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重磅!2018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一览,水产养殖增速仍在前列

发布: 2018-08-31 |  作者:  |   来源: 渔情海况,联合国粮农组织

上一篇 下一篇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发布的《世界渔业水产养殖状况》的内容,本文主要从12个方面对2018年全球捕捞和养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介绍,以期为我国渔业经营者、渔业管理人员、渔业科研人员和渔业相关机构团体提供有关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利用、水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参考。

  2016年,全球鱼类产量约1.71×108 t。其中,全球捕捞渔业产量为9090×104 t,海洋和内陆水域渔业分别占全球捕捞渔业的87.2%和12.8%,略低于此前两年(表1)。2016年世界海洋捕捞总量为7930×104 t,较2015年的8 120×104 t减少了近200×104 t。

微信图片_20180831085217.jpg

  水产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47%,如扣除非食用(包括用于生产鱼粉和鱼油)产量,则水产养殖占总产量的53%。从产值来看,2016年,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初次销售总额约为3620亿美元,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占2320亿美元。从人均消费量来看,食用鱼消费量从1961年的9.0 kg增加到2015年的20.2 kg,年均增长约1.5%。初步评估显示,2016年和2017年食用鱼品消费量分别进一步增加至约20.3 kg和20.5 kg。消费量增加不仅由产量增加所驱动,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损耗减少的影响。

  2016年,世界内陆水域捕捞渔业产量为1 160×104 t,占海洋和内陆水域总渔获量的12.8%。2016年,全球内陆水域渔获量较上一年增加2.0%,较2005-2014年平均值增加10.5%,16个主要国家占内陆渔业渔获量的近80%,主要分布在亚洲;亚洲内陆渔业渔获物是许多当地社区主要食物来源。内陆渔业渔获物也是若干非洲国家重要食物来源,非洲占全球内陆渔业渔获量的25%。水产养殖尽管不再延续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高年增速(分别为11.3%和10.0%,不含水生植物),但增速仍高于其他主要食品生产部门。2000-2016年,年均增速下降至5.8%,尽管2006-2010年个别少数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仍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2016年,1.71×108 t鱼类总产量中约88%(超过1.51×108 t)直接用于人类消费;该比例在最近数十年显著增加。占总产量12%的非食品用途鱼类中绝大部分(约2000×104 t)化为鱼粉和鱼油。鲜活或冷藏通常是最受欢迎和价格最高的鱼品形式,在直接供人类消费鱼品中占最大比重(2016年占45%),其次是冷冻(31%)。尽管鱼类加工和流通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在上岸与消费之间的损失或浪费仍占上岸鱼品的27%左右。

  1海洋捕捞产量

  2015年世界海洋总渔获量为8120×104 t,2016年为7930×104 t,下降了近200×104 t。中国2016年海洋总渔获量保持稳定,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国家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纳入逐渐减少渔获量政策,将导致未来几年渔获量大幅减少,预计到2020年渔获量将减少超过500×104t。与2014年相同,阿拉斯加鳕(Theragra chalcogramma)于2016年再次超过秘鲁鳀成为渔获量最高的物种(表2),渔获量达到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2017年初步数据显示秘鲁鳀渔获量显著恢复。鲣(Katsuwonus pelami)渔获量连续七年排名第三。

  头足纲渔获量自2010年连续增长五年后于2015年趋于稳定但2016年下滑。2015-2016年,三大鱿鱼物种,美洲大赤鱿(Dosidicus gigas)、阿根廷鱿(Illex argentinus)和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渔获量分别减少26%、86%和34%。

  其他软体动物群体捕捞产量则更早即开始下降(牡蛎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蛤20世纪80年代末、贻贝20世纪90年代初),扇贝渔获量于2011年达到峰值此后下降了1/3。双壳类物种群体渔获量下降趋势可归因于海洋环境污染和退化以及某些物种的养殖产品受到青睐。

  所有价值最高且产量大的物种群体(龙虾、腹足纲、螃蟹和虾,各群体平均价值估计为3800~8800美元/t)2016年渔获量创新高。产量趋势出现几次年度起伏,但上升轨迹多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图1)。但很难说上述积极趋势是由生态或/和经济(如捕捞业更加关注高价值物种)原因引起以及上述增长是否长期可持续。在虾类中,阿根廷红虾(Pleoticus muelleri)2016年表现仍然突出。在《2012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粮农组织,2012d,第21-22页)中,该物种丰度波动明显渔获量于2005年大幅下降后,恢复并超过此前峰值,这部分得益于国家主管部门实施的管理措施。2012年,阿根廷红虾渔获量小幅下降后,一直以年均22%的速度增加,并于2016年达到2011年渔获量的两倍。

