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违规养殖棚 变身渔家乐

发布: 2016-08-03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撑一只竹排,捕一筐海鲜,在花桥的风情小木屋,品味‘水中黄金,蟹中极品’的水产品,真惬意。”7月27日下午,三门县外宣办主任杨政看到自己这条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数在不断地增加。


  “周末带朋友慕名去花桥红旗塘体验渔家乐,随手把现场拍的照片在朋友圈晒了晒,没想到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朋友还打电话咨询具体的位置和消费的情况。”杨政笑着说。


  7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花桥镇红旗塘的入口处,发现印象中的违章养殖棚,被窗明几净的现代风情木屋取代,场主杨美建和游客同乘一只竹排,带领游客体验捕捞的乐趣。


  三门是养殖大县,海域面积达496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岸线长227公里,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面积21万亩,有9660户养殖户,渔业从业人员达2.57万多人,由于海岸线长,养殖人员乱搭建房屋现象普遍,显得脏乱差。


  经过“三改一拆”,大批违建养殖棚被拆除,但拆后利用成为短板。今年,三门县为巩固“三改一拆”成果,大力推进拆改结合和拆后利用,提出发展民宿型渔家乐的规划,对蛇蟠、花桥等具备条件的养殖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改造,以达到美化又增收的目的。


  位于花桥镇红旗塘入口处的杨美建养殖塘,成为首个拆改对象,镇政府在拆除他的旧养殖棚后,帮助筹资建了三间新颖木屋,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餐厅等一应俱全,现代风格装修,本月初开业后,成为市民们体验捕捞、品尝青蟹和蛏子水产等海鲜的好去处。


  “吃在红旗塘、住在下岙方,是花桥的旅游发展规划。目前,红旗塘还可建上百间的木屋发展渔家乐。”花桥镇人大主席包长缨说。


  “发展渔家乐大有可为,这对巩固‘三改一拆’成果,深耕‘蓝色牧场'’渔业+旅游‘,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发展海上休闲旅游,满足市民需求,都有好处。”三门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士明说。

TAG: 养殖
上一篇 下一篇