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兄弟农牧园:实施种养循环农业

发布: 2012-05-07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崇礼县掀起了舍饲养羊、养猪、养鸡、养牛与设施蔬菜种植的新一轮热潮。昨天,记者来到崇礼县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发起地——红旗营乡兄弟农牧园采访。

  园区内一边种菜,一边养畜,三膜覆盖的50个蔬菜大棚春意盎然,两排猪舍内“肚长大”肥猪长势喜人,一大棚100余只小尾寒羊正在享受着日光浴,一只刚刚产下三只羔羊的母羊正在舔舐着她的孩子们。

  41岁的法人代表孔喜军介绍说,2009年开春,他与本村从小一块长大、从小学一块读到高中的好朋友李宝斌合伙承包了村里一处废弃的果园地30亩,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集舍饲圈养与种植大棚蔬菜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园区,建起蔬菜大棚20个,猪舍10间。当年引进10头母猪、一头公猪,种了“百利”西红柿,年底一算账,效果很好,当年纯收入就达到26万元。2010年,哥俩新增投资又建起蔬菜大棚30个,新建猪舍(包括饲料房、消毒房)1000平米,扩大了生产规模。当年出栏生猪500头,纯收入15万元;卖出西红柿、彩椒20万公斤,纯收入38万元,合计纯收入43万元。2011年,种植上海一客商的订单新品种西红柿,由于该客商毁约,没有能力履行合同,导致大批西红柿没有卖出去。但有养猪这块补贴,全年纯收入还达到28万元。三年总算账,每亩土地带来的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当记者问道,一边种大棚蔬菜,一边养猪养羊,尽有哪些好处时,这打开了坐在孔喜军身旁李宝斌的话匣子。他说,红旗营乡是崇礼县发展大棚蔬菜最早的地方,种大棚菜已有20年的历史。20年的实践证明,土地连年种菜,就得连年施化肥,从而导致土地板结、贫化,种出的蔬菜产量低、品质差、易生病虫害,且口感差、品相不好,卖不出高价钱。如果一边养畜禽,一边种大棚,就会带来种植、养殖双促进的局面。一方面把畜禽的粪肥施到大棚里,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地力,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蔬菜品质,还节约了开支;另一方面,菜地里的残次品、卖不出去的菜用来喂猪,提高猪肉品质,减少饲料开支,猪与菜这一生物链形成了循环,起到了两头节约,提高效益的效果。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该园区500头猪的粪肥,能节约化肥10吨,生产绿色蔬菜的残次品有1.5万公斤顶替饲料用来喂猪,两项直接节约资金近10万元。但间接的好处是产品的品相、品质、口感一流,产量高,卖出了好价格,这一项收益正常年份在20万元左右。

  该兄弟农牧循环经济模式,受到了当地县、乡、村的高度重视,吸引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领导、各村种养大户前来调研考察、参观取经。各县参观考察也络绎不绝前来学习。带动当地和全县各地掀起了种养业循环模式的发展推进。鉴于其所取得的成就,法人代表孔喜军于2010年被授予河北省菜农科技标兵示范户、于2011年被授予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TAG: 农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