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沙洋县探索“双低”油菜产业发展新模式

发布: 2013-09-17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soso_tc_slider_img

  什么是企业+基地+农户+订单模式?什么叫企业订单惠民?9月1日发生在荆门市沙洋县洪森天利"双低"菜籽油产业园内的一件欢喜事,对这个概念给出了完美的诠释:企业采取优质优价收购方式,对达标的"双低"油菜籽进行加价收购,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藉此提高农民种植"双低"油菜的积极性,通过农民诚信种植建设企业的原料基地,确保"双低"菜籽油生产从源头上就得到质量保证,形成企业靠农户为农户,农户靠企业为企业,订单是企业和农户之间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当的桥梁。在这间不到10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来自各镇、村、农场的领导和油菜生产合作社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听取奥星粮油集团对2014年"双低"油菜籽收购价的郑重承诺,共同见证该集团兑现2012年秋播时对今年"双低"油菜籽收购价的承诺。在沙洋县人大主任鲁定平、沙洋县农业局长刘顺华和沙洋经济开发区主任李旭祥等人和现场数十名县镇村领导、合作社负责人的共同见证下,奥星粮油集团董事长梁红星将厚厚几叠百元面钞共11万元,双手递到该县曾集镇张池村村支部书记王中彦的手中,这是该村农户去年种植"双低"油菜籽奖励款。

  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双低"菜籽油产业必然会形成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企双赢"局面,为加快我省"双低"油菜产业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清乾隆诗《菜花》云:"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如今,在湖北荆门沙洋县,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在演绎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数百万海内外游客慕名来沙洋欣赏连绵万顷"黄萼裳裳绿叶稠",油菜花游成了荆门的靓丽名片,更为湖北特色旅游画出了一道黄灿灿的美景,油菜花海承载着沙洋油菜文化飞起来。千村榨油的小作坊正在为现代化的庞大油脂产业园所取代,而榨出的新油已不再是传统的高芥酸菜籽油,代之而出的是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的"双低"菜籽油;小小菜籽变得越来越俏,还没种下地,大买主就下了订单,"弹丸小生"正从"资民用"发展为农户每年第一笔稳定而可观的收入。"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悄然展开,一个中国油菜核心正在这里酝酿,未来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目光的沙洋现象正在这里暗流涌动着。沙洋油菜发展稳健的全产业链模式衔枚前行,沙洋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全力把这条黄金打造的产业链舞起来。

  建基地从源头保质量

  沙洋油菜的嬗变,与沙洋县政府制定的"政府主导、科技联姻、企业带动、中间参与"油菜产业发展战略分不开,在荆门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农谷金三角"双低"油菜发展战略指引下,沙洋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种植优势、技术优势、历史优势和文化优势等,发展特色农业基地种植,订单生产,实施品牌带动,大企业支撑,大力发展"双低"油菜产业。"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沙洋",湖北要保障"一壶油"质量,打造优质"国油",作为中国著名传统油菜生产大县,搞好基地建设,在湖北油菜产业中担当领头雁,沙洋责无旁贷。

  沙洋得天独厚,是种植油菜的风水宝地,是一个天然的食用油库。这里的油菜种植面积、单产、总产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这里"双低"油菜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70万亩左右,加上辖区内的沙洋农场面积,实际种植超过80万亩,年总产"双低"油菜籽12万至15万吨,涉及全县及周边30多万油菜种植农户。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种出的油菜籽,含油量同比较高。

  目前,湖北奥星粮油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北洪森天利油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筹资20亿元打造"中国'双低'油菜科技文化产业园",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这是沙洋基地建设的大手笔,涵盖基地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科技研发等方面,涉及土地面积15万亩,惠及21个行政村和10万农户。奥星粮油集团董事长梁红星表示,要力争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国家级示范园区项目,在做实做强做大"双低"油菜产业的同时,携手中国农谷金三角广大农民,带动沙洋县以"双低"油菜产业为主导的生态旅游、产业旅游和文化旅游,促进科技研发、旅游、餐饮和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2013年,洪森天利公司全力配合荆门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农谷金三角"双低"油菜产业的发展战略,在沙洋县相关部门配合下,实行区域化布局打造60万亩集中连片种植区,实行品种统一管理,重点种植华油杂9、12、14和62号油菜,提高原料品质。同时,实行机械化耕整精量直播,打造现代农业。沙洋实施大规模"双低"油菜基地建设,标致着沙洋"双低"油菜基地建设进入标准化生产新时代,也标致着沙洋"双低"油菜产业发展揭开新的篇章,同时也为"双低"菜籽油的生产提供优质原料保障,更为未来"双低"油菜系列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下订单让农民心不慌

