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仔猪之乡变乡村旅游景区 一个养猪村的转型之路

发布: 2017-06-0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端午节三天,营业额两万多元,和以前养猪养半年的收入差不多。”5月31日,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的四季秀生态农家乐老板胡晓全,指着计算器上面的数据向记者介绍。

  三天抵半年,当地像胡晓全一样办农家乐搞乡村旅游发财的村民还不少。谁能想到,这个曾经以“金鼓牌”仔猪响彻川陕甘邻近县区的广元乡村,在经历了“猪周期”下行的“苦”后,短短几年就体会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甜”。

  从猪倌到“旅商”,从仔猪之乡到乡村旅游景区,村民经历了怎样的转型阵痛?对正在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广元有何启示?

  □本报记者 张庭铭 向朝伦

  利润高 村民纷纷养仔猪

  金鼓村的仔猪产业繁盛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前10年。当地引进母本太伏与公本约克、长白杂交的仔猪,因出仔率高,抗病力强,好饲养,体形好,瘦肉率高,名噪一时。每天来自川陕甘周边县区的货车,排成长龙拉仔猪。为此,龙潭乡还注册了“金鼓”牌仔猪品牌商标。

  看到金鼓村村民养猪发财,附近几个村纷纷跟进,“金鼓”牌成为龙潭乡共用商标。

  “以前仔猪价格好的时候,我们每天要从早上七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作为金鼓村及周边村落仔猪产业繁荣的见证者,利州区龙潭检疫执法站站长罗森成向记者描述当时的盛景。据他回忆,2005年-2009年是仔猪价格的高峰期,最多的时候金鼓村及邻村的母猪保有量达到8000多头,每年仔猪出栏近20万头,还有肥猪10万头,户均四五十头,“一个村阉猪匠就有八九人,还天天有活干”。

  罗森成的回忆也得到了邻村建设村村民李文斌的印证。“那些年,仔猪的价格高,连我这个不喜欢养猪的人都养了4头母猪和20头肥猪,平均一年养猪收入7万元左右。”

  那些年,当地村民因仔猪繁育技术过硬,又有品牌加持,“金鼓”牌仔猪成了村民的“摇钱树”。按当时的行情,1头仔猪可以卖到1000元钱左右,而1头母猪保守估计每年要产20头仔猪,去掉成本,每头母猪产仔利润可达上万元。

  到2010年底,金鼓村及邻村存栏母猪7800头,年出栏仔猪18万头,年均总产值达到4950万元。

  猪价跌 猪丢山上没人要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棵“摇钱树”也有摇不动的一天。

  2011年后,由出栏肥猪引发的“猪周期”,蔓延到仔猪,原本1000元1头的仔猪只能卖到500元甚至300元。有的养殖户干脆把“猪宝宝”背到山上扔了。

  在龙潭乡场镇上做饲料生意的孙林山印象深刻,以前行情好的时候,他仅一个月就可以卖出1万公斤饲料。在猪价下跌的那几年,半年的销售量才达到9000多公斤。

  猪价下跌,当地开始反思,养猪的路还能走多远?

  反思的结果是,这条路会越来越难走了。原因是,其他地方更好的仔猪品种出来了,“猪周期”变得更难捉摸,更重要的是,养仔猪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逐步凸显。

 
TAG: 仔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