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赵祖凯:疫情导致种猪销量下跌30%,2019年猪周期将改变

发布: 2018-12-1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业格局发生改变,种猪销量下跌30%,企业该如何突围?12月14日,在2018中国生猪业风云会召开之际,农财宝典新牧网种猪联盟及金牌服务商交流会在广州华钜君悦酒店举行,来自农财宝典金牌服务商、农财宝典种猪联盟成员代表近百人参会交流。


  会上,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祖凯作《非洲猪瘟背景下猪业形势分析及种猪企业突围策略》的主题分享。


  “调猪”转为“调肉”,猪肉供应链面临大变革


  截止至12月10日,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份,60个市(县区)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大多发生在生猪主产区,如豫、湘、鄂、赣、皖等地区,国内生猪调运几近瘫痪。


  赵祖凯表示,非洲猪瘟对养殖行业造成五大影响:


  1.对行情周期的冲击:在疫情和禁运政策影响下,产销区供给不平衡的状态仍将持续。若这种情况成为常态,将可能影响下一猪周期的运行(或将提前)。


  2.改变种猪市场格局:种猪多为跨省销售,且大部分种猪企业核心场区布局于主产区(疫区),禁运政策对其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3.调整生猪养殖结构:疫情影响下散养户逐渐退出,相关政策向规模场倾斜(生猪点对点调运),疫区的中等规模养户与家庭农场面临一定的困境。


  4.或降低南猪北养热度:疫情发生前各大型农牧企业纷纷布局东北、西南地区,疫情发生后,基于禁运政策的影响,南猪北养热度或将降低。


  5.或推动生猪产业链变化:受疫情影响,猪肉供应链将面临大变革,由“调猪”转为“调肉”,流通领域主导权或将向屠宰企业倾斜,冷链物流发展或将迎来机遇与挑战。


  放开跨省调运生猪可能性不大


  全国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下简称会议)12月11日在北京召开,赵祖凯分析,政府的目标是要争取能够尽早的把非洲猪瘟疫情根除,从这个目标出发,放开跨省调运生猪基本不太可能。


  会议提到要全面实施分区防控。赵祖凯表示,所谓分区防控,是指综合考虑区域相同动物防疫产销互补等因素,将全国分成5到7个动物防疫大区,以区为单位来防控,做到区域内大致平衡。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基于:一方面将减少生猪的长途调运从而减少疫病的大面积传播,另一方面能保证在重大疫情导致分区隔离的情况下各区域内部仍能保证大致的供需平衡。


  但是目前中国生猪产销区域严重错配,区域间的产能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即便立即执行区域联防政策,1-2年内各大区产销不平衡的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就地域上来看,在调猪转调肉之后,北方密集省份的产能将重新布局,部分地区将出现企业撤退或减少投资的情况。而南方之前因环保原因拆迁严重的省份将重新考虑科学规划养猪产能布局,鼓励部分能够解决好环保的猪场增加产能。


  政策将推动规模企业延伸产业链


  会议还提到要调整优化生猪生产流通方式,赵祖凯认为,非洲猪瘟使得政府充分认识到我国一直以来所实行的活猪大面积调运的方式是导致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的重要隐患,以此为契机,政府将调整生猪流通方式,从调运活猪向调运猪肉的方式转变。


  但是,目前调运猪肉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区域养殖和屠宰产能不匹配的问题;二是冷链物流运力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政府提出切实加大屠宰产能布局调整,要鼓励和支持大型养殖企业集团在省一类和同一个大区内布局全产业链,推行育、繁、养、宰、销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新格局,这意味着未来整个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且在布局下游屠宰加工领域时将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行业或将迎来规模养殖企业产业链延伸浪潮。


  当前要尽快解决主销区供应短缺的问题,最有效地办法即是加强点对点供应,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食品和生物安全更可控,必将成为点对点供应主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此次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到解决要抓紧研究出台规模养殖场以大型屠宰企业点对点的调研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尽早实现点对点调运。


  非洲猪瘟将成为推动我国养猪业去产能的巨大推动因素,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赵祖凯表示,这个落后产能,不仅是散户,也包括成本高的家庭农场、规模猪场、集团企业。同时,将有一批猪舍硬件水平高、管理理念先进、极度重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规模猪场成长起来。


  赵祖凯总结,政府将坚持禁止生猪跨省调运政策不动摇;将实行分区联控,并努力加强区域内产销平衡,产能相对不足的南方区域预计未来将增加产能;为保障当前销区供给,将加大点对点供应力度。即使非洲猪瘟来袭,但养猪业仍旧充满希望。危中有机,做好防控,控制好现金流,剩者为王。


  种猪企业应把生物安全措施做到极致


  非洲猪瘟疫情对种猪企业造成的影响不小。不少企业的种猪及仔猪销量下降约30%,存栏压力大增。大部分种猪企业核心场位于疫区,禁调政策影响外部扩繁场种源的淘汰与更新。而种猪企业多布局于主产区,远距离生猪调运受限后,种猪企业的战略布局需要及时修订。


  种猪企业应该如何突围?赵祖凯表示,核心种猪场、地方猪种保种场、规模化养猪场,将是今后我国非洲猪瘟防控的重点,因其关系我国养猪业今后发展的命脉和猪肉稳定供应的保障。国际经验表明,面对凶险的非洲猪瘟,缺乏生物安全防范措施的种猪场及规模场几乎无抵抗之力,应采取极致的生物安全措施,严防死守,防止被非洲猪瘟疫情袭击。


  首先,猪场应设置多道生物安全屏障:


  1、强调门卫在生物安全体系中的重要性:在种猪场出入口,设置检查站,防堵病死猪、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出;


  2、物理屏障:对选址先天不足、缺乏天然屏障的猪场,设置一些防疫屏障,如设篱笆、建围墙、挖沟堑,以防止人员、车辆、动物等危险因素的进入;


  3、车辆清洗消毒干燥站建设:在生猪运输通道的省界和出入口以及一些养猪集中区域,由政府和养猪协会共同投资设立车辆清洗消毒干燥站,并对洗消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其次,要提高猪只的免疫力,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1.加强生物安全防控:从场内防控延伸至场周3公里范围内防控;场内划分严格的脏区、污区、灰区;加强水源监测;编制生物安全管理清单,严格执行并经常进行检查。


  2.规范场内免疫、保健程序操作流程,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3.加强人员管理:加强员工生物安全意识屏障教育,内部封场,严格执行洗消制度;外部尽量谢绝外来人员来访。


  4.加强车辆管理(猪只与饲料运输车辆规范、落实洗消流程)。


  5.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所有物资进入猪场前均要消毒,兽药疫苗、生产物资、包括食堂菜品进行集中采购,确保采购途径安全。


  6.加强种源管理,新建种猪场建议采用后备场内自更新建设体系,减少对外引种。

TAG: 种猪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相关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