  张池村是油菜种植最早最持久的行政村之一,也是最早转向种植"双低"油菜、推行农企订单农业的村之一。王中彦说:"通过订单农业,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今年,我村油菜种植面积已全部落实,预计将种植6000亩,油菜种子已全部分发到户。"据王中彦说,该村在"双低"油菜种植中先行先试,探索一种现代"双低"油菜种植新模式。目前,该村"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已占到全村耕地面积总数的90%以上,该村还确定2000亩田,进行油菜免耕机械直播试验。

  王中彦说:"近年来为了发展我村特色农业,打造'双低'优质油菜籽品牌,在县和曾集镇政府以及县农业局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下,我村大力发展'双低'油菜籽生产,年生产'双低'油菜籽144万多公斤,直接为农户增收20多万元,油菜籽收入已经成为我村农户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农户普遍感到满意,同时要求长期签订订单合同。"

  从"洪森天利2013年'双低'油菜订单签约明细表"上可以看出,沙洋县已经签约的村、居委会多达32个,签约面积8万亩,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农户经济收入结构悄然发生改变,订单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沙洋县人大主任鲁定平说,订单生产是沙洋油菜基地建设、生产高品质原料、企业市场拓展的基础,订单农业帮农户解决了三个问题,风险问题、利润问题和技术问题,使他们从思想上摆脱了后顾之忧,甩开膀子种,种出来都是钱。

  梁红星说:"我们今年要把合同订单签到农谷金三角覆盖的村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对与会代表郑重承诺,2014年油菜籽上市时,凡芥酸含量和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油菜籽,公司一律按照每公斤加价0.20元收购。"双低"油菜行业一致认为,"双低"菜籽油的价值远没有得到市场体现,这种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的油中上品,其实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橄榄油。在鲁定平看来,今天的两毛钱加价只是起步,随着"双低"菜籽油价值不断体现出来,"双低"油菜籽的价格必然不断抬高。梁红星更是直言不讳,他认为不能为农民创造利益的企业永远不是有责任的企业,企业与农民应当利益共享。

  强团队抓管理保质量

  历史有很多机缘巧合,肩负打造"国油"重任的奥星粮油集团选择了油菜之乡沙洋,而历史赋予沙洋"双低"油菜产业腾飞一支铁肩担当的团队,沙洋从县委书记、县长到普通百姓,已经形成共识--油菜腾飞,"双低"领航。今年6到7月,为申报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立项,沙洋县委、县政府主导,县农业、农机、畜牧、林业、水利、交通和电力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县长揭建平亲自作最后答辩,人大主任鲁定平现场组织协调,团队通宵达旦工作,为项目的成功申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县农业局积极牵线搭桥,促进农企合作和订单生产。

  鲁定平说,下一步"双低"油菜籽订单生产的展开,各部门要为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县级、县企共同加强引导,镇、村、合作社与企业共同组织订单生产,合作社充分发挥技术指导、信息传播等作用,做"双低"油菜产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对"双低"油菜籽的生产要实行全程监管,统一良种,农管部门、各镇、村和合作社要严格监督种植。他说,"双低"油菜籽的生产不仅仅是利益问题,责任和良知同样重要。"我们要把'双低'油菜做成世界品牌,我们就要为企业生产优质的'双低'油菜籽。'双低'油菜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梦想,只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才是长久之计,惠民之计。"鲁定平信心十足地说。

  沙洋县农业局局长刘顺华是沙洋农业团队的领军者,言语之间透露出他对"双低"油菜产业的信心和责任感。他从历史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高度谈到了"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未来,认识到"双低"油菜的巨大潜力和肩上的责任。他说,"双低"油菜产业的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着力点。人民生活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现在正在向吃得健康转变,吃猪油、色拉油的时代结束了。他说:"'双低'油菜产业是沙洋一张靓丽的名片,'双低'产业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一个企业是不行的,应该由我们大家共同来扛,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我们人人责无旁贷。"

  王中彦表示,镇、村、合作社是生产一线的直接服务力量,把好关、服好务至关重要:"去年秋播,我们就按照企业的要求,在生产中要求农户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科技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割、统一收购时间。"

  "双低"油菜产业是可以预见的朝阳产业,沙洋的努力和探索给我们启示,只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双低"油菜种植是完全可以规范和统一的,而订单生产正是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企利益共享的途径,更是"双低"菜籽油成为"国油"、"东方橄榄油"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沙洋模式,尽快推进"双低"菜籽油产业发展,是湖北作为连续十八年全国第一油菜籽生产大省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洋油控制着国人的厨房已多年,国人要吃上自己的好油,湖北任重而道远,且责无旁贷。"双低"油菜产业的发展需要更高层面的关注,需要更加倍的努力。

TAG: 油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