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养猪”罗牛山靠“赛马”逆势大涨,如何看待“不务正业”?

发布: 2018-06-13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盘和林

近期,罗山的股价备受关注,作为一个传统主营业务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产业上市公司,罗牛山却靠着“赛马”的概念,在5月实现了股价的逆袭和翻倍。数据显示,从5月2日至5月30日,罗牛山股价区间涨幅达到92.88%,而同期大盘则是下跌2.12%。

该公司股票的逆势大涨,把这个神奇的罗牛山公司带入了人们的视野。一个以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以及畜牧养殖为主业的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此次大盘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依然上涨,是因为它攀上了一个概念——海南赛马。该公司在今年宣布在海口市建立罗牛山国际马文化产业园项目,并且不受海南省行政管理局刚刚发布的登记申请审查通知影响。

不过,罗牛山是当前实体经济企业中 “不务正业”跨行业经营现象的典型代表,并且是跨入房地产业,2017年的主业收入不到房地产业收入的三分之二,更为蹊跷的是,公司的净利润竟然来自非经常性损益,即政府补贴。

这也引出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政府补贴该不该补贴这样一家“不务正业”的公司,如何防止本应该补贴畜牧业的政府资金被用于房地产业或未来的赛马产业?

罗牛山公司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的所属行业为畜牧业,主营业务也是食品加工与畜牧养殖业。然而,在该公司最新披露的2017年年报中显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竟然是来源于房地产,畜牧业以及屠宰加工业的收入加起来只到房地产业收入的三分之二,再从商品方面来看,该公司理论上的主要产品应该是生猪以及肉制品,两类项目的收入加起来同样也仅仅为商品房项目收入的三分之二。笔者不禁疑问,这真的是一个所属行业是畜牧养殖业的公司吗?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政府补贴。据媒体公开报道,2012年至2017年,罗牛山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49.02%。不过,其扣非后的净利润自2012年至2017年累计数额约为-2.4亿元,可以说该公司的净利润的主要来源竟然是非经常性损益,换句话说就是政府补贴。2015年政府补贴额高达2.1亿元,当年正是靠着如此高额的补贴,该公司才能扭亏为盈。

2012年-2017年,罗牛山共计收到政府补助4.31亿元,相比之下,2017年罗牛山实现营业收入12.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增长91.49%,扣非后的净利润为3174.11万元,补贴总额竟然超过了公司的净利润。

有舆论质疑,罗牛山是不是在用政府给他在畜牧养殖业养猪上的补贴,去从事房地产业,最后去从事海南赛马业?从该公司近五年的财务报表来看,这种质疑并非全然没有道理,政府补贴很可能被公司用在认为利润更高的房地产业,毕竟同一家公司内部资金的流动并没有严格的隔离。

至少,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一家房地产收入占比远远超过畜牧业的公司,政府补贴如何保证真正用在畜牧业上,从而实现政府转移支付真正扶持畜牧养殖业的目的。

政府给畜牧养殖业补贴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是因为市场供求关系所导致的均衡价格低于养殖户满足最低收益的格,所以政府为了保证养殖户的合理收入和农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农产品进行补贴,通过补贴激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假如,国家的农业补贴被转移到非农业端,必然会挤占民间投资,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良性发展,会造成政府资金低效率,反而更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这也是政府补贴亟待改革优化的领域。

所以,对于类似罗牛山这种从事实体经济行业,“不务正业”跨行业经营的企业,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至少要提高政府补贴的专属性和补贴效率。我们并不是不鼓励企业开拓自己的营业版图,扩大经营范围,丰富企业经营模式,但是,在公司进行跨行业经营之前,尤其是国家对于其业务有补贴的情况下,更应该拿着国家补贴的资金投入到主营业务的生产技术革新,生产设备升级,员工技能培训上,在主营业务增长势头良好,收入在同行业中表现较好的情况下,再去参与其他行业的竞争。

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更严谨的财政补贴追查制度,要求资金落实更透明、更彻底,对于所补贴的公司从事多种行业的,我们需要审查资金是否真的落在了所需要补贴的营业项目,而不是被公司转移用于其他行业的市场竞争领域,使得政府补贴没有实现最初的目标。

因此,罗牛山的问题不在于“不务正业”,而在于一方面拿着高额的政府补贴,另一方面从事与补贴背离的房地产产业、赛马产业,如何建立严格的隔离墙,这是政府补贴优化的方向,也是罗牛山必须回答公众的核心问题之一。(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TAG: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相关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