  价格更低的中上层小型鱼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在其他国家则主要加工成鱼粉和鱼油)渔获量较为稳定,表2所列13种中上层小型鱼类年均总渔获量约为1500×104 t。根据科学文献中广泛采用的分类,此前归类为太平洋白腹鲭(Scomber japonicus)的大西洋区域渔获量目前归类为大西洋科利鲭(Scomber colias)。 

  金枪鱼和类金枪鱼渔获量2014年达到峰值后基本稳定在750×104t左右。少数物种,鲣、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以鲅(Scomberomorus spp.),约占该群体渔获量的75%。

2.jpg

微信图片_20180831085359.jpg

  2主要捕捞海域

  热带区域渔获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见图2)。与主要由发达国家从事捕捞的温带水域情况不同,在多数处于热带地区的捕捞区域,大型(主要为金枪鱼)和小型远洋物种渔获量持续增加。西印度洋(区域51)和东印度洋(区域57)捕捞产量于2016年达到峰值。两区域渔获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稳步增加,仅在21世纪初期和中期受到抑制。相比之下,区域71中西太平洋持续增产主要得益于金枪鱼和类金枪鱼物种,仅鲣的渔获量自2012年起就稳定在160×104t以上。该区域近年来小型远洋鱼产量呈下降趋势。

  远洋捕捞国历史上在非洲西海岸两个涌升区开展捕捞(区域34中东大西洋和区域47东南大西洋),但其占总渔获量的比例持续下降(区域34从1977年的57.5%下降至2016年的16.9%;区域47从1978年的65.3%下降至2016年的6.4%),这意味着沿海国和当地人口鱼类占有量更多。两区域渔获量总体趋势相反:区域34渔获量达到480×104 t峰值,区域47渔获量从1978年峰值逐步减少,尽管过去三年有所回升。

  尽管存在年度差异,自2000年起,区域77中东太平洋总渔获量稳定在160×104 ~200×104 t之间。相比之下,区域87总渔获量(尽管分析未涵盖秘鲁鳀)自1991年峰值后急剧下滑。下滑主要由智利竹荚鱼(Trachurus murphyi)渔获量下降引起;2016年,智利竹荚鱼渔获量为40×104t,仅为1995年上岸量的8%。下滑部分由自21世纪起大幅增加的高价值美洲大赤鱿渔获量所补偿。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目前南极地区捕捞量最大的物种,渔获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持续增加。自2005年起,小鳞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eleginoides)渔获量稳定在1.05×104~1.24×104 t。该高价值物种此前是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其估计渔获量受到抑制,1997年渔获量超过3×104t,而2014年仅不足1500×104 t。

3.jpg

  3内陆水域捕捞产量

  2016年,全球内陆水域总渔获量为1160×104 t,占全球捕捞渔业总产量的12.8%。2016年全球渔获量较上一年增加2.0%,较2005-2014年平均值增加10.5%。

  16个国家占内陆渔业渔获量的近80%,主要在亚洲;亚洲内陆渔业渔获物是许多当地社区关键的食物来源。整个亚洲始终占全球内陆渔业产量的2/3。内陆渔获物对于保障非洲若干国家粮食安全同样至关重要,非洲占全球渔获量的25%。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占9%。近年来多数主产国渔获量增加,埃及、菲律宾、泰国和乌干达例外。作为南美洲主产国的巴西,自2014年起未向粮农组织报告官方渔获量数据,因此其统计数据为估计值。针对内陆水域主要物种群体,“罗非鱼和其他慈鲷科鱼”组渔获量持续增加,2016年达到160×104t吨,是2005年渔获量的两倍。“鲤鱼、鲃属鱼和其他鲤科鱼”组2005年渔获量超过了“罗非鱼和其他慈鲷科鱼”,每年稳定在70×104 ~80×104 t。淡水甲壳类和淡水软体动物渔获量分别于21世纪初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但随后下滑,2010年相对稳定在45×104 t和36×104 t。

  4水产养殖产量

  2016年,全球水产养殖产量(包括水生植物)总计1.102×108 t,估测初次销售额为2435亿美元。总产量中包括8 000×104 t的食用鱼类(价值2 316亿美元),3010×104 t水生植物(价值117亿美元),以及37900 t非食用产品(价值2.146亿美元)。养殖食用鱼类产量包括5410×104 t鱼类(价值1 385亿美元),1710×104 t软体动物(价值292亿美元),790×104 t甲壳类动物(价值571亿美元),以及938500t其他水生动物(价值68亿美元),如龟鳖、海参、海胆、蛙类和可食用海蜇。养殖水生植物包括大部分海藻和产量低出很多的微藻。非食用产品仅包括装饰贝壳和珍珠。

