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温氏股份们苦熬猪周期,净利大跌底部盘桓

发布: 2019-01-25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面对养业下行行情周期以及持续的环保重压,中国养猪业经历了非常严峻的考验。

而在我国“南猪北养”和“北猪南运”的行业格局下,尤其是受禁止异地跨省调运政策的影响,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南涨北跌”两极分化,进而直接影响到南北地区农牧企业的发展态势,也给不少上市公司的业绩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日,温氏股份(26.840, 0.02, 0.07%)(300498.SZ)、牧原股份(31.750, 0.13, 0.41%)(002714.SZ)等农牧企业陆续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受上半年行业周期性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包括温氏股份在内多家农牧企业的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各种压力叠加之下,自救,成为了农牧企业在2018年的关键词。或是转投国资,或是牵手民资,在为资金链松绑的同时,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归属亦随之发生变更。

在猪周期提前启动成为大概率事件的背景下,农牧企业下一步何为?各种应对策略和规划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挑战和资本逻辑?

业绩滑铁卢

作为中国最大的养猪公司,温氏股份近来备受市场关注。自1月7日发布业绩预告以来,温氏股份已经连续接待了四批券商和机构投资者的调研,相继发布了4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根据温氏股份2018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50亿–4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79%–41.49%。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温氏股份表示,受上半年行业周期性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商品肉猪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4.42%,商品肉猪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温氏股份采访,被告知“公司领导最近很忙,无法回复采访,一切以公告为主”。

温氏股份的生猪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温氏股份在最近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2018年商品肉猪完全成本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自2018年8月份以来,公司精力集中在防疫工作上,生产成绩略有下降,如料肉比升高等;公司防疫费用有所增加,一级消毒站的建设、消毒药物的采购及消毒站人员工资等投入;饲料成本小幅上升的影响。

温氏股份的遭遇并非孤例。同为养猪龙头的牧原股份也难逃业绩下滑的命运。

1月7日,牧原股份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此前预计2018年度公司的净利润为7亿–10亿元,修正后,公司预计净利润5亿–5.50亿元,同比下降76.75%–78.86%,养殖业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9.63%。

对于业绩修正的原因,牧原股份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2018年8月份以来,活猪(包括商品猪、种猪、仔猪)跨省调运受到较大影响,产区与销区之间的差价异常地扩大。牧原股份的养猪产能分布,主要以长江以北的粮食主产区为主,也是生猪主产区。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2018年10–12月公司的生猪销售平均价格低于原先预计的水平,导致2018年度净利润低于公司先前预计的区间下限。

“增加的成本主要用于人员、物料、运输车辆的清洗消毒。”牧原股份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养殖环节对土地和粮食要素依赖性高,所以在粮食主产区布局的大方向不会变。

与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相比,雏鹰农牧(1.700, 0.00, 0.00%)(002477.SZ)业绩下滑更为严重。

早在2018年10月25日,雏鹰农牧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0亿至-15.00亿元,同比变动-3861.99%至-3419.41%,养殖业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23.20%。

上述三家农牧企业在业绩上的下滑,只是农牧行业的一个缩影。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大北农(3.290, 0.02, 0.61%)(002385.SZ)、天邦股份(7.980,0.10, 1.27%)(002124.SZ)、正邦科技(6.040, 0.06, 1.00%)(002157.SZ)、唐人神(5.970, 0.02, 0.34%)(002567.SZ)等农牧企业发布的业绩预告发现,上述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下滑幅度在0–80.98%区间,而业绩下滑原因皆与生猪销售价格下降等原因有关。

南北分化升级

在天风证券(7.330, 0.01, 0.14%)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刘哲铭看来,在当前阶段,对农牧企业的影响更多是由于禁止跨省调运生猪而引发。

综观中国生猪市场格局,生猪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长江以南多为生猪输入地,也就是“南猪北养”和“北猪南运”。据农业部门统计,国内单周生猪跨省调运量在200万头以上,全年生猪跨省调运在1.2亿头左右,占总产能的20%左右。

然而,随着2018年8月以来生猪调运政策的改变,国内生猪价格亦受之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化,并对南北农牧企业带来两种不同的影响。

一方面,北方猪肉出现滞销,价格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南方生猪短缺,价格上涨。根据搜猪网数据显示,1月20日,山西省的生猪均价格最低为8.2元/公斤,四川省的生猪价最高价为19.2元/公斤,两者相差一倍之多。

刘哲铭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受生猪调运限制,导致国内产销区猪价价差扩大,使得不同地区的企业受影响程度不同;其次,为防控风险,提前出栏使得养殖成本上升;最后,种猪、仔猪调运的限制,影响了上市公司产能投放进程,使其2019年产能增长放缓。

从上市公司产能布局来看,申万宏源(4.330, -0.01, -0.23%)在研报中表示,温氏股份约50%产能布局在“两广”(广东、广西)区域,牧原股份约60%的产能布局在河南省;天邦股份的产能主要布局在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东北和河南几乎没有布局;正邦科技的产能主要布局在江西、湖北、广东、山东。从产、销区价格分化的角度来看,温氏股份的地域布局较为合理,其次是天邦股份。

新希望(7.770, 0.01, 0.13%)(000876.SZ)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生猪产业布局上一直坚持“在环保、原料成本适宜的前提下,尽可能多靠近主要消费区”,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成本更低,而贴近原料产地,远离消费区,所以公司目前在这方面也没有改变的想法。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下半年以来,有多家农牧企业针对调运政策事宜对外作出回应,其中天邦股份表示,公司在安徽、江苏、山东和湖北等产区的调运均受到影响。

