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椒江:拉长生态养猪循环产业链势在必行

发布: 2012-04-18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日前,记者随军芳养殖育种场社员,来到位于衢州市江山大桥镇陈家村马车岙的开盛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大桥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以下简称江山开盛)。在这里,养殖户真正见识了什么是现代生猪养殖。

  砸两个亿开办浙西最大养猪场

  江山开盛由天蓬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占地面积1500多亩,总投资2亿多元,项目由2010年2月开始建设,历经2年多时间,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陆续投入生产。而创建于1993年的天蓬集团,专业从事生猪养殖、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等行业已近20年。

  整个园区由种猪繁殖区、污水处理区、休闲观光区、办公生活区、生猪养殖文化展览区等五个区块组成。种猪繁殖区块分为三个场区,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一区为1000头母猪的核心种猪区,二区为5000头母猪的二元扩繁区,三区为日均存栏55000头生猪的育肥区。污水处理区块位于种猪繁殖区的下游,占地3300平方米,采用新型三段式畜禽粪污水处理工艺,以及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沼气工艺。休闲观光区块位于办公生活区与种猪繁殖区之间,包括果蔬种植和水产养殖,果蔬种植面积约为66.33万平方米,水产养殖面积包括两个天然大水库,库容量约35万立方米。办公生活区块则位于园区的入口处,面积约1.33万平方米,集员工办公、商务会议、旅游住宿等于一体。生猪养殖文化展览区开设天蓬生猪养猪文化长廊,主要介绍猪的种类、猪的传奇故事,以及展示传统养猪、现代养猪及未来养猪知识。

  打造生态养猪产业链

  在常人眼里,一般养猪场都是蚊蝇乱飞,气味难闻。然而在江山开盛的生态猪养殖场内,偌大的猪舍居然没有任何异味。

  首先,看“住”的方面,采用的是人居式猪舍。全封闭猪舍安装地暖、水帘、自动控温设施,冬暖夏凉,让猪一年四季在舒适环境中生长,猪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生产成绩明显改善:每头母猪年平均可达2.4胎以上,提供活大猪25头以上,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赢。其次,看“吃”的方面,采用自动喂水、喂料系统技术。生态猪全部采用原粮饲料和糖青饲料投喂,排泄物完全被发酵床里土着菌分解,猪场内无污染,零排放,不易发生传染病,避免频繁防疫产生药物残留。再次,看“行”的方面,全漏缝水泡粪养猪工艺。与传统养猪相比,减少人工三分之二,节省用水近五分之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同时迫使猪不停运动,猪的大量脂肪就在运动中燃烧掉了,猪肉变得紧实。第四,看“用”的方面,变废为宝。率先引进液态有机肥生产技术,猪排泄物利用率进一步得到提高,新型污水处理沼气工程产气量大,发电功率高,废物的转化效益增大。在此基础上,通过沼气工程处理以后的沼液,再经生物、化学处理,重复回收用来冲洗猪舍,达到真正循环利用,零排放。至于沼渣,则用来种植有机水果、蔬菜,加上清水鱼养殖,开盛将开辟“自助式”农家乐园,打造休闲观光型精品农业。

  延长生态养猪产业链势在必行

  “我区目前还没有像江山开盛这样上档次的养猪场。”军芳养殖育种场场主详细观看江山开盛生态养猪新模式后,非常感慨。她说,集设施养殖、饲料加工、设施种植和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精品农业循环发展产业链,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养殖模式,从而大大延长了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展现出现代生猪养殖前景,也是今后养猪业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前几年我区已投资900万元兴建一个占地89亩的生猪养殖小区,把原先分布在主城区各村庄内的生猪散养户搬迁到该小区。同时,积极引导规模养殖户,进行猪舍改扩建,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几千年的传统养猪模式已经告别历史舞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型。

  但是,我区真正集养殖、产沼、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的养殖场,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如何打造像江山开盛这样生态养猪产业链已势在必行。

TAG: 势在必行 产业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