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回到农村去养猪!

发布: 2012-02-21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宁波象山县泗州头镇一座面朝大海的小山上,成片的树林中藏着六幢红砖砌成的平房。若不是朱海行、朱海航这对双胞胎兄弟带路,很难把眼前的碧海、青山、红墙,与印象中的养猪场联系起来。

  沿着进山的小道,还没走到猪场门口,听到声响的猪立即叫唤成一片。哥哥朱海航说,平时猪场的大门总是紧闭的,为了防止感染,很少有外人靠近猪场,所以,“有点动静,猪舍里就会特吵闹。”

  一进猪场,兄弟俩就各自忙开:一个巡查产房,一个配制饲料;一个冲洗猪圈,一个清理食槽……

  “别看现在轻轻松松、轻车熟路了。一年前刚回家养猪那会,可真是吃死了‘苦头'.”朱海行回忆说。200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朱海行在宁波的一家外贸公司找了份工作,三千元左右的工资除掉房租、生活费,基本没有结余。

  “干脆回家去养猪!如果养猪养得好,同样可以有很好的收入,只不过方式不一样而已。”在宁波待了不到半年的朱海行痛下决心,打起了自家老底的主意。朱海行的父亲朱兴平是泗州头镇小有名气的养猪专业户,家里常年养着百八十头猪。对养猪的收益他略有所知,在外求学工作时掌握的信息更肯定了他的想法。

  “万事开头难。”朱海行说,自他投入猪场经营的第一天起,眼前一片茫然。他便在网上向各地养殖公司咨询,还从各大书店买来养猪专业书籍,一有空就学习。但由于书本上的知识太抽象,又没有实践经验,走了不少弯路。

  引进第一批种猪时,由于长途运输和天气炎热,有几头猪出现了不良反应。“猪病了要打针,我没经验,就边看说明书,边学。”对朱海行来说,学着给猪打针那段记忆刻骨铭心。他说,“开始以为打针么拿着针筒往猪身上扎就是,但许多猪打过针后痛得嗷嗷叫,剩下的见了我拿着针筒就到处乱逃,抓都抓不住!”

  除了防治疫病,帮母猪产仔也是件“苦差”.去年9月中旬,第一批种猪终于生产了。当时有一头母猪难产,“如果小猪产不出来,就会在母猪肚子里腐坏,这样整窝小猪都会死掉。”朱海行说,当时他急得头上直冒汗,情急之下,他果断地把手伸进母猪的产道,将小猪拉了出来。

  去年7月,学习网络技术的哥哥朱海航也从学校毕业。看着弟弟在猪场的这股钻劲,索性回家和弟弟一起经营起了猪场的生意,除了负责日常管理,也负责一些养殖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为行情不错,去年兄弟俩不仅把家里的猪场经营得风生水起,顺势还开始着手扩大生产。到去年底,朱家的养猪场已经扩展到了6亩多地,年出栏2500头左右的规模,成为了县里排名前三的“养猪大户”.

  今年初,兄弟俩还把经营中总结起来的节能、循环的理念带到了靠海的小村镇。“猪场的经营形式要从单一的养猪拓展到猪场、养鸡、果园和沼气发电等循环模式。”兄弟俩颇有经营头脑,在完成了沼气池等基础设施之后,现在正在着手寻找优秀的鸡苗。

  哥哥朱海航还在考虑建立专门的网上营销平台,“不仅可以从全国范围内以最低的价格拿到玉米、豆板等原料,也可以将我们家的猪肉卖到全省、甚至全国。”

TAG: 农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