牧原股份则对时代周报记者确认,目前的调运政策不影响明年的出栏情况。

而伴随逐步的升级和规范,禁止跨省调运生猪将成为长期措施。

2018年10月6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就表示,要切实保障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正常运转,并加速猪肉供应链由“调猪”向“调肉”转变。

2019年1月16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受活猪跨省禁运政策影响,区域间供需出现不平衡现象,产区跌、销区涨;随着各地改“调猪”为“调肉”,流通渠道逐渐通畅,产销区猪价分化趋缓。

对于从“调猪”到“调肉”的改变,新希望方面表示,调运新规强调了运肉方式,对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公司需要高度重视和研究的。

市场机构卓创资讯分析师李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考虑饲料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因素,这种南北分化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目前,生猪调运政策较2018年已经有所放松,因此,预计南北猪价的价差将较目前水平有所收窄。”刘哲铭表示,而此前大踏步发展的“南猪北养”趋势亦略有放缓。

频频牵手国资

由于生猪调运受限,农牧企业短期普遍压栏卖猪难,进一步加剧了现金流紧张,融资难和股权质押比例高问题尤为突出。2018年下半年以来,大北农、唐人神等多家农牧上市公司频频选择与国资“联姻”,意图自救。

2018年11月2日,天邦股份发布公告称,浙江省属国企农发集团向天邦股份全体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1.15亿股,占天邦股份总数的10%,要约价格为6元/股。

一个月之后,2018年12月2日,大北农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邵根伙已就股份转让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或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

2018年12月9日,唐人神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唐人神集团与湖南资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湖南资管将斥资3.11亿元成为唐人神第四大股东,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除了与国资联姻,部分农牧上市公司则在向深圳国资申请纾困资金未果之后,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民资,以增加生存几率。

2018年12月10日,金新农(6.780, -0.03, -0.44%)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舟山大成欣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正在筹划将其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合计 9400 万股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4.70%)转让给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湾区联控”)或其指定方。交易完成后,湾区联控或其指定方将成为金新农的控股股东。金新农还因控制权转让事宜于今年1月16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

“生猪养殖是重资产行业,企业若要实现快速扩张,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支持。2018年猪价的低迷以及宏观环境的收紧,使得很多企业都对外寻求融资支持。”刘哲铭表示,跟国资联姻,是寻求资金支持的出路之一。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农牧业原本就属于基础脆弱的行业,资金压力大,在目前情况下,唯有国资有能力有实力可以在纾困上市公司、扶持民营企业的背景下介入救援。他指出,2018年的业绩缺陷会在2019年集中爆发,而2019年问题也还会继续。

1月17日,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从控股股东正邦集团临时性借款不超过20亿元,用于短期内、临时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归还银行贷款需求。

在刘哲铭看来,由于前两年的产能快速扩张,2019年,农牧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仍将持续。但目前,各家企业都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并且扩张速度有所放缓,因此,预计2019年的资金情况虽紧,但将略好于2018年。

猪周期拐点前夕

在业内看来,随着行业产能加速出清,猪周期拐点提前到来成为大概率事件。

刘哲铭认为,2019年一季度,猪价仍有较大概率继续下行。但是,从猪价的绝对水平、龙头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看,当前猪价已经是处于周期底部位置。2019年猪价有迎来长周期反转的可能,具体还需要持续跟踪2019年的产能去化进程。

李霞也认为,国内生猪去产能进一步加快,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生猪价格的探底速度。据卓创监测数据及实地调研得出,在现有政策无较大改变的前提下,猪周期或在2019年4–5月迎来反转。

猪周期拐点来临前夕,身处其中的农牧企业们已经纷纷开始摩拳擦掌,提前布局以期过关。

新希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的行情变化是分散的,不是全局的,同时受影响总量还小。今后到底会对全国生猪市场行情带来怎样的变化,也要看是否会扩散到全局,以及受影响总量会增加到何种程度。“从近20年生猪价格运行历史看,2019年猪价走势也必将会逐步走高。”

根据计划,新希望2021年目标出栏为1500万–1800万头生猪。未来将在优势区域布局聚落化养猪;采用合作育肥与自养育肥并重的养殖模式;发展成为内部饲料、养殖、屠宰一体的种养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公司。

温氏股份则进一步加深转型。2018年底,温氏股份成立“温氏食品”品牌,正式从生产型企业向食品和服务端型企业转型升级。

温氏股份表示,未来将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养禽业继续转型升级,加快下游屠宰及深加工业务的拓展;养猪业加强肉猪生产与屠宰环节的产业链对接;推进相关养殖业务发展,协同发展配套业务。加强动保业技术创新,加快拓宽农牧设备的外部市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提升水禽、乳业等盈利能力。

很多农牧企业也选择加大在产能方面的投入。

早在2018年12月,牧原股份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0亿元,其中35亿元用于扩大生猪养殖规模,15亿元用于补充运营资金。扩张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475万头出栏生猪。

唐人神在引入湖南资管之后也动作频频。2019年1月14日,唐人神对外发布可转债预案。方案显示,公司将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为8.7亿元,其中将投入生猪养殖项目的资金高达5.7亿元。

“由于国内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进程仍远未完成,因此,目前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上市公司在目前的现实压力下继续扩产,是公司长期成长壮大的必然,也是必须的选择。”刘哲铭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扩产也对企业的疫病防控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未来发展前景还得取决于各家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执行力水平。

 

TAG: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相关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