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大学生猪倌王栋:演绎精彩人生

发布: 2011-10-14 |  作者: 康大夫 |   来源: 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核心提示:人民网济宁10月13日电 大学毕业不上班,回家养猪当农民。10月12日,记者在泗水县金庄镇三角湾村王栋的养猪场采访时,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了自己13年前所做的决定。

  人民网济宁10月13日电 大学毕业不上班,回家养猪当农民。10月12日,记者在泗水县金庄镇三角湾村王栋的养猪场采访时,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了自己13年前所做的决定。经过13年的发展,如今他经营的“金庄镇三角湾良种猪繁育场”已经占地12亩,年纯收入达40万元。良好的经营业绩帮助他成为山东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济宁市农村优秀实用人才、济宁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酸:“我要养猪”

  王栋出生在泗水县金庄镇三角湾村,祖辈都是农民。1997年7月,他大学专科毕业,分配到当地一家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工作。在当时生活条件不太富裕的情况下,谁家要是能考出一个大学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意味着可以改变农民的身份。

  然而王栋并没有安于现状。“自己挣的工资也就是能养家,发家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不趁年轻,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呢?”王栋萌发了在农村创业的念头。

  “村里当时有一座废弃的养殖场,和村支书商量后,我就决定承包下来养猪。”1998年3月,他坚定了回家养猪的信心,毅然回家,开始了“猪倌”生涯。

  “放着好好的班不上,偏偏回家养猪……”王栋告诉记者,他对13年前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当初他下定决心养猪,让亲朋好友和村里的男女老少无不对他议论纷纷。

  回来后,周围是一片反对声。但巨大的压力没有压垮王栋的信念。

  原来废弃的养殖场已经无法再用,他得重新改造,修建猪舍。为筹建养猪场,他说服父母,东拼西凑,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钱。在三角湾村南首六亩的土地上,王栋建起了一排八间猪舍的养猪场。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分白天黑夜,建猪舍、打井、扯电线……样样都干。

  他觉得村民们小农经济的饲养方式,不仅风险大而且很难带来规模效应。随后,他远赴江苏省东海县购进120头仔猪。“比在本地买节省1万多块钱……”王栋告诉记者,当时1万多块钱就能建成一排猪舍。

  王栋梦寐以求的事业起步了。

  辣:学机械出身

  王栋上大学学得是机械专业,这与养猪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这难不倒义无反顾走上养猪之路的王栋。他一边到处参观学习,向行家里手取经;一方面订阅专业报刊,购买养猪书籍,边养猪边学习。白天加工、调配饲料,给猪喂食,清理猪舍;到了晚上,就仔细研究买来的养猪专业书籍。

  “养猪以后遇到的困难是以前无法预料的。比如有的猪突然不吃食了,有的猪明明前一天好好的,第二天突然就死了……我就试着给猪打针,一般来说(猪)有病是发热……但是自己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只能慢慢摸索。”王栋轻描淡写地谈起13年前遇到的困难,他早已不是当初碰到难题就茫然的毛头小伙子了。

  有时候几头母猪下了崽,王栋白天黑夜地伺候,一整天都不能睡觉。“伺候它们就像伺候孩子,我必须细心照管它们,让它们吃得好,住得舒服。”王栋从一个养猪门外汉变成地道的“猪倌”。

[NextPage]

 

  咸:牛刀小试

  “第一年就出栏300多头仔猪,一下子挣了四五万块钱……”对于初出茅庐的王栋来说,这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从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他更坚定了养猪的信心。于是他用第一笔挣到的钱,扩建了猪舍,并购进了猪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掌握了养猪技术,从一窍不通的“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先生”,附近的猪倌们遇到疑难杂症,都喜欢来找他切磋切磋,小试牛刀的他赢得了众多养殖户的赞赏。

  苦:波折不断

  可是养猪也充满风险。1999年4月,王栋从外地购进200头仔猪,由于防疫不及时,技术不到位,有32头仔猪夭折。看着一头头死去的仔猪,王栋伤心地哭了。

  掩埋这些仔猪之后,王栋开始寻找病因,他请教畜牧技术人员,与同行们探讨。原来是天气异常、猪舍不够清洁导致仔猪发病。他立即对症下药:冲洗猪舍,保持清洁,并为仔猪打防疫针。好不容易度过了这一关,此后仔猪生病虽然是家常便饭,死亡率一直控制在5%至7%,而王栋的养猪场倒也红红火火。

  到2002年,王栋的养猪场猪舍发展到四排,单批存栏量达到400头,年出栏1200头,年纯收入12万元。此后,养殖场规模一再扩大,高峰时年出栏生猪2000头左右,纯收入达20万元上下。

  2006年8月,王栋从新泰市石莱镇购进200头“新莱特”仔猪。正当他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时,生猪无名高热综合症不期而至,在短短4周时间内,110多头仔猪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万元。“2006年,总共赔了30多万。几百头生猪,百分之七八十都死了。过年的时候,吃包子都感觉不到香……”然而王栋说,这并没有动摇他养猪的信心。

  痛定思痛,王栋分析了仔猪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从市场上购买的仔猪在运输途中产生应激反应,造成仔猪“水土不服”,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仔猪生病。

  因此,王栋又开始了新的尝试,他抛弃过去的养猪外延扩张之路,走“自繁自育-同源引种-隔离防疫-全进全出”的养猪内涵发展之路。

  甜:养猪立业

  2007年春节刚过,他远赴北京,投资21万多元从北京原种猪场购进两头“长白”公猪、50头“约克”母猪。母猪每年繁育两次,每头每次产仔约10头。王栋在自家猪场内自繁自育仔猪,就近转圈育肥,减少了运输环节,降低了感染疾病的几率,有利于疾病防控。

  对于王栋来说,2007年是幸福的一年。这一年,每出栏一头肥猪净赚800元左右。

  2008年,王栋的养猪场又搭上了“国家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之车,上级扶持15万元资金,新建标准猪舍,建成沼气池、沉淀池和消毒池等。

  有了政策扶持,王栋的事业做得更加得心应手。2009年11月,他又联合金庄镇几个养殖大户成立了泗水县同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了该镇96名社员。王栋说,合作社对养殖户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引进优良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这解决了养猪户的大难题,同时也降低了风险,并且收购生猪的价格还高于市场价0.2-0.4元。

  “目前每头生猪赢利约1000块钱,今年预计总共出栏约2000头生猪……”王栋谈起今年的收入,脸上洋溢着喜悦。

  13年的时间,让一个从农村走出去又回到农村的大学生成就了一番让不少大学生惊讶的成绩:年纯收入40多万;取得山东省青年星火带头人等一项项荣誉;他先后带领附近几个村庄的养猪户走上了致富路;他不仅改变了几个村庄的旧面貌,还提高了长久以来居住在这里的群众的思想觉悟。他就是泗水大学生猪倌——王栋。

TAG: 猪倌 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