  自2000年起,全球水产养殖已不再保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10.8%和9.5%)。尽管如此,水产养殖的增速仍然快于其他主要的食品生产部门。2001至2016年,年均增速下滑至5.8%,但少数国家仍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至2010年非洲表现尤为抢眼。水产养殖对全球捕捞和养殖总产量的贡献逐步提升,从2000年的25.7%增至2016年的46.8%。若不包括中国,水产养殖占比则由2000年的12.7%上升至2016年的29.6%。

  在区域层面上,水产养殖占鱼类总产的比重在非洲、美洲和欧洲为17~18%不等,大洋洲为12.8%。在亚洲(不包括中国),水产养殖在鱼类总产中的占比由2000年的19.3%上升至2016年的40.6%。粮农组织对未提交产量报告的国家所作的预算产量合计占全球总产量的15.1%(1 210×104 t)。

  5内陆水产养殖

  2016年,内陆水产养殖提供了5140×104 t食用鱼类,对全球养殖鱼类食品总产量的贡献率为64.2%,2000年贡献率为57.9%。鱼类养殖仍为内陆水产养殖的主要内容,占到内陆水产养殖总产量的92.5%(4 750×104 t),从2000年97.2%的水平略有下滑;此种变化反映出其他养殖品种的强劲增长,特别是亚洲内陆水产养殖中的甲壳类,包括对虾、鳌虾和螃蟹。内陆水产养殖产量中包括了适应后可在淡水或内陆盐碱水中养殖的部分海洋虾类,如白脚虾。

  6海洋及近海养殖 

  粮农组织数据表明,2016年海洋和沿岸养殖食用鱼类产量合计为2870×104 t(价值674亿美元)。与内陆养殖中有鳍鱼的主导地位相对,带壳软体动物产量(1690×104 t)在海洋和沿岸养殖合计产量中占比为58.8%。鱼类(660×104 t)和甲壳类(480×104 t)合计产量占总产量的39.9%。

4.jpg

  7鱼品利用和加工

  2016年,1.71×108 t鱼类总产量中约88%或超过1.51×108 t直接用于人类消费。该比例在最近数十年大幅增加,20世纪60年代时为67%。2016年,占总产量12%的非食品用途鱼类中的绝大部分(约2000×104t)转化为鱼粉和鱼油(74%或1500×104 t),其余部分(500×104 t)主要用作水产养殖、畜牧和毛皮动物饲料的直接投饲饵料、水产养殖(如鱼种或大规格鱼种)钓饵、制药材料或观赏品。活体、新鲜或冷藏通常是最受欢迎和价格最高的鱼品形式,在直接供人类消费鱼品中占最大比重,2016年占45%,其次是冷冻(31%)、制作和防腐(12%)以及加工处理(干制、腌制、卤制和发酵熏制)(12%)。冷藏是供人类消费鱼品的主要加工方法;冷藏占供人类消费加工鱼品总量的56%,占2016年鱼类产品总量的27%。过去数十年,加工、冷藏、制冰和运输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增加更多样化产品形式的鱼品销售和流通创造了条件。世界渔业产量的一大部分(但比重逐渐减小)加工成鱼粉和鱼油。如这些原料用作水产养殖和畜牧业饲料,则这部分鱼品也间接地为人类食品生产和消费作出了贡献。

  8鱼品贸易及消费

  2016年,鱼和鱼产品出口总量为6000×104 t(按鲜重当量计算),照比1976年增长245%;其中,供人类消费鱼类出口量增长超过514%。同期,鱼和鱼产品的全球贸易额也增势迅猛,出口额由1976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1430亿美元,名义年均增速为8%,实际年均增速为4%。中国是鱼类的主要生产国,自2002年起便一直是鱼和鱼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但鱼和鱼产品出口额仅占中国商品贸易总额的1%。继上世纪90年代和二十一世纪之初的惊人增长后,中国鱼和鱼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速由2000-2008年的14%下降至2009-2017年的9.1%。2017年,中国鱼和鱼产品出口额达到205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比2015年增长4%。自2011年起,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三大鱼和鱼产品进口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大量进口鱼品用于加工和再出口,另外,收入水平提高、消费习惯变化也为非本地生产品种创造了很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的鱼和鱼产品进口在2011年之前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开始增速放缓,2015年进口量略有下降。然而,随着经济上行,2016年鱼类进口增长4%,2017年强势反弹,比2016年增加21%。总的来说,2017年国际鱼品价格保持高位。

