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走进甘肃临泽县千头母牛养殖小区

发布: 2012-06-14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走进甘肃临泽县蓼泉镇上庄村千头乳肉兼用型基础母牛养殖小区,一座座圈舍整齐划一,一头头牛犊膘肥体壮。“这养殖小区有15户养殖户,26座牛舍,现在养着800多头牛。我的牛舍里有三种牛,一种是普通的小牛犊子,育肥16个月就可以出栏,第二种是农户家的淘汰母牛,一般情况下集中育肥3到4个月出栏,再一种就是架子牛,估计得5、6个月才能出栏。去年牛的市场行情好,价格也高,利润不错,我去年出栏了86头,除去饲料、水电和人工工时等开支,净落了10万多元”,养殖户郭生军乐呵呵地说。

  郭生军是蓼泉镇上庄村7社农民,家中4口人,26亩地,原来种植12亩制种和14亩大田玉米,养殖方面也就是在自己后院内零星养上3、4头牛,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还是靠种植。他告诉笔者,原来一年下来,制种和大田玉米也就收上3万多,人还感觉忙忙碌碌的,加上这几年老母亲年龄大了,儿子上高中开支也越来越大。2010年,村上动员农户修建养殖小区,还组织大家到内蒙古和周边乡镇观摩学习。郭生军说:“看到大伙发展养殖业的劲头和得到的效益,我也就积极地报了名。整个养殖小区的水电配套设施都是县上为我们免费解决的,县上和镇上帮助解决了8万元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12万元的惠农贷款,都是贴息2年,自己也千方百计的又凑了一部分钱,牛圈建起来了,牛的补栏问题也解决了”.

  问及这两年搞养殖所积累的经验,郭生军打开了话匣子:“刚开始我也不懂这些,只是觉得按时添草、喂水、打扫牛舍就行了,但后来县上的畜牧专家经常来我们养殖小区开展技术指导,再加上自己摸索,现在算是有了一定的经验。比如做好饲料的科学配方是肉牛育肥的关键,要按照不同品种和大小的牛,采取不同的配置标准,这样就有利于育肥和出栏,能提高效益;做好牛的疫情防控和疾病预防也是很关键的,每年的春秋两季,牛的一些疫情就有可能发生,你就得提前做好防控,在牛舍喷洒消毒水消毒、撒些生石灰粉、给牛注射疫苗等等,都是很有效的措施;平时对发现得病的牛,要及时隔离治疗,免得传染给其它的牛,就能减少损失。”

  提起未来的发展,郭生军信心满怀:“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了,县上对我们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大、技术指导到位,下一步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一批新品种,从牛的品质上进行改良,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TAG: 母牛 甘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