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三个兄妹三条路 路路都挣钱

发布: 2012-03-14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3月7日,南部县四龙乡老君观村何平、何建、何小君三兄妹卖出一批肥猪后,商量如何依靠生猪养殖配套养鱼、养黑山羊与肉鸡。村支书张兴树逢人就夸:“三兄妹你追我赶,同奔致富路,值得学习。”

  三兄妹建起养殖场

  “规模发展养殖产业,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三兄妹中的大哥何平说,2010年5月,南部县黑龙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辐射到老君观村,村里环境大变样,并建起速生林产业带、果套药产业环线,兄妹三人看到家乡的变化,决定回家发展养殖业。

  曾计划在重庆发展养殖产业的二哥何建说,在外租赁土地每亩要900元,最多只能租赁5年,而养殖产业前期投资成本回收至少要3年。而在家乡发展,土地承包费用每亩最高也就300元。同时县、乡鼓励村民回家创业,这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减小了经营风险。

  就这样,兄妹三人租赁土地60余亩,投入300多万元,建起“以生猪养殖为主,其他养殖配套发展”的养殖场。

  产业发展各出奇招

  “虽然是兄妹,但在养殖上遵循求同存异发展模式。”何平说,兄妹三人除了生猪养殖外,养殖的种类都各不相同。

  有过多年养鱼经验的何平选择了配套养鱼,在家建起养鱼场,去年出鱼10多吨,利润接近10万元。何建选中黑山羊养殖,去年养殖黑山羊200多头,带来收入20多万元。小妹何小君在肉鸡产业中寻觅到了商机:“肉鸡养殖成本低,养殖周期短,而效益却很高。”何小君说,运回小鸡均价每只在6元左右,待到养成后,市场均价却达到每只70多元,而且养殖周期却只在两个月左右。一年能养5批,现在已能达到每批养殖5000只的规模。

  “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共同发展的局面,才能有效避免市场潜在风险,同时也能为村民致富提供更多路径。”当记者问及为何不选取单一产业发展时,三兄妹异口同声道出其中玄机。

  何平说,他们的生猪养殖基地圈舍已达198个,今年年底将建成圈舍320个,并形成年产生猪万头的规模。现在三兄妹为村民提供小猪、技术、回收大猪一条龙服务,小猪送上门,出栏后就地销售,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