  2016年和2017年初步测算结果表明,人均消费进一步提高,分别达到20.3kg和20.5kg左右。消费扩大不但因产量增加驱动,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减少浪费,改进利用,完善分销渠道,以及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共同拉动的需求扩大。  

  9渔船

  2016年世界渔船总数估计为460×104艘,自2014年以来没有变化。亚洲渔船数量最多,共计350×104艘,占全球渔船总数的75%。非洲和北美洲渔船估计数量较2014年分别减少3×104艘和近5 000艘。亚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大洋洲渔船均呈现增长趋势,主要由于改进了估算程序。 

  10渔业资源状况

  捕捞水平的可持续性。粮农组织对所评估种群开展的监测显示,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的鱼类种群比例呈下降趋势,从1974年的90.0%下降至2015年的66.9%(下图4)。相比之下,在生物不可持续水平上捕捞的鱼类种群比例从1974年的10%增加到2015年的33.1%,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80年代增幅最大。

  2015年,在最大产量上可持续捕捞的鱼类种群占总评估种群的59.9%,未充分捕捞种群占总评估种群的7.0%(图4中以白线分割)。未充分捕捞的鱼类种群从1974年到2015年持续下降,而在最大产量上可持续捕捞的种群数量从1974年到1989年下降,然后在2015年回升到59.9%。2015年,在16个主要统计区域中,地中海和黑海(区域37)不可持续种群比例最高(62.2%),紧随其后的是东南太平洋的61.5%(区域87)和西南大西洋的58.8%(区域41)(图15)。相比之下,中东太平洋(区域77)、东北太平洋(区域67)、西北太平洋(区域61),中西太平洋(区域71)和西南太平洋(区域81)在生物不可持续水平上捕捞的鱼类种群比例最低(13~17%)。2015年,其他区域该比例介于21%至43%之间。

  11主要物种状况和趋势

  不同物种的生产力和种群状况也存在巨大差异。在1950-2015年上岸量最大的10个物种:凤尾(Engraulis ringens)、阿拉斯加鳕(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鲱(Clupea harengus)、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太平洋白腹鲭(Scomber japonicus)、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日本斑点莎瑙鱼(Sardinops melanostictus)、鲣(Katsuwonus pelamis)、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中,2015年77.4%的种群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捕捞,优于其他所有种群的平均值,这可能体现出大型渔业在政策制定和管理实施方面获得更大关注。在上述10个物种中,智利竹筴鱼、大西洋鳕鱼和毛鳞鱼过度捕捞种群平均比例更高。

  2015年,七大主要金枪鱼物种中,43%的种群估计在生物不可持续水平上捕捞,57%的种群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捕捞(在最大产量上可持续捕捞的或未充分捕捞)。  

  12捕捞区域状况和趋势

  粮农组织捕捞区域中,西北太平洋产量最高,目前西北太平洋约74%的已评估物种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捕捞。该区域远洋和底栖物种资源最为丰富。从历史上看,日本斑点莎瑙鱼和阿拉斯加鳕是最高产的物种,但其渔获量在过去25年大幅下降。自1990年起,鱿鱼、墨鱼、章鱼和虾的上岸量大幅增加。

  2002-2015年,中东太平洋渔获量在150×104 t-200×104 t波动,57%的已评估种群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捕捞。该区域渔获物包括加州沙丁鱼(Sardinops caeruleus)、凤尾鱼(Engraulis mordax)、太平洋竹荚鱼(Trachurus symmetricus)、鱿鱼和对虾重要种群。过度捕捞目前影响部分高价值沿海资源,如石斑鱼和虾。中东大西洋渔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波动,2015年达到430×104 t。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是单一最重要物种,2004-2015每年报告渔获量接近100×104 t。近期评估显示,沙丁鱼种群处于未充分捕捞状态。

  在西南大西洋,总渔获量在180×104 ~260×104 t波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一段时期呈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240×104 t。从上岸量看,最重要物种是阿根廷鱿(Illex argentinus);2015年产量约为100×104 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该物种处于在最大产量上可持续捕捞水平。赫氏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也是重要物种,2015年产量约为33.6×104 t;该物种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但存在恢复迹象。阿根廷红虾(Pleoticus muelleri)渔获量也达到创纪录水平,2015年为14.4×104 t;该物种处于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捕捞状态。该区域42%的已评估种群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捕捞。

