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加息如箭在弦 市场利率飙升逼宫

发布: 2011-07-04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再落空的加息预期,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周持续强化。

“CPI高涨的情况下,央行必须做点什么。目前调整存款准备金的负面效果太大,加息应该是较好的选择。”6月29日,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张汉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汉亚的看法在业内较普遍,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6月份通胀再创新高,旨在调控通胀预期的加息势在必行,数据公布前后将成为加息的敏感时间点。

加息的逻辑似乎很简单,持续走高的物价在过去一个月并没有回调的苗头,曾经带领物价创造出上一轮通胀高潮的猪肉又开始发力,CPI破六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领导层反复强调控通胀为首要目标之时,加息控通胀似乎水到渠成。敏感关口,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上,一年期央票利率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25个百分点,央行数量型工具已经在目前的市场上没有多大的空间可用,要抑制通胀,除了加息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工具了。

加息敏感时间点

市场普遍预计六七月将是今年CPI的高点。不过李慧勇表示,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也是建立在央行能够加息的基础上的。如果不加息的话,下半年猪肉和蔬菜价格还将上涨,CPI还将创今年新高。

李慧勇预计6月份CPI将攀上6.5%的高位,涨幅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和非食品价格都创新高,分别为14.6%和3.1%。

这个判断的来源是,从商务部监测数据看,肉类、水产品、鸡蛋的环比涨幅最为明显,分别环比上月上涨10.8%、4.3%和3.2%,蔬菜价格环比上月下降-11.2%。猪价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二季度CPI上涨5.7%,涨幅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分析认为,全年CPI呈现倒U型走势,高点在六七月份,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猪肉因素推动,三季度涨幅和全年CPI超预期的可能显著增加。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目前市场上之所以都认为六七月是今年物价的高点,主要是这轮物价上涨的翘尾因素正在逐渐衰弱。6月份翘尾因素影响是3.5%,9月份可能下滑到2%,平均每月下降0.4%,所以有这样的预期。不过从目前来看,物价基本环比都是上涨的,所以加息压力非常大。

范为的判断则是,如果6月份CPI是6.12%,这个数据公布之后可能就要加息。如果是目前有些机构预测的6.5%的话,那么估计在公布之前就加了。

市场利率已“加息”

尽管官定的存贷款利率目前相对于物价还是负利率状态,但是各种市场利率早就已经飞涨。

6月2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20亿元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3.4982%,较上一期再涨9.63基点。这是继上周上行之后,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再次上升,调整后利率高于一年期定存利率24.82基点,这被业内专家解读为“绝对的加息信号”。加息的时点应该就在近10天内。

类似的情形曾经出现过。央行在3月15日上调一年期央票利率20.2基点至3.1992%,高出当时一年期定存利率19.92基点。时隔两周,央行在4月6日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3.25%。

作为目前金融市场上的基准利率的央票利率最能反映市场上资金的松紧程度。央票利率的高涨说明大银行机构的资金已经非常紧张,央行运用央票等手段在银行间市场调整流动性的空间已经不多,唯一的选择只有利率。而央票利率的上涨也恰恰反映了大行机构对于央行加息的预期,所以央票利率的上涨被市场人士看做央行加息的绝对信号。

另外,由于存款利率相对于物价的低企,人们存款意愿不高,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吃紧,商业银行只有通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吸引资金。这其实是变相的高息揽储。一些银行甚至开出了1000万现金两天16万的高价,操作方法是6月30日可以存1000万现金到银行,7月2日便可以取走。

还有一个反映市场预期的是,近期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提高。临近年中,银行间资金短缺正愈演愈烈。6月23日,14天拆借利率再度暴涨191个基点,和7天拆借利率一起双双突破9%,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在目前利率尚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市场利率和官定利率出现较大的利差,其实也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平衡,这也是央行加息的一个理由。

货币政策被绑架

“加息非常有必要”不仅仅是一些专家现在说,张汉亚告诉记者他早就说应该加息。

即便身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李稻葵(微博)都没有猜对央行的动作。6月14日他发布支持加息言论后,央行却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6月29日,张汉亚再次表示,“李稻葵是在一个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李稻葵表示,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直居高不下,某种程度上是受流入资金推动,央行有必要通过加息来抑制长期持久性的通胀。”

另一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6月份举办的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上谈到下一步货币政策时说:“要理顺利率价格,特别是在市场上各种利率已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应尽快使存款利率转负为正。这有利于改善各种资金的配置,有利于稳定物价预期,有利于进一步抑制投机炒房。”

加息呼声如此之高,为何央行迟迟不动。本报记者在一次有关部门内部讨论会上听到的声音是,其实加不加息,不仅仅要看央行的想法。

由于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内外有别、政府与企业有别、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有别等现象,在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上,不得不考虑到名下有大量贷款的地方政府、央企和国有企业。

一位地方政府部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央企、大型国企等此前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获得大量资金,实际上这一轮以提高存款准备金为主的政策调控对他们影响不是很大。这一类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并不突出,而在新增贷款中,这部分企业也可以优先获得。

但是,加息的效果则大有不同。名下有大量贷款的企业势必增加资金成本,其投资积极性也会大受影响。则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幅度更大、经济增速放缓。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则明确指出,如果央行加息,一些有着巨额公开和隐性负债的地方政府和国有部门首先就受不了。

上述地方政府部门人士坦言:“如果加息,数据可能一个月比一个月难看。”这一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实际上被这些部门绑架。

另外,近期宏观经济数据的下滑,也引起高层担心加息将可能使得经济进一步减弱。7月1日公布的数据则显示,6月份PMI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该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当前经济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态势仍在延续。这已经是这个数字连续3个月下滑,这引起市场人士对于滞胀的担忧,也是央行在加息问题上举棋不定的重要原因。

不过,李慧勇将经济数据的下滑看做政府调控的结果,只有加息才能进一步影响人们对物价的预期。韦森则表示,只有借贷成本增加了,存款利率不再为负了,才能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