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带毛的”猪鸭鹅扛起老山头乡40%GDP

发布: 2014-07-11 |  作者:  |   来源: 大庆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提起大同老山头乡,曾有人这样开玩笑:“房前屋后鸡鹅,草原遍地猪牛羊,简直是动物的王国。”

 

  是玩笑,也是这个乡畜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先来看记者在乡政府找到的一组数据:微生态生猪、肉鸭标准化等养殖场区4个,全年发展“两牛”11000头、肉鸡120万只、生猪7.5万头,放养大鹅20.6万只,实现牧业增加值1.04亿元,占全乡GDP的40%。

 

  “数据只能代表过去,今年如何?”记者问乡党委组织委员王海臣。

 

  “只增不减。”回答简洁有力、信心十足。

 

  “瞧瞧去?”记者盯着他问。“鸡鸭鹅猪牛羊,想看啥?你说。”王海臣站起身来。

 

  六畜兴旺猪为首,记者决定先去“探”猪。

 

  车往金开元生态养猪场的路上,王海臣做了介绍,老山头乡养猪有三种情况。一是企业规模养,如金开元生态养猪场,目前已累计出栏10000头、现存栏5000头。还有阳成养猪专业合作社,多家农民“绑”在一起养猪,组团发猪财。

 

  二是大户重点养,如光荣村的4个“猪老板”,多的四五百头,少的二三百头,家家销路不愁。

 

  三是散户零星养,只一个永红村就有100多户村民靠“二师兄”出菜。

 

  车行10分钟,来到临靠西干线的“金开元”。

 

  “在外面可以通过监控看里面,进里面得消毒……”一见面,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先讲了“参观要求”。

 

  来都来了,哪有不看之理。进入微生态养殖小区,干净整洁无臭味。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微生态养猪法,发酵床可将猪粪便分解。这正是“圈干槽净,牲口没病”。

 

  来到开放式养殖小区,一排排白猪拱上跳台,“啪啪啪”往游泳池里蹦,如下饺子一般。还有一群挤在专门的运动跑道上,“嗖嗖嗖”往前蹽,堪称“猪旋风”。同行的乡党委副书记孔凡华一句:“猪都成‘运动员’了,人吃了这肉得啥样!”引得众人哄然大笑。

 

  离开“猪舍”,直奔“鸭棚”库里泡。这个泡子岸边坐落着老山头乡的4个村——永吉、永富、永红、光荣,每到春季,蛋鸭嘎嘎叫,村民哈哈笑。为啥?此时,库里泡咸鸭蛋那是相当火,走过的、路过的,都不会错过;吃过的、尝过的,都会重新来过。就连乡干部都得托人、拉关系才能买得到。

 

  用物美价廉形容库里泡咸鸭蛋最为恰当。鸭子吃的是泡子里的水虫,应了那句“吃饭倍儿香,身体倍儿棒”,可算得上物美。而且好吃不贵,一块七一个,算得上价廉。

 

  站在岸边,人们耳中响彻的是万鸭齐鸣的震撼,眼前呈现的是成群连片、覆盖水面的“鸭子云”。

 

  两个月,1万多只蛋鸭,六七十万枚咸鸭蛋,给当地百姓“嘎嘎”回100多万元。

 

  再次想起村民的那句话:“老山头养蛋鸭,效益嘎嘎地。”

 

  人都说:“养鸡养鹅,零钱最活。”老山头人不仅养鸭挣的不是小钱,养鹅的收入也是不菲。

 

  光荣村生产屯孵化鹅雏很有名,每年4月初到6月末,这个村就进入了“孵化季”,几乎家家搞孵化。三个月,10万多只鹅雏从这里“飞”走。

 

  生产屯的宋亚芳、邹继国是村里的两个孵化大户,每家1万多只。“这只能算小打小闹,还不太成规模。要是能成立合作社,再买几台孵化机器,你看那是啥成色……”邹继国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鸡窝、鸭棚、猪舍、牛栏……转一圈,记者见识了老山头乡畜牧业发展现状。一句话总结:带毛的,让老山头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乡。

 

  记者 王洪军

 

  记者手记

 

  “前任种树,后任乘凉。”这是采访中乡长郑立国说的话,他这样解释:“发展畜牧业,是老山头的传统,也是优势所在。2000年时,乡里就提出‘小规模,大群体,千家万户齐发展’的思路。这些年,虽然乡领导几次调换,但发展养殖的思路一直没变,做到了一脉相承。区乡扶持力度的增大、老百姓养殖热情的高涨,大户多了,场子来了,老山头畜牧业定会一路高歌猛进。”

 

  养殖强不强,看看猪牛羊。说到今后的打算,郑立国说,既要抓住猪牛这些大家伙,扶持大户、引进企业、建设牧场,同时也不会放掉鸡鸭鹅这些小家禽,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购买机器设备、学习养殖技术,走规模化发展之路。

 

  如今,这个乡有超过一半的村民与养殖扯上了关系,并从中尝到了甜头。从政府到百姓,“上下一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甜滋味儿会越来越浓。

TA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