  东北大西洋总渔获量于1976年达到1300×104 t峰值。总渔获量下挫后,于1990-2000年恢复,2012年下降到800×104 t,2015年小幅恢复至910×104 t。鳕鱼、梭鳕和黑线鳕种群捕捞死亡率下降,已针对相关物种多数种群实施恢复计划;其总渔获量从2011年的200×104 t恢复到2015年的350×104 t。大西洋竹荚鱼(Trachurus trachurus)和毛鳞鱼仍处于过度捕捞状态。红鱼和深水物种数据有限,但值得关切的是,其面对过度捕捞可能存在脆弱性。北极虾(Pandalus borealis)和挪威龙虾(Nephrops norvegicus)种群状况普遍良好。2015年,该区域73%的已评估种群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捕捞。

  西北大西洋2015年产量为180×104 t,与2013年大致相同,但仍低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420×104 t。大西洋鳕鱼、双线无须鳕(Merluccius bilinearis)、白长鳍鳕(Urophycis tenuis)和黑线鳕(Melanogrammus aeglefinus)种群恢复状况不佳,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上岸量维持在10×104 t(仅为该组种群220×104 t历史峰值的5%)。恢复状况不佳可能主要由于捕捞压力以外的其他原因(如环境)导致,但仍需采取进一步管理行动。相比之下,美洲螯龙虾(Homarus americanus)上岸量迅速增加,2015年达到16×104 t吨。2015年,该区域72%的已评估种群在生物可持续水平上捕捞。

  中西大西洋总渔获量1984年达到250×104 t峰值,然后逐步下降至2014年的120×104 t,2015年小幅反弹至140×104 t。据估计,大鳞油鲱(Brevoortia patronus)、圆小沙丁鱼、鲣、黄鳍金枪鱼等重要种群处于在最大产量上可持续捕捞状态。过去十年,得益于小规模渔业使用集鱼装置,加勒比海某些岛屿国家热带金枪鱼和其他远洋鱼类上岸量增加。眼斑龙虾(Panulirus argus)和女王凤凰螺(Strombus gigas)等珍贵无脊椎物种资源多数处于可持续捕捞状态,墨西哥湾虾类资源也是如此。但尽管近年来捕捞努力减少,但加勒比和圭亚那大陆架某些对虾资源并未显示出恢复迹象。

  东南大西洋上岸量呈下降趋势,总产量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330×104 t下降到2015年的160×104 t(较2013年的130×104 t略有回升)。该区域最重要物种为竹荚鱼和梭鳕,分别占总上岸量的25%和19%。由于自2006年以来休养生息状况良好且实施了严格管理措施,南非和纳米比亚沿岸深水和浅水梭鳕种群已恢复至生物可持续水平。但南部非洲沙丁鱼(Sardinops ocellatus)种群状况明显退化,需要纳米比亚和南部非洲渔业管理部门采取特殊养护措施。安哥拉和纳米比亚部分地区沿岸非常重要的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和 Sardinella maderensis)种群仍处于生物可持续限度内。2015年,怀氏脂眼鲱(Eturmeuswhiteheadi)未充分捕捞,而短线竹荚鱼(Trachurus trecae)仍为过度捕捞。非法捕捞活动重点关注的南非鲍螺(Haliotis midae)种群状况持续恶化,仍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中西太平洋总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达到1260×104 t新高。2015年,该区域83%的已评估种群在生物可持续水平捕捞。主要物种为金枪鱼和类金枪鱼物种,占总上岸量的25%左右。沙丁鱼和凤尾鱼也是本区域主要物种。该区域占全球海洋产量的15%左右。少数种群未充分捕捞,尤其是在南海西部区域。较高的报告渔获量可能通过将捕捞扩大到新区域维持。该区域热带和亚热带特征以及可获得的有限数据增加了种群评估复杂性并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东印度洋渔获量继续呈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640×104 t。由于数据限制,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区域种群状况和趋势监测较不确定。但渔获量趋势分析显示,多数西鲱(如鲈鱼、鲻鱼、鲶鱼和带鱼)种群可能在最大可持续产量或以下水平捕捞。长头小沙丁鱼(Sardinella longiceps)、凤尾鱼和鱿鱼等小型远洋资源可能介于在最大产量上可持续捕捞和未充分捕捞状态之间。西澳大利亚沿岸对虾资源在最大产量上可持续捕捞。2015年,73.5%的已评估种群在生物可持续限度内捕捞。 

  西印度洋总上岸量继续增加,2015年达到470×104 t。西南印度洋主要对虾资源(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呈现明显过度开发迹象,促使相关国家渔业主管部门实施更严格管理措施。该区域现有数据和种群评估能力均有限。西南印度洋渔业委员会继续更新主要商业种群状况评估。总体而言,估计2015年67%的已评估鱼类种群在生物可持续水平。

TAG: 水产 渔业 水产养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