,同质化严重,推广以单向灌输为主,没有跟用户形成良性互动和互信。

4.市场化的困难:

互联网+O2O、F2C的模式一定要给消费者一个绿色购物的空间,互联网+养猪要深入挖掘消费者真正的需求,需要有用户思维、做好客户体验服务,需要优秀而愿意深入一线的技术服务型人才,需要创新的土壤和平台。比如新希望致力于成为平台技术提供商,为产业链运营商提供一个商机发现平台,撮合交易,获取数据——打造“农业领域的开放式安卓系统”;大北农通过猪管网、农信商城(猪交所)、农富宝、农富贷等一系列产品应用构成一个闭环生态系统,类似于“农业领域的苹果系统”。两大模式都被行业瞩目,但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还是取决于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跟得上养殖者的需求,否则的话,酷炫的农业“互联网+”也只会变成烧钱机器。

5.资本化的困难:

这是讲的资本化除了资金和人力资本的支持,也包括产业链资源整合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新三板上市、资本运作等各个层面。很多养猪企业对人力资本系统是不太重视的,薪水比较低、流动性比较大、激励机制不强。现代农牧业必须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就要高效地重视你的员工价值、股东利益和社会贡献,与产业链上有分享共同价值的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体系,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联盟、发展、分享、互联互通。在互联网时代,要整合资本、资源和资讯,快速地推动养猪产业发展体系。针对用户终端的服务,包括基因、动保、营养、金融、工程、管理、咨询、生产、信息等等,谁把服务做得最彻底、最系统、最深入,谁能够和终端养殖户产生更好的联动,分享产业链上的利益,才有资本笑到最后。

6.物流的困难:

物流是农牧电商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基于饲料、原料等大宗货物物流,还是猪精液、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冷链运输,时效性问题、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制约电商物流的瓶颈和关键,这个需要物流行业的进一步融入,也需要生物性制品本身耐热保护剂和包装运输材料的优化。

7.意识流的困难:

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接受了网上购买生活用品,我们已经接受了网上视频聊天交友,我们已经接受了在网络上查看新闻资讯,了解天下大事等,对于养猪行业来讲,从业者缺乏互联网思维和分享精神,应该在养猪产业的各个生态链条形成一种产融结合、消融结合、金融结合、投融融合的氛围,养成一种互联网意识。

TA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