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阿里苏宁花100亿 在造“深水炸弹”还是“护身软甲”?

发布: 2016-06-03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阿里与苏宁联盟10个月之后,再一次对外合体发声要有一系列动作。双方宣称将共同投入100亿元,花三年时间催化出一批年销售额超500亿的“超大品牌”。

  考虑到18天后,就是京东每年的6·18大促,外界本能地理解为,阿里此举要给竞争对手添点堵。

  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2015年10月17日,腾讯与京东同样联合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京腾计划”合作,马化腾与刘强东亲自站台,更有余承东等大咖助阵。那也是一个面向品牌商打造的“社交加电商”助力计划。京东当时选择的时间点同样意味深长,不足一月之后就是阿里每年的“双十一”。

  也就是说,阿里与京东分别在对方每年最重视的大促之前,把各自的盟友拉出来展示了下雄壮的肌肉。这次为阿里、苏宁站台的还有杨元庆、李东生、方洪波等。

  所以,这次战略合作,会为阿里电商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或变化吗?

  据苏宁云商COO侯恩龙说,此次阿里与苏宁拿出的100亿元主要将用于品牌供应链的重构,这是整个品牌扶持计划的核心。而能对供应链重构产生关键影响的,是用户大数据。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品牌在天猫可以完成自营、积累粉丝以及运营的闭环动作,阿里和苏宁会在背后提供基础服务。

  自去年双方宣布战略投资合作以来,阿里与苏宁已经做了部分打通融合。苏宁易购、红孩子入驻天猫,苏宁云商控股的日本免税店集团Laox入驻天猫国际。

  在物流方面,苏宁的1600多家线下门店和55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已与阿里的线上体系和菜鸟物流实现对接,苏宁帮客服务能力全面向天猫开放。苏宁物流拥有的455万平方米仓储面积,正逐步成为菜鸟的合作伙伴和补充力量,并开始服务淘宝、天猫消费者和品牌商家。

  但是显然这些还不够。阿里集团CEO张勇想要的是,线上线下融合后的生态体系开放在品牌商,双方7亿会员数据完成双向融合,物流全面打通,阿里与苏宁成为他们背后的“水、电、煤”。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苏宁在线下物流的积累是最深的。他们已经建成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达到452万平方米,形成了包含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0个区域物流中心、300个城市分拨中心,以及5000个社区配送站的物流网络体系。

  线下物流仓储是阿里正在补课的地方,却是老对手京东的立身之本。京东一贯对“品商”的追求,也成为阿里联合苏宁后,频繁打出的牌面。品牌商成为被两个电商巨头争相拉拢的对象。

  品牌是乐见于此的。因为对他们而言,不希望自己长期依附于任何一个渠道,而失去自主定价或选择权,甚至失去自己的用户。游离于两个平台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成为大多数品牌的选择。虽然京东一贯以自营见长,但是并不排斥品牌在开放平台经营自己的用户和粉丝。

  可以预见,阿里与苏宁对品牌扶持计划推出后,两个代表不同模式的电商会陷入新一轮的对决。而这么多年来,他们的缠斗也并未停止。

  就在前几天,因为阿里钉钉投放的广告中含沙射影地抨击微信,惹得马云亲自跑出来致歉,马云的原话是,“盯盯(钉钉)那个广告实在太LOW了,像jd做的广告,我已经正式向马化腾和腾讯公司道歉!看来市场预算太多才会造成这样的事”。

  你看,连道歉信的火药味都如此浓烈,且攻击力满格。

  当然,京东也不是枚软柿子。早在2013年,他们就曾推出一系列海报广告,其中以”马踏飞燕”的典故讽刺阿里巴巴送货速度奇慢。

  事实上,京东与阿里近几年的发展路径并没有最初时那么南辕北辙。2016年Q1,京东线上自营与第三方平台交易总额分别为762亿元与531亿元,接近旗鼓相当的比例。从收入角度来看,自营业务的净收入同比增长45%,来自于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同比增长91%,京东将此的增长动力解释为,快速扩张的京东商城第三方开放平台业务,广告服务以及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务。

  阿里商业战略的最后一块拼图则是物流,菜鸟被视作继电商平台、蚂蚁金服之后的阿里巴巴第三个增长极。财新网报道,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3月,接入菜鸟体系共有128个仓,接入落地配公司超过20家。菜鸟在七个城市实现当日达,90个城市实现次日达。截至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在中国超过14000个农村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提供购物及配送服务。

  一向强调自建物流、提高零售效率的京东数据是,截至2016年3月31日,京东在全国运营209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430万平方米,京东运营的配送站和自提点达到5987个。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京东新的增长点是自营业务之外的开放平台业务,阿里则把第三个增长极寄希望于物流,他们各自在弥补的短板正是对方的核心优势所在。但是,他们总是强调,自己选择的模式路径才代表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