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中粮肉食:猪周期来了 猪也能飞!

发布: 2017-07-09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港股里面养的企业有两家,一家万洲国际(288.HK),不仅中国最大,还是全球最大,还有一家中粮肉食(1610.HK)。

  17年又隐隐透着猪周期下行通道的影子,这个背景下,万洲国际创了新高,而中粮肉食又跌到了过去的低位水平上。从股价看,4月份起走势分化非常明显。

  万洲国际之前谈过了,今天就来谈中粮肉食这只猪。

  ✦ 混改带来新生机

  中粮肉食成立于2002年,从事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销售生鲜猪肉及肉制品,基本把猪产业链完全打通。

  目前是中国第四大生猪养殖企业,在全国拥有47个生猪养殖场,2个屠宰加工工厂和2个肉制品加工工厂,旗下有“家佳康”和“万威客”两个核心品牌。

  中粮肉食的爸爸是中粮集团,中粮集团这几年在搞混改,中粮肉食算是幸运的一批,基本完成了混改。14年公司引进了战略投资者KKR、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厚朴投资和博裕资本,中间发生过股权转让。目前的股东结构如下,其中明晖是中粮集团旗下的公司:

  光看股权还不行,好比姚老板原来是万科第一大股东,董事会里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看中粮肉食的董事会成员组成,只有三位是来自中粮系,其他9位来自外部。中粮系的盈利情况一直是倍受诟病,引入点外部的“狼”,对投资者来说是件好事。

  不仅引入了外部战略投资者,中粮肉食也搞了员工股权奖励计划,要获得股权就要做出点业绩出来。

  所以,看上去,中粮肉食的混改做的还有模有样的。

  不混改也确实没有办法,虽然说是中国第四大生猪养殖场,中粮肉食的盈利能力几乎不忍直视。

  来看下中粮肉食与万洲国际、温氏股份的比较。即使在14年中期开始的将近两年的猪周期上行通道中,2015年中粮肉食的净利润率也仅仅2.98%,而温氏超过了10%,万洲下面的双汇也近10%,万洲因为财务费用净利润率较低,不过也比中粮肉食好。

  中粮肉食表现这么糟糕,中粮集团是难辞其咎的,旗下业务重叠,渠道混乱,激励机制等都制约了中粮肉食的发展。又加上中粮集团这么庞杂,有限的资源也只能投放在营业能力较好的品牌上。

  所以这番混改之后,倒给了中粮肉食新生的机会。

  ✦ 猪周期的迷人以及环保为大养殖场腾挪的空间

  谈猪不得不谈猪周期,这三个字,无论是对养猪户还是对投资者,都有着非常迷人的魅力,又有着非常恐怖的杀伤力。

  中国的生猪养殖格局目前仍然散养户非常多,大规模的养猪场市场占有率很低。散养户,无论是进入成本还是退出成本都不高,所以价格涨了,一窝蜂上产能,价格跌了,一窝蜂去产能。

  猪是有生长时间的,由此形成了广为人知的“猪周期”。

  回看过去十年,这个市场上大致是经历了三个猪周期。

  不过有点不同的是,这轮猪周期里,散养户并没有随着价格的上扬而上产能,可以看到母猪存栏数目一直在下降,与价格趋势形成明显的分化。

  这是不符合市场原理的,究其原因,是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行的干预。

  这个干预就是环保政策。从2014年1月起,政府对生猪养殖行业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环保法规。

  总结一下,就是一句话:你们这些小规模的、无牌照的养殖都必须搬的搬、关的关。

  环保政策的威力下面的数据可见一斑:2015年下半年福建禁养区撤除猪场就达1.3万家;浙江有些地区30%养殖户因环保政策退出;重庆涪陵区50%生猪饲养退出;农业部预计,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养殖场清退潮中,仅2015年即有近500万散养户退出。

  群众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这么多小散退出,大规模企业扩产能又不能飞起,这就导致了母猪存栏量持续下滑。

  我们知道,对中国人来说,猪肉的需求基本上是非常稳定的,看2000年-2014年中国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例保持在65%左右,除了2007年高致病猪耳疫情,2011年“瘦肉精”事件影响外,基本保持稳定。

  所以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是供给端,小养殖场退出,大养殖场来不及填上,一起推动这波猪肉价格走了一波非常长的周期,这波涨价甚至无视饲料价格的下跌。

  当然,随着大企业的补产能以及饲料的持续下滑,猪肉价格也随之步入下行周期。

  不过考虑到母猪存栏量继续停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短期内猪肉的下行空间有限。如果观察过去几年,会发现6月-9月猪肉价格上涨的趋势概率大。这主要是天气炎热,小猪成活率低以及生猪容易得病或者热死。

  从数据上看,6月的猪肉价格已经反弹。参照老规矩,大概率猪肉价格会波动上涨。这是一个阶段性投资机会。

  如果放长看,散户的退出,未来增加养殖产能的只有依靠大规模的养殖场。下图是中国养猪行业的规模化进程,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场在不断减少,大规模的养猪场在上涨。现在上规模的养猪场占比约50%,而美国为98%。

  环保的压力会继续推动这个行业的集中度提升。这个过程,将是大养猪场填补小养猪厂退出的空间,吃掉它们退出的利润。

 
TA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